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后部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689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视认性的同时小型化的机动二轮车的后部灯。机动二轮车的后部灯(40)设置在车辆的后部,通过共用的光源(50)实施通过开关的操作而点亮的尾灯功能和在制动时点亮的制动灯功能,其特征在于,通过透镜(75)使光源(50)发出的光折射,在该透镜(75)的上部(55)和下部(53)施加有不同的透镜切割部,以使上部(55)和下部(53)的某一方看起来比另一方明亮。通过使切割部不同,能够使上部(55)和下部(53)的某一方看起来比另一方明亮。通过区分明暗,能够使后部灯(40)显眼,能够得到高的视认性。此外,对尾灯功能和制动灯功能使用共用的光源(50)。与分别形成所述光源(50)相比,能够实现后部灯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尾灯功能和制动灯功能的机动二轮车的后部灯
技术介绍
机动二轮车的后部灯具备使后续的车辆认识到机动二轮车的存在的尾灯功能和 示出驾驶员实施制动的制动灯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2))。如专利文献1的图2所示,后部灯(1)(带括号的数字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符号。 以下相同)具备在上部设置的尾灯(2T)、与尾灯QT)不同而设置在下部的制动灯OS)和 使上述的尾灯OT)及制动灯OS)的光折射的外透镜(3)。在外透镜(3)上施加有鱼眼透 镜切割部(魚眼> X力^卜)(5S、5T),且尾灯区域的透镜切割部X力^卜)与制 动灯区域的透镜切割部由各自不同的透镜切割部构成。然而,在仅观察尾灯区域或制动灯区域时,并没有在该区域中使透镜切割部不同 白勺)固、uM ο此外,根据这种现有的后部灯(1),分别设置有尾灯OT)和制动灯0 ,还需要两 个支承这些灯OT、2S)的基板,在实现小型化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但是,在仅形成同时具有尾灯功能和制动灯功能的光源而小型化的情况下,如上 所述,由于没有使透镜切割部不同的思想,因此从后方观察的外观一样,期望致力于即使小 型化也能进一步提醒其它车辆的注意。S卩,即使在实现后部灯的小型化的情况下,也需要考虑能够提醒对后部灯的注意。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40237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使后部灯小型化的同时也能够提醒对灯的注意的 后部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后部灯,其设置在车辆的后部,通过共 用的光源实施通过开关的操作而点亮的尾灯功能和在制动时点亮的制动灯功能,所述机动 二轮车的后部灯的特征在于,通过透镜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折射,在该透镜的上部和下部 施加有不同的透镜切割部,以使上部和下部的某一方看起来比另一方明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部施加的透镜切割部为鱼眼切割部,在下部 施加的透镜切割部为菲涅耳切割部(7 >彳、&力7卜)。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的特征在于,后部灯包括透镜和覆盖该透镜的透明罩,透镜设置成相对于光源的轴线垂直。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的特征在于,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的特征在于,鱼眼切割部以中心位于光源的轴线上的方式形成 在透镜的外表面,菲涅耳切割部以中心位于光源的轴线上的方式形成在透镜的内表面。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案的特征在于,透镜在正面观察下呈向上凸的大致半圆形状。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案的特征在于,沿呈大致半圆形状的透镜的直线状的下边施加有 菲涅耳切割部,在剩余部分施加有鱼眼切割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对尾灯功能和制动灯功能使用共用的光源。与分别形成所 述光源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后部灯的小型化。在此基础上,在透镜中,在上部和下部施加有不同的透镜切割部,使上部和下部中 的某一方看起来比另一方明亮,由此能够对后部灯付以明暗。能够提醒其它车辆对后部灯 的注意,使后部灯显眼,能够得到高的视认性。由此,在实现后部灯的小型化的同时提醒对后部灯的注意,进而确保视认性。根据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在上部施加有鱼眼切割部,在下部施加有菲涅耳切割部。光 通过鱼眼切割部时变为扩散光。另外,光通过菲涅耳切割部时成为直行光。