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蛋白酶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81773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免疫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胃蛋白酶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胃蛋白酶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包括:1)胃蛋白酶抗原校准品;2)样品收集液,pH?2-3;3)样品稀释液,pH?6-8;4)胃蛋白酶抗体包被的微孔板;5)胃蛋白酶抗体标记物;6)化学发光底物液;以及7)浓缩洗涤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剂盒可以检测出胃液中、食管内容物、咽喉部分泌物、鼻咽部分泌物、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中的胃蛋白酶含量,并且根据是否可以检出胃蛋白酶来判断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根据检出胃蛋白酶含量可以判断胃部病变治疗的效果及其病情的变化。它具有无创、简便、快速、灵敏、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胃蛋白酶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胃蛋白酶(pepsin)属于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类,是胃消化蛋白水解酶,相对分子 量为31-36kd,其前体是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在成年脊椎动物胃黏膜中合成,由胃主细 胞分泌,在胃液的酸性条件下转换成胃蛋白酶。其功能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的肽 片段。胃食管返流病(GERD)是指胃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返酸、烧心、胸痛等消化道 症状,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可导致食管癌前病变的疾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影响生活 质量的食管疾患,其发病原因主要是食管抗反流屏障减弱或食管黏膜长时间暴露于胃液之 下,致使胃酸和胃蛋白酶损害食管粘膜。部分患者需终身服用抑酸制剂,部分患者则需行腹 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来控制。通常情况下,食管下括约肌(LES)在吞咽时开放,随后关闭防止胃酸返流入食管。 静息时LES压力足以防止食物返流。LES的不当松弛可导致胃酸返流入食管,引起刺激反 应。胃食管返流疾病(GERD)的发病机理与食管胃动力有关,包括食管清除能力下降和胃排 空延迟。50%的病人有食管蠕动功能的丧失。食管裂孔疝损害食管排空功能,随着疝孔增 大,问题也增多,导致胃酸清除减慢。症状和体征GERD症状通常在餐后和脂肪进入胃内后被诱发。弯腰、仰卧和紧张能 加重症状,肥胖、妊娠、腹水、腹带过紧等也能导致症状加重。GERD的一系列症状包括胃部 烧灼感(83% )、反胃(70% )、咽下困难(37% )、呼吸道症状(30% )、腹痛(10% )、胸痛 (10% )、恶心(8% )、嗳气(7% )和出血(4% )。患者主诉餐后有胃部烧灼感和反胃等典 型症状。也有病人主诉严重胸痛,常被错误地归咎于心脏病发作。另外,也可能有声嘶或喘 鸣等典型的胃酸引起的哮喘症状。一些患者没有典型症状,当食管严重受损后,患者主诉吞 咽困难,甚或出血,这经常在呕血或黑色柏油样便后被注意到。夜间食管返流增加食管炎的 危险,因为夜间吞咽活动和唾液分泌减少不能中和胃酸导致其停留在食管内时间较长。检查患者会有声嘶、上腹部触痛、驼背、牙釉质破坏或肺部听诊爆裂音(伴吸入性 肺炎)。穿紧身衣服由于能增加腹压也能使这些症状突显。病史和体格检查经常足以诊 断GERD。最近有报道认为连续7d服用大剂量奥美拉唑对此病有效,因为它能抑制胃酸分 泌,阻止GERD症状的发生。如果患者诊断后药物疗法无效,或他们主诉咽下困难,内窥镜 检查则是诊断食管炎的最好手段。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对重度食管炎的诊断是相当准确的 (98. 7%),中度和轻度食管炎次之(分别为81. 6%和24. 6% )。食管内pH值监测,即测定 胃和食管内容物的酸度,对内窥镜检查阴性的患者是有帮助的。食管测压法,即通过鼻道向 胃内插管测定LES压力和食管功能,也有助于确诊。应当注意,所有检查都可以产生假阴性 结果。对胃蛋白酶的检测目前基本上运用变性血红蛋白法测定其活性,而对于胃蛋白酶 含量的检测,周素芳,邓勇,周德义等在《不同胃液胃蛋白酶含量及活性的测定》一文中曾报 道利用红桂木凝集素建立ELISA方法检测,其原理是利用凝集素具有与糖蛋白特异性结合 的性质。但这种方法无法区分样品中的其它酶类及胃液中食物的一些糖蛋白,从而会造成 检测的假阳性。 王建荣,程艳爽,马燕兰曾在《不同体位与方式鼻饲患者口咽及支气管分泌物胃蛋 白酶含量的变化》中提及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检测胃蛋白酶含量;但其放射免疫方法操 作时间长,标记物具有放射性污染,已渐渐被市场所淘汰。综上检查方法,内窥镜和钡餐检查给病人带来不舒适和一定的伤害,而且对轻度 食管炎准确性低(24.6%);而食管内pH值检测过程繁琐,受影响因素多,不能满足临床要 求。