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迟延开模进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4469 阅读:4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迟延开模进胶结构,包括热流道灌嘴、斜导柱、滑块,所述塑胶模具的进胶位置设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热流道灌嘴在进胶位置正上方大于12.73mm处,在所述模具的母模仁内,所述热流道灌嘴与进胶位置间形成一段液体流道;所述滑块内部有一空腔,所述固定在模具母模板上的斜导柱穿过所述空腔,当滑块在最高位置时,斜导柱与空腔靠外的侧面有空隙。采用这样的结构既可以避免热流道灌嘴的加热区离产品太近,影响产品的外观,又可以使滑块在进胶结束后,产生在热流道灌嘴与进胶位置间的一段冷料脱离模具母模仁时才开始向外滑动,从而避免滑块过早滑动,将冷料拉断在母模仁里而导致下一模进胶失败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迟延开模进胶结构
技术介绍
在塑胶制品的成型过程中,注塑模具的进胶方式有很多种,像边进胶,点进胶,潜 伏进胶等,这些传统的进胶方式在塑胶成型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而高外观的产品会限 制产品的进胶方式,有时进胶位置需要设计在滑块上,此种情况常用的进胶方式为针点式 的,即开模时浇口会断开,但这样热灌嘴的加热区域离产品太近,会影响产品的外观。现有 常用的作法是,延长塑胶模具的滑块长度,将进胶点横向移动使热灌嘴远离产品。如果延 长滑块的长度,会加大模具的尺寸,另外会加长进胶的长度,产生较多的冷料和损失注塑压 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迟延开模进胶结构, 此种结构很好的解决了冷料,气痕,压力损失大,保压不充分等问题。而且此种结构稳定,加 工组装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迟延 开模进胶结构,包括热流道灌嘴、斜导柱、滑块,所述塑胶模具的进胶位置设在所述滑块上, 所述热流道灌嘴在进胶位置正上方大于12. 73mm处,在所述模具的母模仁内,所述热流道 灌嘴与进胶位置间形成一段液体流道;所述滑块内部有一空腔,所述固定在模具母模板上 的斜导柱穿过所述空腔,当滑块在最高位置时,斜导柱与空腔靠外的侧面间有空隙。所述在进胶位置间形成一段液体流道为从热流道灌嘴至进胶口为内径逐渐增大 的喇叭形流道。所述滑块内部空腔的纵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空腔的倾斜面与斜导柱的轴线平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冷料多,气痕,压力损失大,保压不充分等问题。而且本专利技术 结构稳定,加工组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进胶结束时本技术截面图。图2是滑块刚开始移动时本技术截面图。图3是动模开模结束后本技术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 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包括热流道灌嘴2、斜导柱4、滑块5,所述塑胶模具的进胶位置设在所述滑 块5上,所述热流道灌嘴2在进胶位置正上方大于12. 73mm处,在所述模具的母模仁3内, 所述热流道灌嘴2与进胶位置间形成一段液体流道;所述滑块5内部有一空腔,所述固定在 模具母模板1上的斜导柱4穿过所述空腔,当滑块在最高位置时,斜导柱与空腔靠外的侧面 有空隙。所述在进胶位置间形成一段液体流道为从热流道灌嘴2至进胶口为内径逐渐增 大的喇叭形流道。所述滑块5内部空腔的纵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空腔的倾斜面与斜导柱4的轴线平 行。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运动过程如下进胶完成后,模具开模,产品7和料头(图2中的A部分)留在公模侧,如图1所 示,由于斜导柱4与滑块5孔的外侧面有一段距离,在刚开模的一段距离中,斜导柱4不会 拨到滑块,滑块5不运动,继续开模,当进胶口的料头脱出母模仁3后,拨到滑块5时,如图 2所示,滑块5开始运动,此时料头已脱离母模仁3,滑块5可以正常退出。随着开模继续, 滑块5在斜导柱4的拨动下继续向外推出,直至开模完成,如图3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迟延开模进胶结构,包括热流道灌嘴O)、斜导柱、滑块 (5),所述塑胶模具的进胶位置设在所述滑块(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灌嘴( 在进 胶位置正上方大于12. 73mm处,在所述模具的母模仁(3)内,所述热流道灌嘴( 与进胶位 置间形成一段液体流道;所述滑块( 内部有一空腔,所述固定在模具母模板(1)上的斜导 柱穿过所述空腔,当滑块在最高位置时,斜导柱与空腔靠外的侧面有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迟延开模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在进胶位置间形成一段液体流道为从热流道灌嘴( 至进胶口为内径逐渐增大的喇叭形 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迟延开模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5)内部空腔的纵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空腔的倾斜面与斜导柱的轴线平行。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迟延开模进胶结构,包括热流道灌嘴、斜导柱、滑块,所述塑胶模具的进胶位置设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热流道灌嘴在进胶位置正上方大于12.73mm处,在所述模具的母模仁内,所述热流道灌嘴与进胶位置间形成一段液体流道;所述滑块内部有一空腔,所述固定在模具母模板上的斜导柱穿过所述空腔,当滑块在最高位置时,斜导柱与空腔靠外的侧面有空隙。采用这样的结构既可以避免热流道灌嘴的加热区离产品太近,影响产品的外观,又可以使滑块在进胶结束后,产生在热流道灌嘴与进胶位置间的一段冷料脱离模具母模仁时才开始向外滑动,从而避免滑块过早滑动,将冷料拉断在母模仁里而导致下一模进胶失败的问题。文档编号B29C45/27GK201900709SQ20102059363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华建波, 黄顺华 申请人: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的滑块迟延开模进胶结构,包括热流道灌嘴(2)、斜导柱(4)、滑块(5),所述塑胶模具的进胶位置设在所述滑块(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灌嘴(2)在进胶位置正上方大于12.73mm处,在所述模具的母模仁(3)内,所述热流道灌嘴(2)与进胶位置间形成一段液体流道;所述滑块(5)内部有一空腔,所述固定在模具母模板(1)上的斜导柱(4)穿过所述空腔,当滑块在最高位置时,斜导柱与空腔靠外的侧面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建波黄顺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