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小虹专利>正文

一种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41160 阅读:657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两列设置在车厢底板上的沿车厢纵向方向延伸的辊道,辊道具有辊筒;至少一列位于所述辊道之间的可相对车厢底板移动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沿车厢纵向方向延伸,其上设置有一组装车抓板器,以及至少一组卸车抓板器;用于驱动所述推拉杆相对车厢底板移动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固定端与车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拉杆固定连接。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往复移动装置中,通过液压油缸往复驱动带有装车抓板器和卸车抓板器的推拉杆,可以使集装货物平托盘由辊道移入到车厢内或者由车厢内移至车厢门口,实现集装货物平托盘的机械自动化装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货物平托盘移动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后开门的厢式货车以及后开门的拖挂厢式货车在装卸平托盘集装货物的时候一般要借助装卸平台,货车的后门打开并正对装卸平台,卸车时,机动叉车由装卸平台进入货车的车厢内叉起集装货物平托盘移出车厢放至预定位置,装车时,叉车将集装货物平托盘由外部移放入车厢内。当装卸点无装卸平台时,机动叉车无法进入到车厢内,靠近车厢内部的集装货物平托盘需要使用人工托盘搬运车搬运至车厢的箱门处,然后由叉车装卸,由于车厢内的空间有限,且货物一般较重,人工托盘搬运车搬运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以及作业环境差等问题。此外,人工托盘搬运车在车厢内无法对双面平托盘和某些非标准大规格平托盘进行搬运工作,这给平托盘集装货物的装卸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制约了平托盘在物流过程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以替代采用人工托盘搬运车在车厢内搬运集装货物平托盘的人工作业方式,实现在无装卸平台的情况下,集装货物平托盘的快速机械化装卸,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两列设置在车厢底板上的沿车厢纵向方向延伸的辊道,所述辊道具有辊筒;至少一列位于所述辊道之间的可相对车厢底板移动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沿车厢纵向方向延伸,其上设置有一组装车抓板器,以及至少一组卸车抓板器;用于驱动所述推拉杆相对车厢底板移动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固定端与车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行程稍大于一件集装货物平托盘在车厢纵向方向的长度。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中,所述推拉杆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扁钢以及连接两扁钢的带有圆孔的中板,所述装车抓板器以及卸车抓板器设置在两扁钢之间。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中,所述推拉杆包括具有“U”形槽的型钢,以及设置在U形槽内的带有圆孔的中板,所述装车抓板器以及卸车抓板器设置在所述型钢的“U”形槽内。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中,所述装车抓板器包括支架,固定在两扁钢之间或型钢的“U”形槽内,其具有相对的两个支撑臂;抓板块,位于所述支架的两支撑臂之间,所述抓板块的重心位于所述抓板块的下部,所述抓板块的中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的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抓板块的下部具有一挡块,所述挡块的宽度大于两支撑臂之间的宽度;联动控制组件,所述联动控制组件包括用于推动所述抓板块转动的滑块以及与滑块相连的控制杆,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抓板块的下方,所述滑块具有第一斜面,所述抓板块的下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卸车抓板器与所述装车抓板器的结构相同,所述卸车抓板器与所述装车抓板器相对设置,所述装车抓板器的控制杆和所述卸车抓板器的控制杆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中,所述装车抓板器包括缸筒,固定在所述推拉杆上;活塞以及与活塞相连的活塞杆,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缸筒内,所述活塞杆由所述缸筒的上端伸出,所述活塞由压缩空气或液压油驱动;抓板头,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顶端;所述卸车抓板器的结构与所述装车抓板器的结构相同。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中,所述装车抓板器还包括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复位弹簧一端顶在所述活塞上, 另一端顶在缸筒的上端的内壁上。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中,所述装车抓板器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推拉杆上;推杆,所述推杆的外部套设有用于产生磁场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推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壳体,所述推杆的下部连接有衔铁;抓板头,所述抓板头设置在所述推杆的顶端;所述卸车抓板器的结构与所述装车抓板器的结构相同。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中,所述装车抓板器还包括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在所述推杆上。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中,辊道的侧边设置有挡边。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中,所述辊道为多列,相邻两列辊道之间设置有所述推拉杆。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专利技术的往复移动装置中,通过液压油缸往复驱动带有装车抓板器和卸车抓板器的推拉杆,可以使集装货物平托盘由辊道移入到车厢内或者由车厢内移至车厢门口,实现集装货物平托盘的机械自动化装卸。与现有的人工托盘搬运车装卸集装货物平托盘相比,具有装效率高,劳动条件好,作业成本低,适应托盘规格多等优点;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特点,特别适合无装卸平台条件下,由后开门厢式货车包括拖挂厢式货车担当运输的,运输距离近、装卸作业点多,大批量、特大批量的标准或非标准的平托盘集装货物的快速装卸作业。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液压油缸与推拉杆的配合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推拉杆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推拉杆的另一种实现形式的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装车抓板器的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装车抓板器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装车抓板器的右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处于装车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处于卸车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装车抓板器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装车抓板器的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从车厢尾向车厢内看)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从车厢尾向车厢内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从车厢尾向车厢内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从车厢尾向车厢内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车厢的底板8上设置有三列辊道5,辊道5沿车厢纵向方向延伸,辊道5上具有用于集装货物平托盘在其上滚动的辊筒6,相邻两辊道5之间设置有可相对底板8移动的推拉杆1, 每列推拉杆1上设置有四组卸车抓板器3和一组装车抓板器2,卸车抓板器3用于在卸车时推动集装货物平托盘向车厢门口移动,装车抓板器2用于装车时推动集装货物平托盘向车厢内部移动,每列推拉杆1配有用于驱动推拉杆1相对底板8运动的液压油缸4,液压油缸 4的固定端固定在底板8上,伸缩端固定在推拉杆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列设置在车厢底板上的沿车厢纵向方向延伸的辊道,所述辊道具有辊筒;至少一列位于所述辊道之间的可相对车厢底板移动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沿车厢纵向方向延伸,其上设置有一组装车抓板器,以及至少一组卸车抓板器;用于驱动所述推拉杆相对车厢底板移动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固定端与车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行程稍大于一件集装货物平托盘在车厢纵向方向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虹
申请(专利权)人:杨小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11月12日 15:10
    杨小虹:你好!
        非常希望能与你交流《一种用在车厢内的集装货物平托盘往复移动装置》、《一种可升降上部的厢式货车车厢》、《 一种运载托盘集装货物的厢式车及厢式半挂车》的技术交流、研究和推广应用,如方便、可行的话,请与我联系,大连东北亚托盘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建堂  13084183085  cldll@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