胃蛋白活性检测操作繁琐,不便于临床的筛查;凝集素反应存在的交叉因子多,容易导 致假阳性;放射免疫反应又操作时间长,对环境有污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 CLIA)于 1977 年问世, 上世纪九十年代,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和自动化测量仪的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从而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继荧光、放射性同位素和酶免疫分析之后 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免疫分析技术,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及临床应用资料,从实用性、稳定 性、准确性及发展前景来看,在非放射性标记分析技术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处于领先地位, 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它不仅具有免疫反应的特异性,而且具有化学发光反 应的高灵敏性(检测限度可达10-15-10-18mol/L)。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快 速、准确、重复性好、效期长并安全无毒无污染等优点,成为取代放射免疫分析和酶免疫分 析技术的首选。由于胃蛋白酶可以对蛋白或多肽进行剪切,其酶活性的最适PH值约为3,在PH值 6时仍有活性。所以利用免疫分析的方法进行特异性检测时,既要保持胃蛋白酶的免疫活 性,又要避免其酶活性对蛋白的分解能力,这也是免疫分析试剂盒开发的难点之一,而化学 发光免疫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技术,其运用于胃蛋白酶检测也未有报道。我们利用胃 食管返流时返流物中含有胃液,而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从而通过检测胃蛋白酶来评价是 否存在胃食管返流。胃蛋白酶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发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将化学发光技术与胃蛋白酶的免疫 分析学有效地结合,同时使用了发光信号强、持续时间长、更高信噪比的自制化学发光底物 液,提供了一种能够更加简便、快速、灵敏、稳定地检测胃蛋白酶的试剂盒。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试 剂盒采用的方法比目前其它分析法灵敏度高,反应高度特异性,因此使本试剂盒更适于在 产业上有效地进行推广和应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胃蛋白酶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胃蛋白酶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胃蛋白酶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包括1)胃蛋白酶抗原校准品;2)样品收集液,pH 2-3 ;3)样品稀释液,pH 6-8 ;4)胃蛋白酶抗体包被的微孔板;5)胃蛋白酶抗体标记物;6)化学发光底物液;以及7)浓缩洗涤液。由于胃蛋白酶可以对蛋白或多肽进行剪切,其酶活性的最适PH值约为3,在pH值 6时仍有活性。所以利用免疫分析的方法进行特异性检测时,既要保持胃蛋白酶的免疫活 性,又要避免其酶 活性对蛋白的分解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样品采集后,保存在低PH 值的样品收集液(PH2-3)中可以保持胃蛋白酶的活性,在样品检测前,用pH 6-8的样品稀 释液进行稀释,使其待测溶液的升至中性,这样避免了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下酶分割能力, 但对胃蛋白酶的免疫活性没有影响,况且中性的PH值环境也有利于抗原抗体的反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固相载体上包被的抗体同被测样品中 的胃蛋白酶抗原形成“包被抗体_抗原_抗体_标记物”的夹心复合物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采 用的“双抗体夹心法”反应模式,既有效地利用抗原_抗体反应的高特异性,又结合了化学 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高灵敏度,并能通过生物素_亲合素体系使反应灵敏度得到更高的水 平,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特异、快速、可靠的依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蛋白酶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1)胃蛋白酶抗原校准品;2)样品收集液,pH 2-3;3)样品稀释液,pH 6-8;4)胃蛋白酶抗体包被的微孔板;5)胃蛋白酶抗体标记物;6)化学发光底物液;以及7)浓缩洗涤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柳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北京科跃中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