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型模具及其灌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297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射出成型模具的灌嘴,包括一头部及一延伸部,该头部的内部设有第一主流道及与该第一主流道相连通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内设有第一扣合部,该延伸部包括设于其内部的第二主流道以及设于该延伸部外部的第二扣合部,该延伸部伸入该安装孔内并通过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相互作用而将延伸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头部上,并使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连通,该灌嘴通过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的相互作用即可完成延伸部的拆卸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嘴及使用该灌嘴将成型料导入模具的射出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技术是指把注塑料加入注塑成型机的料筒中,经加热到熔融状态,在注塑机的 螺杆或柱塞的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的模腔,注塑料冷却硬化成型。传统的注塑成型模具由公模与母模构成,公模与母模内部具有形成一定制品形状的模腔 ,合模后形成一与模腔的形状相同的制品。母模的中央具有一灌嘴,灌嘴主体呈圆柱状,其 一端具有一灌嘴头,灌嘴头用于与注塑成型机喷嘴的喷嘴口相配合,灌嘴中央具有一贯穿整 个灌嘴的锥形的主流道,经射出成型机喷射出来的注塑料由灌嘴头进入主流道,并经主流道 流入模腔中,或者经主流道的分流道分别流入模腔中。当该模具具有一模多穴时,灌嘴的与 公模相对的一端常形成有分流凹槽,此凹槽与主流道相连通,并且此分流凹槽与母模上的分 流道相接,注塑料经此分流凹槽即流入到分流道中。一般的塑料射出成型模具均只配置一组固定的灌嘴,然而,有时在共模设计时针对不同 的模穴进行成型时,常常需要更换灌嘴使其具有不同的分流流道,而对于已经组装到塑料射 出成型模具上的灌嘴,拆卸起来比较繁琐,而且还要将灌嘴整体重新更换,操作起来比较费 力。因此,如何能简单容易的更换灌嘴使其具有不同的分流流道成为业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容易地更换分流流道的灌嘴及采用该灌嘴的射出成 型模具。一种射出成型模具的灌嘴,包括一头部及一延伸部,该头部的内部设有第一主流道及与 该第一主流道相连通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内设有第一扣合部,该延伸部包括设于其内部的第 二主流道以及设于该延伸部外部的第二扣合部,该延伸部伸入该安装孔内并通过第一扣合部 与第二扣合部相互作用而将延伸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头部上,并使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连 通。一种射出成型模具,包括一公模、与公模相对设置的一母模以及收容于母模内的一灌嘴 ,该灌嘴包括一头部及一延伸部,该头部的内部设有第一主流道及与该第一主流道相连通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内设有第一扣合部,该延伸部包括设于其内部的第二主流道以及设于该延 伸部外部的第二扣合部,该延伸部伸入该安装孔内并通过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相互作用 而将延伸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头部上,并使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连通。上述灌嘴射出成型装置中,所述灌嘴包括头部与延伸部,而且于头部与延伸部上分别设 置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通过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的相互作用即可完成延伸部的拆 卸与安装,即达成要更换灌嘴的目的,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灌嘴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灌嘴的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灌嘴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具有图2所示的灌嘴的塑料射出成型模具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灌嘴延伸部的另 一实施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与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灌嘴100,该灌嘴100的材质为黄铜或铝合金,当然 ,其也可以为其他金属及其合金等。该灌嘴100的剖面呈倒T字形,该灌嘴100包括一头部 120以及与该头部120可拆卸连接的一延伸部140。该头部120的剖面也为T字形,包括一入料段122及一连接段124,该入料段122为T字形的 水平部分,该连接段124则为T字形的竖直部分。该入料段122的外表面为圆柱形,于该入料 段122的底面126的中央设有一进料口128,该进料口128为内凹的弧形,当然该进料口128也 可为锥形等其他方便进料的形状。从该进料口128的位置向上延伸形成一贯穿该入料段122的 第一主流道1602,该第一主流道1602由进料口128处向上逐渐变宽。该连接段124是由入料段 122—体形成的,于该连接段124上设有一安装孔1242,该安装孔1242的内径大于第一主流道 1602的最大孔径,且该安装孔1242与第一主流道1602连通,该安装孔1242内设有第一扣合部 如内螺纹1244。