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车门后视镜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9302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用车门后视镜及其组装方法。其能提高制造时的组装性。手动收入式车门后视镜的壳体支承构件(34)、壳体(36)、底座(32)使用小螺钉(44)、螺旋弹簧(46)、板件(48)来组装。组装通过在将壳体支承构件上下翻转的姿势下支承于夹具(65),将壳体、底座均以上下翻转的姿势依次从上方载置于壳体支承构件(34)上来进行。电动收入式车辆后视镜的电动驱动机构(70)、安装零件(72)、壳体(36)、底座(32)使用小螺钉(44、78)来组装。组装通过在将电动驱动机构上下翻转的姿势下支承于夹具(94),将安装零件(72)、壳体、底座均以上下翻转的姿势依次从上方载置于电动驱动机构上来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提高制造时的组装性。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手动收入式车辆用车门后视镜(以下称为“手动收入式车门后视镜”) 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手动收入式车门后视镜。另外,作为以往的电动收入式车辆用车门 后视镜(以下称为“电动收入式车门后视镜”)有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动收入式车门后视 镜。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手动收入式车门后视镜为如下所述的车门后视镜,即,在将转轴组 装在框架(壳体支承构件)上之后,将组装好的构造体自壳体的前表面开口部或者基部开 口部一边拧一边插入壳体内部,并且用小螺钉将框架从壳体的前表面开口部侧固定在壳体 上,将自壳体的基部开口部露出的转轴的基部载置在后视镜底座上,用小螺钉将转轴的基 部自后视镜底座的下表面侧固定并组装在后视镜底座上。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动 收入式车门后视镜为如下所述的车门后视镜,即,将具有转轴、电动机、齿轮、离合机构等的 电动驱动机构组装到框架上之后,将该组装好的构造体自壳体的前表面开口部或者基部开 口部一边拧一边插入壳体内部,并且用小螺钉将框架从壳体的前表面开口部侧固定在壳体 上,将自壳体的基部开口部露出的转轴的基部载置在后视镜底座上,用小螺钉将转轴的基 部自后视镜底座的下表面侧固定并组装在后视镜底座上。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7-3151 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实开平6-27337号公报上述以往的手动、电动收入式车门后视镜均需要从各种各样的方向进行组装作 业,因此,组装作业复杂,而且,因此不容易实现组装作业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提供能够在组装时提高组装性的车辆用的车 门后视镜以及其组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该手动收入式车辆用车门后视镜包括壳体支承构件,其具有朝向下方 突出形成的转轴以及在该转轴的周围开口于下表面侧的螺纹孔;壳体,其具有壳体支承 构件配置空间,能够从上方将上述壳体支承构件插入并配置在该壳体支承构件配置空间 中;下部开口部,在将上述壳体支承构件配置在上述壳体支承构件配置空间中的状态下,该 下部开口部使上述转轴露出于下方;壳体支承构件固定用螺纹通孔,其形成在该下部开口 部的周围;壳体支承构件固定用小螺钉,其自上述壳体的下表面侧穿过上述壳体支承构件 固定用螺纹通孔而拧入上述壳体支承构件的上述螺纹孔中,从而将该壳体支承构件固定在 该壳体上;底座,其安装于车辆外侧,该底座具有供露出于上述壳体的下部开口部的上述转 轴旋转自由地插入的转轴通孔;弹簧构件,其在上述底座的里面侧以压缩状态套在自上述 转轴通孔突出的上述转轴上。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用小螺钉及弹簧构件从一个方向组装壳体 支承构件、壳体和底座,因此,组装变得容易,还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自动化。上述壳体支承构件配置空间还可以做成具有朝向上方开口的、用于收容并支承上 述壳体支承构件的至少下部的凹部。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壳体支承构件配置在壳体支承构 件配置空间中。本专利技术的手动收入式车门后视镜还可以为如下结构上述壳体支承构件 在比上述转轴靠外周侧且与上述转轴分离的位置具有与该转轴同轴地朝向下方突出形成 的环状壁,且上述底座具有朝向上方开口且用于旋转自由地收容上述环状壁的环状壁收容 槽。也可以交换环状壁和环状壁收容槽的配置而在底座侧配置环状壁,在壳体支承构件侧 配置环状壁收容槽。