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面汽车底盘驱动桥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销售的微面汽车后驱动桥普遍都存在振动大、噪声高,并影响车内乘坐舒适性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汽车生产厂商设计微面汽车后驱动桥时没有掌握先进的结构动态设计理念。目前,公开的文件中还没有一种可以降低噪声的汽车后驱动桥设计方法。提供一种降低噪声的汽车后驱动桥设计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驱动桥设计方法,能够利用结构动力学修改技术来降低微面汽车后驱动桥噪声,解决微面汽车后驱动桥振动噪声过大、影响汽车NVH 的问题。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步骤一、在后桥桥壳上设置80个振动测点,这80个振动测点均勻布置在后桥桥壳上;每个振动测点设置一个振动传感器;在主减速器壳体表面上方设置噪声测点;步骤二、设定后桥主减部位正上方为力锤激振点,在激振点用力锤施加敲击,利用振动传感器获取各振动测点的振动数据,进而求解各振动测点的振动响应与激振力信号之间的传递函数;步骤三、利用各振动测点的传递函数,得到后驱动桥总的传递函数,利用总的传递函数并结合后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声微面汽车后驱动桥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后桥桥壳上设置80个振动测点,这80个振动测点均匀布置在后桥桥壳上;每个振动测点设置一个振动传感器;步骤二、设定后桥主减部位正上方即第40振动测点附近为激振点,在激振点施加激振,利用振动传感器获取各振动测点的振动数据,进而求解各振动测点的振动响应与敲击力信号之间的传递函数;步骤三、利用各振动测点的传递函数,得到后驱动桥总的传递函数,然后分别在垂直Z方向、左右Y方向和前后X方向共三个方向上给对应的传递函数定阶,得到的Z、Y和X三个方向的阶数依次为18阶、15阶和15阶;然后结合并驱动桥结构模型和结构动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彬,余波,宋金响,孙振莲,周江伟,蒋碌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