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65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及方法。材料由基础材料和添加材料组成;基础材料和添加材料的比例为1:0.4‑0.6;基础材料包括水泥、沙子和水;添加材料包括触变剂、增稠剂、节能剂和聚乙烯蜡;基础材料包括6‑12份水泥、30‑40份沙子和30‑50份水;添加材料包括1‑5份触变剂、3‑6份增稠剂、2‑6份节能剂和3‑7份聚乙烯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及方法,通过对方法的改进,能够让生产的新材料在使用时拥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能够通过可逆形变吸收地震能量,减缓地震对隧道结构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尤其涉及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跨断层”指的是跨越地质构造中曾经发生过大规模滑动或位移的区域,这些区域的边界常常是断裂或者节理,跨断层隧道在进行施工时需要通常需要经过特殊的设计和建造方式来应对潜在的地震风险,因为这些地区可能会更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更需要增加其抗震动性能。

2、当在穿越断层带的隧道工程中,采用具有触变性能的材料来减小地震等外部震动对隧道结构的影响。触变性能指的是材料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可逆的变形,从而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降低地震对隧道结构的破坏程度。

3、耗能减震是工程减震技术中的一种被动控制技术,是指将结构物中的某些构件(如支撑、剪力墙等)设计成消能部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节点或连接处)装设阻尼器;在小震和设计风荷载下作用下,这些消能部件或阻尼器处于弹性状态,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抗侧刚度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在中震、大震及强震作用下,消能部件或阻尼器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阻尼,耗散地震输入结构的大部分能量,并迅速衰减结构的动力反应,是主体结构不出现明显的弹塑性变形,从而确保主体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安全。

4、为此,我们设计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及方法,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及方法,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所述材料由基础材料和添加材料组成;

4、所述基础材料包括水泥、沙子和水;

5、所述添加材料包括触变剂、增稠剂、节能剂和聚乙烯蜡。

6、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础材料和添加材料的比例为1:0.4-0.6。

7、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础材料包括6-12份水泥、30-40份沙子和30-50份水。

8、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础材料包括8份水泥、35份沙子和40份水。

9、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添加材料包括1-5份触变剂、3-6份增稠剂、2-6份节能剂和3-7份聚乙烯蜡。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添加材料包括3份触变剂、5份增稠剂、4份节能剂和5份聚乙烯蜡。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触变剂为硅酸盐、聚丙烯酸酯共聚物中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聚氨酯中至少一种;所述节能剂为矿物油、高分子蜡中至少一种。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触变剂为聚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酯;所述节能剂高分子蜡。

13、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的使用方法,用于如上任意一项,步骤如下:

14、步骤如下:

15、s1:将水泥、沙子和水按照比例放入搅拌器内进行搅拌均匀,形成第一混合物;

16、s2:将触变剂、增稠剂、节能剂和聚乙烯蜡按照比例放入搅拌器的内部搅拌均匀,形成第二混合物;

17、s3:将s1步骤中得到的第一混合物和s2步骤中得到的第二混合物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形成液态混合物;

18、s4:将s3步骤得到的液态混合物倒入隧道模板中,采用振动器进行振动压实。

19、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0、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及方法,通过对方法的改进,能够让生产的新材料在使用时拥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能够通过可逆形变吸收地震能量,减缓地震对隧道结构的冲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由基础材料和添加材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材料和添加材料的比例为1:0.4-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材料包括6-12份水泥、30-40份沙子和30-50份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材料包括8份水泥、35份沙子和40份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材料包括1-5份触变剂、3-6份增稠剂、2-6份节能剂和3-7份聚乙烯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材料包括3份触变剂、5份增稠剂、4份节能剂和5份聚乙烯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剂为硅酸盐、聚丙烯酸酯共聚物中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聚氨酯中至少一种;所述节能剂为矿物油、高分子蜡中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剂为聚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酯;所述节能剂高分子蜡。

9.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的使用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的所述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由基础材料和添加材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材料和添加材料的比例为1:0.4-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材料包括6-12份水泥、30-40份沙子和30-50份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材料包括8份水泥、35份沙子和40份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触变耗能减震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材料包括1-5份触变剂、3-6份增稠剂、2-6份节能剂和3-7份聚乙烯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富刘士洋高峰韩风雷周元辅刘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