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微杆菌XJ及应用该菌制备甜菊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95750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巴氏微杆菌(Microbacterium?barkeri)XJ菌株及其应用。所说的巴氏微杆菌XJ,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1182。该菌株可用于制备甜菊醇,具体为将甜菊糖苷或悬钩子苷制成菌培养液或酶转化液,加入适量菌或酶后,在适当装液量、转化温度、pH、时间等条件下,甜菊糖苷或悬钩子苷被转化为甜菊醇,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甜菊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制备甜菊醇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甜菊醇的新方法,特别是微生物或酶转化甜菊糖苷或悬钩子苷获得甜菊醇的方法。属于药物原料生产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甜菊糖苷为白色、无嗅的粉末,微溶于乙醇,对热、酸、碱稳定,室温下的溶解度超过40%(王一凡,任岱,周风贤等.甜菊糖食品中营养成分的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997,7(3) 63-64)。甜菊糖苷是八种双萜糖甙的混合物,结构通式见表1,Rl和R2位可连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单糖构成不同成分,其八种成分分别为甜菊苷(甙,以下苷与甙同义)、甜菊醇双糖甙(steviolbioside)、莱鲍迪甙 A (rebaudioside A, RA)、莱鲍迪甙 B (rebaudioside B,RB)、莱鲍迪甙 C (rebaudioside C,RC)、莱鲍迪甙 D (rebaudioside D,RD)、莱鲍迪甙 E (rebaudioside E,RE)、杜尔可甙A (dulcoside A,Dul - Α)。其不同种类的糖苷在甜度和味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以RA 口感最好,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且甜味纯正无后味, 是非常理想的天然甜味剂。而SS的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并带有一定的后苦味道,且呈味比蔗糖慢。SS和RA是甜菊叶中主要甜菊糖苷成分,约占总甜菊糖含量的90%(曹强译,甜菊糖的特征与有效利用.杭州食品科技,1993,29 (2): 8-11.)。权利要求1.一种巴氏微杆菌(i/Zcro力acteri 力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 CCTCC NO :M 2011182。2.一种制备甜菊醇的方法,是将巴氏微杆菌XJ接种到含有甜菊糖苷或悬钩子苷底物的溶液中,进行生物转化;得到的转化液经分离除杂处理后,得到甜菊醇;或者是将巴氏微杆菌XJ的菌粉加入到含有甜菊糖苷或悬钩子苷底物的溶液中,进行生物转化,得到的转化液经分离除杂处理后,得到甜菊醇;或者是将从巴氏微杆菌XJ中得到的酶液或酶粉加入到含有甜菊糖苷或悬钩子苷底物的溶液中,进行生物转化,得到的转化液经分离除杂处理后,得到甜菊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甜菊糖苷是甜菊苷, 斯替维伯苷,莱鲍迪苷A,莱鲍迪苷B,莱鲍迪苷C,莱鲍迪苷D,莱鲍迪苷E,杜尔可苷A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转化底物是甜菊浸提液,或由甜菊糖苷或悬钩子苷配制的转化液。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化底物中甜菊糖苷的浓度为 0. 01 50% (ff/ff)o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甜菊糖苷的浓度为0.05^10%(w/w)o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化底物中悬钩子苷的浓度为 0.01 50% (ff/ff)o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悬钩子苷的浓度为 0.05 10% (ff/ff)o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化体系中接菌量为转化底物体积的0.广20% ;或者加入菌粉量为底物重量的0. 019Γ10% ;或者加入的酶量为底物重量的0. 01% 10%。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化时间为12 144h,转化温度为25、0°C,转化体系的pH值为3. 5-7. 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巴氏微杆菌(Microbacterium barkeri)XJ菌株及其应用。所说的巴氏微杆菌XJ,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182。该菌株可用于制备甜菊醇,具体为将甜菊糖苷或悬钩子苷制成菌培养液或酶转化液,加入适量菌或酶后,在适当装液量、转化温度、pH、时间等条件下,甜菊糖苷或悬钩子苷被转化为甜菊醇,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甜菊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制备甜菊醇的方法。文档编号C12P15/00GK102220274SQ20111015956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润薇, 玄燕, 赵乙萱, 陈育如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巴氏微杆菌(Microbacterium barkeri)XJ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18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育如玄燕赵乙萱刘润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