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油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6902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卧式油分离器,包括罐体、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于罐体上端面上且一端延伸进罐体内,进气管装设有罐体中部且一端延伸进罐体内,罐体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滤网,罐体底部还设置有贯穿罐体侧壁的储油槽,其中,进气管为具有端口C、端口D及端口E的三通管,端口C裸露在罐体外,端口D位于罐体内且穿过罐体内左侧的滤网,端口E位于罐体内且穿罐体内右侧的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油气分离效果好,循环利用分离后的润滑油,节省了资源。(*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分离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满液式制冷系统中的卧式油分罔器。
技术介绍
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在工作时对气态冷媒进行压缩,在压缩的同时,大量的润滑油被喷入压缩机的齿间容积内,润滑油和气态冷媒形成的油气混合物,经过压缩机的压缩后被排放到制冷系统中。在使用满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中,压缩机通常没有自带油分离器,排放油气混合物时,一般不能将润滑油带回压缩机,影响了压缩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分离效果好,广泛用于满液式制冷系统中的卧式油分离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油分离器,包括罐体、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于罐体上端面上且一端延伸进罐体内,进气管装设于罐体中部且一端延伸进罐体内,罐体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滤网,罐体底部还设置有贯穿罐体侧壁的储油槽。所述进气管为具有端口 C、端口 D及端口 E的三通管,端口 C裸露在罐体外,端口 D 位于罐体内且穿过罐体内左侧的滤网,端口 E位于罐体内且穿罐体内右侧的滤网。所述滤网通过档板与罐体相固定。本技术应用于满液式制冷系统中,进气管进口与压缩机排气口连接,储油槽通过回油管与压缩机相连接,排气管与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连接,油气混合物经过滤网过滤后,润滑油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聚集到罐体面的储油槽,再通过回油管回到压缩机油箱中,循环利用了润滑油,节省了资源,过滤效果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1所示,一种卧式油分离器,包括罐体1、进气管2和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 设于罐体1上端面上且一端延伸进罐体1内,进气管2装设于罐体1中部且一端延伸进罐体1内,罐体1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滤网4,罐体1底部还设置有贯穿罐体侧壁的储油槽 5。进气管2设置为具有端口 C、端口 D及端口 E的三通管,端口 C裸露在罐体外,端口 D位于罐体1内且穿过罐体内左侧的滤网4,端口 E位于罐体1内且穿过罐体1内右侧的滤网 4,其中,端口 C为进气管2的进气口,端口 D和端口 E为位于罐体1内的出气口,滤网4两侧边上装设有档板6,滤网4通过档板6与罐体1相固定。 本技术应 用于制冷系统中,进气管的端口 C与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排气管与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相连接,压缩机的油箱通过回油管与罐体底面的储油槽相连接。压缩机排出的油气混合物经过进气管进入罐体内,气体从进气管的端口 D和端口 E 排出到罐体内的左右两侧,随着油气混合物的不断涌进罐体内,由于气流的推动作用,油气混合物受到挤迫,从滤网中穿过流到罐体的中间区域,油气混合物中的润滑油被滤网阻档而与气体分离出来,润滑油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到罐体内底面,聚集到储油槽中,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返回到压缩机油箱中循环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油分离器,包括罐体(1)、进气管(2)和排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设于罐体上端面上且一端延伸进该罐体内,进气管装设于罐体中部且一端延伸进该罐体内,罐体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滤网(4),罐体底部还设置有贯穿该罐体侧壁的储油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油分离器,包括罐体(1)、进气管(2)和排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设于罐体上端面上且一端延伸进该罐体内,进气管装设于罐体中部且一端延伸进该罐体内,罐体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滤网(4),罐体底部还设置有贯穿该罐体侧壁的储油槽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连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联合冷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