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扭拉杆式液压悬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7440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防扭拉杆式液压悬置结构,其包括小端橡胶减振组件、主簧支架组件、节流组件和皮碗组件。小端橡胶减震组件安装在主簧连接支架组件的一端,节流组件和皮碗组件安装在主簧连接支架组件的另一端,主簧连接支架组件和车身侧连接,小端橡胶减震组件和动力总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大端内部集成液压阻尼结构,利用液压减振组件良好的动态特性,使防扭力杆式悬置具有良好的低频大阻尼大刚度和高频小阻尼小刚度,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整车驾驶平顺性和NVH性的需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防扭拉杆式液压悬置结构
技术介绍
以前,发动机采用的防扭拉杆式悬置都是两级橡胶减震悬置,参见附图1中所示 大端橡胶减振件1、连接支架2和小端橡胶减振件3,三者装配成一体,通过大、小端橡胶减振件起到隔振和衰减振动作用。大端橡胶减振组件与车身侧连接,小端橡胶减振件与动力总成侧连接,他们中间通过连接支架连接。首先小端橡胶减震件一级衰减和隔离动力总成产生的振动向连接支架传递,然后大端橡胶减震件二级衰减和隔离连接支架上的振动向车身传递。此类型的悬置结构简单、方便,对于横置动力总成,该结构能很好的限制动力总成扭转方向位移。但是随着人们对整车驾驶平顺性和NVH性能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低频大阻尼大刚度,高频小阻尼小刚度的特性。因为大阻尼大刚度悬置系统对低频大振幅振动隔振效果明显;而小阻尼小刚度悬置系统对于高频小振幅振动隔振效果明显。但是传统的扭拉杆式悬置采用橡胶作为减振材料。 因橡胶是一种高分子非线性材料,低频时虽然表现出良好的弹性,但高频时却会出现动硬化现象。所以传统的扭拉杆式橡胶悬置无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使防扭拉杆式悬置具有了良好的动态特性低频大阻尼大刚度、高频小阻尼小刚度的特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扭拉杆式液压悬置。本技术利用小端橡胶减振组件、主簧支架组件、节流组件和皮碗组件结构,使防扭力杆式悬置具有了良好的动态特性低频大阻尼大刚度、高频小阻尼小刚度的特性,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整车驾驶平顺性和NVH性的需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扭拉杆式液压悬置其包括小端橡胶减振组件、主簧支架组件、节流组件和皮碗组件。所述小端橡胶减震组件安装在主簧连接支架组件的一端,节流组件和皮碗组件安装在主簧连接支架组件的另一端;所述主簧连接支架组件和车身侧连接,小端橡胶减震组件和动力总成连接。所述主簧连接支架组件结构包括芯管、U型流道板、橡胶主簧和支架体硫化成一体构成;所述支架体为一端大一端小的中空长条件,其小端有小端橡胶减震组件的安装孔,其大端硫化设置U型流道板和橡胶主簧;所述芯管位于橡胶主簧中心,硫化成一体;所述U型流道板半包围在橡胶主簧外,硫化成一体;U型流道板和支架体间设有上下封闭的U型流道;所述橡胶主簧的靠支架体大端一侧和支架体共同围成有液室,并由节流组件和皮碗组件从支架体大端的侧面开口压入支架体将液室封闭,所述节流组件在中间将液室分隔成前液室和后液室,前后液室之间通过U型流道的两端连通,所述液室内装有阻尼液。所述节流组件由两片节流片中间夹一片解耦片构成;所述节流片和解耦片之间留有节流间隙,并在节流片和解耦片上设置有相互错开的节流孔。所述小头端橡胶减震组件由小端外套管、内套管和设于它们之间的小端减震橡胶组成,三者硫化为一体,并整体压入连接支架小头端。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技术突破了原有扭拉杆式悬置大端减震件为橡胶结构的特点,而在大端内部集成了液压阻尼结构,利用液压减振组件良好的动态特性,使防扭力杆式悬置具有了良好的低频大阻尼大刚度和高频小阻尼小刚度,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整车驾驶平顺性和 