该入料段122上还相对设有两个可以将灌嘴100固定到其他部件上的螺丝孔 130。该延伸部140为圆柱体,其靠近头部120的一端的外表面设有可以与安装孔1242的第一扣 合部扣合的第二扣合部如外螺纹1402,该内螺纹1244的整体高度可以小于也可以等于该外螺 纹1402的整体高度,通过该外螺纹1402与内螺纹1244的螺合可以将延伸部140组装到头部 120上,且使延伸部140的底部抵接在头部120的安装孔1242的底面上。该延伸部140内设有一贯通延伸部140的第二主流道1604,且使该第二主流道1604在延伸部140组装到头部120上时 与第一主流道1602相连通。该第二主流道1604从延伸部140的靠近头部120的一端向另一端逐 渐变宽,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主流道1604的最小内径等于该第一主流道1602的最大内径, 也就是在延伸部140组装到头部120上后第一主流道1602与第二主流道1604刚好衔接连通形成 一个贯穿灌嘴100的锥形孔160。当然,该第二主流道1604的最小内径也可大于第一主流道1602的最大内径。请参照图3 ,为灌嘴100的又一实施例的组装后剖示图,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该延伸部140的外螺纹 1402与头部120的安装孔1242的内螺纹1244的螺合,将延伸部140组装到头部120上后,延伸 部140的底端抵接在头部120的安装孔1242的底面,第二主流道1604与第一主流道1602连通, 该第二主流道1604的内孔的最小孔径大于第一主流道1602的内孔的最大孔径,在第二主流道 1604与第一主流道1602衔接处,该第二主流道1604的圆形截面将第一主流道1602的圆形截面 包围其内。本专利技术不只限于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只要能保证第二主流道1604的最小 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主流道1602的最大内径,且在第二主流道1604与第一主流道1602的衔接 处形成一台阶,第一主流道1602的圆形截面的全部被第二主流道1604的圆形截面所包含或重 叠,也就是能保证从第一主流道1602通过的塑料都能顺利进入到第二主流道1604即可。本专利技术中,该延伸部140在远离头部120的端部上,于第二主流道1604的相对两侧设有两 个分流凹槽1404,该分流凹槽1404与第二主流道1604连通作为塑料射出时的流道,该分流凹 槽1404的截面呈半圆形。该延伸部140也可设置为如图5所示呈十字状的四个分流凹槽1404的 结构,即为四流道,可以直接通过延伸部140的外螺纹1402与头部120的安装孔1242的内螺纹 1244的相互作用,只更换灌嘴100上的延伸部140就能达到更换不同塑料射出流道的目的。该 延伸部140上的分流凹槽1404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特定模穴的具体情况而做相应的 改变。该延伸部140在远离头部120的端部上,于分流凹槽1404的两侧还相对设有两个盲孔 1406,可以利用镊子等工具插入该盲孔1406以便于拆卸以及安装延伸部140,来达到更换塑 料射出时的分流流道的目的。请参照图4,应用该射嘴1 O组装到射出成型模具上时,通过螺钉40先后穿入灌嘴1 OO头部 120上的螺丝孔130以及母模固定板22上的固定孔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出成型模具的灌嘴,包括一头部及一延伸部,其特征在于:该头部的内部设有第一主流道及与该第一主流道相连通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内设有第一扣合部,该延伸部包括设于其内部的第二主流道以及设于该延伸部外部的第二扣合部,该延伸部伸入该安装孔内并通过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相互作用而将延伸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头部上,并使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权利要求1一种射出成型模具的灌嘴,包括一头部及一延伸部,其特征在于该头部的内部设有第一主流道及与该第一主流道相连通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内设有第一扣合部,该延伸部包括设于其内部的第二主流道以及设于该延伸部外部的第二扣合部,该延伸部伸入该安装孔内并通过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相互作用而将延伸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头部上,并使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灌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扣合部为内螺纹,该第二扣合部为外螺纹。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灌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扣合部为卡槽,该第二扣合部为卡钩。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灌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在一条直线上连通。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灌嘴,其特征在于该头部 的剖面呈T字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灌嘴,其特征在于该头部 包括一进料段与一连接段,该安装孔设在连接段的内部。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射出成型模具的灌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分别为锥形的孔洞,且均由灌嘴的头部向延伸部的方向渐宽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健生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