直行光相对于 扩散光看起来强烈明亮。其结果是,能够使透镜的下部看起来更加明亮。根据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透镜被透明罩覆盖。通过由透明罩覆盖透镜,能够防止灰尘 侵入透镜。若在透镜上附着有灰尘,则该灰尘扰乱光而使光改变取向,但根据本专利技术无需担 心这一点。根据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光源使用LED。LED明亮并且小。因此,通过使用LED作为 光源,能够进一步实现后部灯的小型化。根据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在外表面施加有鱼眼切割部。通过在外表面施加有鱼眼切 割部,能够在使从光源发出的光在透镜的厚度的量内进行扩散的基础上,通过鱼眼切割部 进一步扩散。即,与在内表面施有透镜切割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透过鱼眼切割部的光进一 步扩散。此外,在内表面施加有菲涅耳切割部。无需担心从光源发出的光在透镜的厚度内 扩散。即,与在外表面施加透镜切割部的情况相比,通过在内表面施加菲涅耳切割部,能够 使光更加直行。根据专利技术的第六方案,大致半圆形的透镜与目前广泛采用的横长矩形的透镜相比 较,上部和下部的车宽方向的尺寸极端变化,因此能够容易发挥视觉性效果。另外,由于强 调圆形,因此能够赋予柔和的视觉性印象。根据专利技术的第七方案,菲涅耳切割面比鱼眼切割面明亮。由于该明亮的菲涅耳切 割面沿最长的下边配置,因此能够作成沿横向延伸的带状的明亮的面,能够进一步提高从 后方的视认性。附图说明图1是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后部灯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2向视图。图3是实施例1的后部灯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图5是图2的5-5线剖视图。图6是说明上部的光的折射的图。图7是说明下部的光的折射的图。图8是说明上部及下部的关系的图。图9是说明包括后部灯的开关的仪表单元的图。图10是说明仪表单元的安装结构的图。图11是说明实施例2的后部灯的图。图12是说明实施例2的光的折射的图。图13是说明第一区域 第三区域的图。符号说明10机动二轮车40后部灯50 光源51透明罩53 下部55 上部75 透镜87 轴线89鱼眼切割部(魚眼力7卜)95菲涅耳切割部(7 l·才、卟力夕卜)102 开关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附图沿符号的方向观察。首先,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0包括车架11 ;在该车架11的前端设置的头管12上 安装成转向自如的前叉13 ;在该前叉13的下端安装成转动自如的前轮14 ;安装于前叉13 上且遮挡前轮14带起的泥或石子的前挡泥板15 ;安装于前管12的前部且照亮车身前方的 前照灯16 ;设置在该前照灯16的上部并由虚线表示的仪表单元17 ;设置在该仪表单元17 的后方且用于将车身转向的转向车把18 ;安装于该转向车把18上且用于视认后方的后视 镜21 ;配置在车架11上并积存燃料的燃料箱22 ;在从车架11向后方延伸的座椅轨道M上 载置的座椅25 ;安装在车架11上的发动机沈;在车架11后部的摆臂观上安装成旋转自如 的后轮四;从摆臂观架设到座椅轨道M并使后轮四的上下运动衰减的后缓冲器31 ;安装 在座椅轨道M的后部的后部灯40。在发动机沈上连接有吸气管41。该吸气管41通过配置在座椅25的下方的空气 滤清器净化,并将通过化油器43混合燃料后的混合气向发动机沈供给。另外,排气管44、44从发动机沈延伸,在所述排气管44、44上连接有消声器45。车架11包括构成前端的头管12 ;从该头管12向后方延伸且在向后方延伸后向 斜下方延伸的主车架47 ;从该主车架47向后方延伸的座椅轨道M ;从主车架47的前端向 后斜下方延伸的向下车架48。在下图以后,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后部灯。如图2所示,在从正面观察后部灯40时,配置有多个(在本例中为15个)光源 50。所述光源50具备通过开关操作点亮的尾灯功能和在制动时点亮的制动灯功能。所述多个光源50发出的光通过由透明透镜51覆盖的透镜75折射。1从附图背面 向表面顺次设置光源50、透镜75、透明透镜5。透镜75在上下施加有的透镜切割部不同,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后部灯(40),其设置在车辆的后部,通过共用的光源(50)实施通过开关(102)的操作而点亮的尾灯功能和在制动时点亮的制动灯功能,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后部灯(40)的特征在于,  通过透镜(75)使所述光源(50)发出的光折射,在该透镜(75)的上部(55)和下部(53)施加有不同的透镜切割部,以使上部(55)和下部(53)的某一方看起来比另一方明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考司山口敬文宫本史郎佐佐木智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