NVH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扭拉杆式橡胶悬置的零件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零件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簧支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大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小端橡胶减震组件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节流组件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A-A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U型流道板示意图;图9为图8的B-B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2,本技术由小端橡胶减震组件4、主簧支架组件5、节流组件6和皮碗组件7组成。本技术是一整体式结构,小端橡胶减震组件4和动力总成连接,主簧支架组件5和车身连接。参见图5,小端橡胶减震组件4由外管8、减振橡胶9和内管10整体硫化而成。参加图3,主簧支架组件5由的支架体11、U型流道板12、芯管13和橡胶主簧14 硫化成一体。支架体11为一端大一端小的中空长条件,其小端有小端橡胶减震组件4的安装孔,大端硫化设置U型流道板12和橡胶主簧14。芯管13位于橡胶主簧14中心,硫化成一体;所述U型流道板12半包围在橡胶主簧14外,硫化成一体。U型流道板12和支架体 11间设有上下封闭的U型流道15。橡胶主簧14的靠支架体11大端一侧和支架体11共同围成有液室16,并由节流组件6和皮碗组件7从支架体11大端的侧面开口压入支架体11 将液室16封闭,参见图4,所述节流组件6在中间将液室16分隔成前液室17和后液室18, 前后液室之间通过U型流道15的两端连通,所述液室16内装有阻尼液。参见图6和图7,节流组件6由节流片19中间夹橡胶解耦片20组成,节流片19 和解耦片20之间留有节流间隙,并在节流片19和解耦片(20)上设置有相互错开的节流孔 21。参见图8和图9,U型流道板12整体U形,截面是有冲压凸筋的板块结构。本装置的作用原理如下当动力总成产生振动激励时,振动首先传递给小端橡胶减振组件4,并在此次受到4一级减振。然后振动从小端橡胶减振组件4传递给主簧支架组件5,并在此处受到二级减振。因主簧支架组件5中的芯管5和车身侧连接不动,当支架体11受振动时,与其硫化在一起的橡胶主簧14将发生变形,从而引起前液室17容积发生变化,致使阻尼液在前后液室之间窜动。对于低频大振幅扭动激励,前后液室之间的压力差较大,致使橡胶解耦片20变形较大,关闭了节流组件6上的节流孔21,阻尼液只能通过U型通道15在前后液室间窜动。 由于阻尼液经细而长U型流道15,所以本技术能够提供大刚度和大阻尼来衰减低频大振幅振动。对于高频小振幅扭振激励,由于前后液室的压差较小,致使橡胶解耦片20变形很小。所以节流组件6上的节流孔21为开启状态。阻尼液直接通过节流孔21在前后液室间来回窜动。由于阻尼液流经大而短的节流孔21,所以本技术能够提供小刚度和小阻尼来衰减高频小振幅振动。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技术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扭拉杆式液压悬置结构,其包括主簧连接支架组件(5)、小端橡胶减震组件 (4)、节流组件(6)和皮碗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端橡胶减震组件(4)安装在主簧连接支架组件(5)的一端,节流组件(6)和皮碗组件(7)安装在主簧连接支架组件(5)的另一端;所述主簧连接支架组件(5)和车身侧连接,小端橡胶减震组件(4)和动力总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扭拉杆式液压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连接支架组件结构包括芯管(13)、U型流道板(12)、橡胶主簧(14)和支架体(11)硫化成一体构成;所述支架体(11)为一端大一端小的中空长条件,其小端有小端橡胶减震组件(4)的安装孔, 大端硫化设置U型流道板(12)和橡胶主簧(14);所述芯管(13)位于橡胶主簧(14)中心,硫化成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扭拉杆式液压悬置结构,其包括主簧连接支架组件(5)、小端橡胶减震组件(4)、节流组件(6)和皮碗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端橡胶减震组件(4)安装在主簧连接支架组件(5)的一端,节流组件(6)和皮碗组件(7)安装在主簧连接支架组件(5)的另一端;所述主簧连接支架组件(5)和车身侧连接,小端橡胶减震组件(4)和动力总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维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