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0529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包括动力输入装置和差速器,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两个行星锥齿轮和两个半轴锥齿轮,动力输入装置为蜗轮蜗杆副,蜗轮蜗杆副的蜗杆为动力输入端,蜗轮蜗杆副的蜗轮与差速器壳体同轴传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蜗轮蜗杆副的动力输入结构,实现大传动比和大扭矩动力传动,实现单减传动,省去了轮边减速器,可在大载荷、高负载条件下的使用,结构较为简单,缩短传动链,从而提高传动效率,节约驱动能源,并提高传动精度,能够适用于工作环境特殊的场合;具有高可靠性、低能耗、高精密性的优点,同时制造加工工艺简便,生产制造成本低,安装调试容易以及拆卸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传动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较大传动比的差速器总成。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车辆正常行驶的必要部件,主要是作为车轮正常转弯行走时起到协调作 用。差速器一般由行星锥齿轮、行星锥齿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锥齿轮等零件组成。发动 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行星锥齿轮架,再由行星锥齿轮带动左、右两条半 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实践中,在大载荷、高负载、工作环境特殊的特种汽车领域对差速 传动机构的传动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差速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大小决定着 运载装备的适用范围和性能特征。现有技术中,差速传动机构由于承接的是来自于锥齿轮主减速器的动力,而一对 锥齿轮啮合后传动比又比较小,故此时还需在汽车轮边设计轮边减速器,采用配合连接部 件较多,传动链较长,运行精度很难达到要求,对于重负载、工作环境特殊的场合适应特性较差。因此需要一种汽车差速器,可在大载荷、高负载条件下的使用,结构较为简单,缩 短传动链,从而提高传动效率,节约驱动能源,并提高传动精度,能够适用于工作环境特殊 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可在大载荷、高负 载条件下的使用,结构较为简单,缩短传动链,从而提高传动效率,节约驱动能源,并提高传 动精度,能够适用于工作环境特殊的场合。本技术的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包括动力输入装置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 包括差速器壳体、两个行星锥齿轮和两个半轴锥齿轮,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为蜗轮蜗杆副,蜗 轮蜗杆副的蜗杆为动力输入端,蜗轮蜗杆副的蜗轮与差速器壳体同轴传动配合。进一步,两个行星锥齿轮的轮轴转动配合径向穿过差速器壳体,两个半轴锥齿轮 分布于两个行星锥齿轮径向两侧并均与两个行星锥齿轮啮合;进一步,所述差速器位于蜗轮的轴向一侧,其中一个半轴锥齿轮的半轴转动配合 同轴穿过蜗轮;进一步,转动配合同轴穿过蜗轮的半轴锥齿轮的半轴转动配合支撑于一固定设置 于蜗轮的支撑盘;进一步,所述差速器壳体通过圆周方向分布的的螺栓同轴连接于蜗轮蜗杆副的蜗 轮;进一步,所述蜗杆做为动力输入端可通过发动机、变速器或者电动机输入动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采用蜗轮蜗杆副 的动力输入结构,实现大传动比和大扭矩动力传动,实现单减传动,省去了轮边减速器,可在大载荷、高负载条件下的使用,结构较为简单,缩短传动链,从而提高传动效率,节约驱动 能源,并提高传动精度,能够适用于工作环境特殊的场合;具有高可靠性、低能耗、高精密性 的优点,同时制造加工工艺简便,生产制造成本低,安装调试容易以及拆卸维修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图;图3为差速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图,图3为差速器结构 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包括动力输入装置和差速器3,所 述差速器3包括差速器壳体31、两个行星锥齿轮32和两个半轴锥齿轮33,所述动力输入装 置为蜗轮蜗杆副,蜗轮蜗杆副的蜗杆1为动力输入端,蜗轮蜗杆副的蜗轮2与差速器壳体31 同轴传动配合;如图所示,动力输入装置和差速器3均设置于外壳6内;用于将动力传递至 差速器壳体31,达到动力输出的目的。本实施例中,两个行星锥齿轮32的轮轴34转动配合径向穿过差速器壳体31,两个 半轴锥齿轮33分布于两个行星锥齿轮32径向两侧并均与两个行星锥齿轮啮32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3位于蜗轮2的轴向一侧,其中一个半轴锥齿轮33的半 轴4转动配合同轴穿过蜗轮2,实践中可通过装配滚动轴承的方式进行安装;结构简单紧 凑,减小体积,便于安装使用。本实施例中,转动配合同轴穿过蜗轮2的半轴锥齿轮33的半轴4转动配合支撑于 一固定设置于蜗轮2的支撑盘7,实践中可采用加装滚动轴承的方式进行安装;如图所示, 支撑盘7通过圆周方向均布的螺栓进行连接,;采用支撑盘结构,增加半轴传递动力的刚性 和稳定性,保证传递动力的精度,提高传动效率,同时,利于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壳体31通过圆周方向分布的的螺栓5同轴连接于蜗轮蜗 杆副的蜗轮2 ;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并且能够保证传递动力的刚度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蜗杆1做为动力输入端可通过发动机、变速器或者电动机输入 动力;本实施例采用发动机(图中没有表示),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包括动力输入装置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 壳体、两个行星锥齿轮和两个半轴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为蜗轮蜗杆副, 蜗轮蜗杆副的蜗杆为动力输入端,蜗轮蜗杆副的蜗轮与差速器壳体同轴传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行星锥齿轮的轮 轴转动配合径向穿过差速器壳体,两个半轴锥齿轮分布于两个行星锥齿轮径向两侧并均与 两个行星锥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位于蜗轮 的轴向一侧,其中一个半轴锥齿轮的半轴转动配合同轴穿过蜗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转动配合同轴穿过蜗 轮的半轴锥齿轮的半轴转动配合支撑于一固定设置于蜗轮的支撑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通过 圆周方向分布的的螺栓同轴连接于蜗轮蜗杆副的蜗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做为动力输 入端可通过发动机、变速器或者电动机输入动力。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包括动力输入装置和差速器,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两个行星锥齿轮和两个半轴锥齿轮,动力输入装置为蜗轮蜗杆副,蜗轮蜗杆副的蜗杆为动力输入端,蜗轮蜗杆副的蜗轮与差速器壳体同轴传动配合;本技术采用蜗轮蜗杆副的动力输入结构,实现大传动比和大扭矩动力传动,实现单减传动,省去了轮边减速器,可在大载荷、高负载条件下的使用,结构较为简单,缩短传动链,从而提高传动效率,节约驱动能源,并提高传动精度,能够适用于工作环境特殊的场合;具有高可靠性、低能耗、高精密性的优点,同时制造加工工艺简便,生产制造成本低,安装调试容易以及拆卸维修方便。文档编号F16H37/08GK201925437SQ20102068526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富盈, 罗天洪, 郑讯佳 申请人:重庆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轮蜗杆副差速器总成,包括动力输入装置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两个行星锥齿轮和两个半轴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为蜗轮蜗杆副,蜗轮蜗杆副的蜗杆为动力输入端,蜗轮蜗杆副的蜗轮与差速器壳体同轴传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盈罗天洪郑讯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