本专利技术的手动收入式车辆用车门后视镜的组装方法是组装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手动收 入式车门后视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使上述壳体支承构件上下翻转的姿势下 用夹具从下侧接受并支承该壳体支承构件;在使上述壳体上下翻转的姿势下,将上述壳体 从上方盖在被保持在上述夹具上的上述壳体支承构件上,从而将该壳体支承构件配置在上 述壳体支承构件配置空间中;将上述壳体支承构件固定用小螺钉自上方穿过上述壳体的壳 体支承构件固定用螺纹通孔而拧入上述壳体支承构件的螺纹孔中,从而将上述壳体和上述 壳体支承构件相互连接;在使上述底座上下翻转的姿势下,在上述壳体的下部开口部中,将 朝向上方突出的上述转轴插入上述转轴通孔中;将上述弹簧构件以压缩状态套在自上述转 轴通孔突出的上述转轴上。采用上述组装方法,能够用小螺钉及弹簧构件从一个方向组装 壳体支承构件、壳体和底座,因此,组装变得容易,还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自动化。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收入式车辆用车门后视镜包括电动驱动机构,其在框体内收容配 置转轴、电动机、齿轮、离合机构,在上述框体上形成有在开口于其下表面侧的螺纹孔,上述 转轴的下表面自上述框体露出于外部,在该转轴的下表面形成有螺纹孔,在上述电动机被 驱动时将其驱动力经由上述齿轮传递到上述转轴,从而使该转轴相对于上述框体绕其旋转 轴线相对旋转;壳体,其具有能够使上述电动驱动机构从上方插入并配置的电动驱动机构 配置空间,该壳体具有在该电动驱动机构配置空间中配置了上述电动驱动机构的状态下使 上述转轴的下表面露出于下方的下部开口部,且在该下部开口部的周围形成有电动驱动机 构固定用螺纹通孔;电动驱动机构固定用小螺钉,其自上述壳体的下表面侧穿过上述电动 驱动机构固定用螺纹通孔而拧入上述电动驱动机构的框体的上述螺纹孔中,从而将该电动 驱动机构固定在该壳体上;底座,其安装于车体外侧,该底座具有露出于上述壳体的下部 开口部的、载置有上述转轴的下表面的转轴立设固定面,在该转轴立设固定面上形成有转 轴立设固定用螺纹通孔;转轴立设固定用小螺钉,其自上述底座的下表面侧穿过上述转轴 立设固定用螺纹通孔而拧入上述转轴的下表面的螺纹孔中,从而将上述转轴立设固定在该 底座的转轴立设固定面上,由此以使上述壳体绕该转轴的轴线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上述壳 体。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用小螺钉从一个方向组装电动驱动机构、壳体和底座,因此,组装变得 容易,还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自动化。上述电动驱动机构配置空间可以具有朝向上方开口的、用于收容并支承上述电动 驱动机构的至少下部的凹部。由此,能够容易相对于电动驱动机构配置空间定位电动驱动 机构。该凹部能够以使上述电动驱动机构的上部自该凹部朝向上方突出的状态收容并支承 上述电动驱动机构。由此,能够将电动驱动机构的上部支承于夹具上后进行组装。本专利技术 的电动收入式车门后视镜能够将上述电动驱动机构保持原样地配置在上述电动驱动机构 配置空间中。或者,也可以将上述电动驱动机构保持于安装零件而连同该安装零件一起配置在上述电动驱动机构配置空间中。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收入式车门后视镜的组装方法是组装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电动收入式车 门后视镜的方法,该组装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使上述电动驱动机构上下翻转的姿势下用 夹具从下侧接受并支承该电动驱动机构;在使上述壳体上下翻转的姿势下,将上述壳体从 上方盖在被保持在上述夹具上的电动驱动机构上,从而将该电动驱动机构配置在上述电动 驱动机构配置空间中;将上述电动驱动机构固定用小螺钉自上方穿过上述壳体的电动驱 动机构固定用螺纹通孔而拧入上述框体的螺纹孔中,从而将上述壳体和上述电动驱动机构 相互连接;在使上述底座上下翻转的姿势下,将上述底座盖在自上述壳体的下部开口部露 出于上方的上述转轴的下表面上,从而使该底座的转轴立设固定面与该转轴的下表面相面 对;将上述转轴立设固定用小螺钉自上方穿过上述底座的转轴立设固定用螺纹通孔而拧入 上述转轴的下表面的螺纹孔中,从而将该转轴立设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收入式车辆用车门后视镜,其中,  该手动收入式车辆用车门后视镜包括:  壳体支承构件,其具有朝向下方突出形成的转轴以及在该转轴的周围开口于下表面侧的螺纹孔;  壳体,其具有:壳体支承构件配置空间,能够从上方将上述壳体支承构件插入并配置在该壳体支承构件配置空间中;下部开口部,在将上述壳体支承构件配置在上述壳体支承构件配置空间中的状态下,该下部开口部使上述转轴露出于下方;壳体支承构件固定用螺纹通孔,其形成在该下部开口部的周围;  壳体支承构件固定用小螺钉,其自上述壳体的下表面侧穿过上述壳体支承构件固定用螺纹通孔而拧入上述壳体支承构件的上述螺纹孔中,从而将该壳体支承构件固定在该壳体上;  底座,其安装于车辆外侧,该底座具有供露出于上述壳体的下部开口部的上述转轴旋转自由地插入的转轴通孔;  弹簧构件,其在上述底座的里面侧以压缩状态套在自上述转轴通孔突出的上述转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石浩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