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15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包括至少一个塔筒段,塔筒段为钢纤维混凝土制成,塔筒段为多边形结构,塔筒段由转角立柱及平板构件相互间隔拼接形成。转角立柱包括两个形成夹角的连接部,连接部在其轴线方向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面,连接部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贯穿两个端面的容置槽,且容置槽贯穿连接部与平板构件相对的对接面,平板构件插接于相邻两个转角立柱的容置槽内。上述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及其施工方法,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抗弯抗压性能、增强抗震性能、减轻自重、耐久性强、有利于绿色环保和设计灵活等优势,采用平板构件与转角立柱插接的方式,没有复杂的拧螺栓工艺,施工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塔筒,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风机发电效率的增加,叶片长度越来越长,与之匹配的风机塔筒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不断增加。钢结构塔筒由于成本较高、运输困难,难以满足大截面高塔筒的建造需求,混凝土塔筒能够经济地建造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因此得到广泛关注。

2、现行规范建议在混凝土塔筒设计时,只考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忽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承受弯矩荷载为主,在正常使用工况下,通常不允许混凝土塔筒出现拉应力,这导致塔筒结构对预应力水平的需求较大。

3、从混凝土塔筒常采用的palmgren-miner累积损伤的疲劳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混凝土的压应力增加,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疲劳寿命,为满足设计要求,导致材料用量增加,经济性降低。因此,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现用的钢筋混凝土塔筒存在混凝土材料强度利用率低、钢筋绑扎施工效率低、浇筑质量难以保证、经济性不好等诸多问题,制约了混塔向更高的轮毂高度和机组容量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p>1、基于此,有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塔筒段,所述塔筒段为钢纤维混凝土制成,所述塔筒段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塔筒段由转角立柱及平板构件相互间隔拼接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立柱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平板构件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长度,以使一节所述转角立柱插接多个所述平板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构件之间形成水平拼缝,所述水平拼缝内设有环氧树脂;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立柱沿所述轴线方向逐渐靠近,所述平板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塔筒段,所述塔筒段为钢纤维混凝土制成,所述塔筒段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塔筒段由转角立柱及平板构件相互间隔拼接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立柱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平板构件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长度,以使一节所述转角立柱插接多个所述平板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构件之间形成水平拼缝,所述水平拼缝内设有环氧树脂;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立柱沿所述轴线方向逐渐靠近,所述平板构件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风电机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立柱沿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继可王明术周扬郑万浪陈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