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4845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防水结构,包括中段部位沿外圆周加工有半圆弧形内凹表面的工字形衬套和一端内圈加工有半圆弧形凸缘的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的另一端加工有法兰台;所述工字形衬套套设于旋转轴的输出端上;所述防水圈的内圈凸缘与所述工字形衬套的内凹表面过盈配合;所述防水圈的法兰台端固定于所述轴承和轴承架之间,这种设计一方面结构简单,体积小,与现在通用的传动结构能够完全兼容,另一方面成本低廉,可有效提高轴承的防水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传动包括输入和输出两部分,输入一般情况都是电动机、气动机等,由电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功能,功能经过输出轴传送到需要的地方,这些场合的环境有的会非常恶劣,为了保证动力输入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输入与输出两侧需要隔离,通用的办法是用油封,一种由橡胶环和弹簧卡环构成的防水结构,卡环把橡胶扎紧在轴上形成密封,橡胶环固定在轴承支架上,这种结构输出轴本身必须经过精磨处理,由于轴的体积较大,成本也相对较高,橡胶和卡环的结合结构比较复杂,对于安装的要求较高,这样结构体积会很大,随着技术的进步,传动装配越来越小型化,价格也逐步降低,油封的这些问题就更加凸显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且密封好的轴承防水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防水结构,包括中段部位沿外圆周加工有半圆弧形内凹表面的工字形衬套和一端内圈加工有半圆弧形凸缘的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的另一端加工有法兰台;所述工字形衬套套设于旋转轴的输出端上;所述防水圈的内圈凸缘与所述工字形衬套的内凹表面过盈配合;所述防水圈的法兰台端固定于所述轴承和轴承架之间。所述防水圈法兰台端的外圆与所述轴承的外圆重合。优选的,所述工字形衬套的内凹表面为精磨内凹表面。所述工字形衬套为金属材料。所述防水圈为橡胶材料。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采用工字形衬套,所述工字形衬套的精磨内凹表面起到了隔离和减小阻力的作用,同时节省了空间,且成本低廉,另一方面,采用防水圈固定于轴承与轴承架之间,不需要额外增加防水圈所在位置的尺寸,所以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适应各种结构的防护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轴承防水结构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轴承防水结构的防水圈的剖视图。其中1.工字形衬套2.橡胶防水圈3.旋转轴31.输出端4.轴承5.轴承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图1,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轴承防水结构,包括中段部位沿圆周精磨加工有半圆弧形内凹表面的一个工字形衬套1和一端内圈加工半圆弧形凸缘的一个橡胶防水圈2,所述工字形衬套1套设于旋转轴3的输出端31上;所述橡胶防水圈2的内圈凸缘与所述工字形衬套1的内凹表面过盈配合;所述橡胶防水圈2的法兰台端固定于轴承4和轴承架5之间。所述橡胶防水圈2法兰台端的外圆与所述轴承4的外圆重合。装配时,首先,将所述工字形衬套1套于所述旋转轴3的输出端31上,调整好装配位置,然后利用橡胶材料本身所具有的伸缩性,使所述橡胶防水圈2的法兰台端通过所述工字形衬套1,并且将所述橡胶防水圈2的小端内圈与所述工字形衬套1的半圆弧形内凹表面过盈配合,然后这个装配好的整体部件一起塞入轴承架,轴承和轴承架把橡胶的法兰端压紧。即完成了所述轴承防水结构的安装,由于所述橡胶防水圈2—端加工有法兰,且所述橡胶防水圈2具有弹性,因此能够固定于所述轴承4和所述轴承架5之间,并将污水或者灰尘与所述轴承4很好的隔开,同时所述工字形衬套1的圆弧形内凹表面使所述橡胶防水圈2很好的固定,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采用工字形衬套,所述工字形衬套的精磨内凹表面起到了隔离和减小阻力的作用,同时节省了空间,且成本低廉,另一方面,采用防水圈固定于轴承与轴承架之间,不需要额外增加防水圈所在位置的尺寸,所以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适应各种结构的防护要求。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段部位沿外圆周加工有半圆弧形内凹表面的工字形衬套和一端内圈加工有半圆弧形凸缘的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的另一端加工有法兰台;所述工字形衬套套设于旋转轴的输出端上;所述防水圈的内圈凸缘与所述工字形衬套的内凹表面过盈配合;所述防水圈的法兰台端固定于所述轴承和轴承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法兰台端的外圆与所述轴承的外圆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形衬套的内凹表面为精磨内凹表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防水结构,包括中段部位沿外圆周加工有半圆弧形内凹表面的工字形衬套和一端内圈加工有半圆弧形凸缘的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的另一端加工有法兰台;所述工字形衬套套设于旋转轴的输出端上;所述防水圈的内圈凸缘与所述工字形衬套的内凹表面过盈配合;所述防水圈的法兰台端固定于所述轴承和轴承架之间,这种设计一方面结构简单,体积小,与现在通用的传动结构能够完全兼容,另一方面成本低廉,可有效提高轴承的防水效果。文档编号F16C33/78GK202031997SQ20112006634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朱云舫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星德胜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段部位沿外圆周加工有半圆弧形内凹表面的工字形衬套和一端内圈加工有半圆弧形凸缘的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的另一端加工有法兰台;所述工字形衬套套设于旋转轴的输出端上;所述防水圈的内圈凸缘与所述工字形衬套的内凹表面过盈配合;所述防水圈的法兰台端固定于所述轴承和轴承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星德胜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