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端司机室机车的多机重联头灯控制电路。该电路中前一台机车的II端司机室与下一台机车的I端司机室采用重联线连接,万转开关的1-2及3-4组控制点控制II端头灯的负电源;13-14及15-16组控制点控制I端头灯的负电源;5-6及7-8组控制点控制II端头灯开关与重联线的连接;9-10及11-12组控制点控制I端头灯开关与重联线的连接;万转开关分为MIDDLE、SINGLE、IHEAD、ITRAIL、IIHEAD及IITRAIL六个档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双端司机室机车的多机重联头灯控制,满足了双端司机室多机重联时对机车头灯控制的需要,运用中操作简单,实用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端司机室机车的多机重联头灯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控制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双端司机室机车的多机重 联头灯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国外使用的机车具有头灯重联功能,但是国外使用的机车都是单端 司机室单操纵台,而且机车多以双机重联为主。而国内机车配置为双端司机室,且需要多机 重联,因而现有国外技术采用的头灯重联控制电路已不能满足机车运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无法实现双端司机室机车的多机重联头灯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 型提供了一种双端司机室机车的多机重联头灯控制电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端司机室机车的多机重联头灯控制电路,前 一台机车的II端司机室与下一台机车的I端司机室采用重联线连接,其特征在于万转开 关的1-2及3-4组控制点控制II端头灯的负电源;13-14及15-16组控制点控制I端头灯 的负电源;5-6及7-8组控制点控制II端头灯开关与重联线的连接;9-10及11-12组控制 点控制I端头灯开关与重联线的连接;万转开关分为MIDDLE、SINGLE、Ihead, Iteail, IIhead及 nTKm六个档位,其档位设置如下MIDDLE 多机重联时,处于中间位的机车应设置为此档位;SINGLE 单台机车运用时,机车应设置为此档位;Ihead 多机重联时,机车的I端有重联线与其他机车相连,并且此机车作为本务机 车使用时应设置为此档位;Iteail 多机重联时,机车的I端有重联线与其他机车相连,并且此机车作为非本务 机车使用时应设置为此档位;IIhead 多机重联时,机车的II端有重联线与其他机车相连,并且此机车作为本务 机车使用时应设置为此档位;IIteail 多机重联时,机车的II端有重联线与其他机车相连,并且此机车作为非本 务机车使用时应设置为此档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双端司机室机车的多机 重联头灯控制,满足了双端司机室多机重联时对机车头灯控制的需要,运用中操作简单,实用可靠。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三台机车重联编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三台机车重联为例,三台机车分别编号为NO. 1、NO. 2和NO. 3,每台机车设置有 I端与II端两个司机室,NO. 1机车的II端与NO. 2机车的I端采用重联线连接,N0. 2机车 的II端与N0. 3的I端采用重联线连接,如图1所示,双端司机室机车多机重联头灯控制所 实现的功能是N0. 1机车(本务机车)I端司机室操纵台上的前向头灯控制开关可实现头 灯Headlight 1的开闭,其后向头灯控制开关可控制N0. 3机车头灯Headlight 6的开闭, 其它四组头灯Headlight2 5在上述操作中均不能开闭。反之,N0. 3机车(本务机车)II 端司机室操纵台上的前向头灯控制开关可实现头灯Headlight 6的开闭,其后向头灯控制开关可控制NO. 1机车头灯Headlight 1的开闭,其它四组头灯Headlight 2 5在上述操 作中均不能开闭。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万转开关的1-2及3-4组控制点控制II端头灯的负电 源;13-14及15-16组控制点控制I端头灯的负电源;5-6及7-8组控制点控制二端头灯开 关与重联线的连接;9-10 及11-12组控制点控制I端头灯开关与重联线的连接。万转开关分为MIDDLE,SINGLE, Ihead, Iteail, IIhead及ΙΙΤΚΑΙ 六个档位,各档位描述如 下MIDDLE 多机重联时,处于中间位的机车应设置为此档位,如图1中的W). 2机车。SINGLE 单台机车运用时,机车应设置为此档位。Ihead 多机重联时,机车的I端有重联线与其他机车相连,并且此机车作为本务机 车使用时应设置为此档位。在图1中,若NO. 3机车作为本务机车时,应设置为此档位。Iteail 多机重联时,机车的I端有重联线与其他机车相连,并且此机车作为非本务 机车使用时应设置为此档位。在图1中,若NO. 1机车作为本务机车时,NO. 3机车应设置为 此档位。IIhead 多机重联时,机车的II端有重联线与其他机车相连,并且此机车作为本务 机车使用时应设置为此档位。在图1中,若NO. 1机车作为本务机车时,应设置为此档位。IIteail 多机重联时,机车的II端有重联线与其他机车相连,并且此机车作为非本 务机车使用时应设置为此档位。在图1中,若N0. 3机车作为本务机车时,NO. 1机车应设置 为此档位。若以图1所示的机车编组为例,司机在W). 1机车的I端司机室进行操作时(此时 NO. 1机车即称为本务机车),各机车重联万转开关的设置分别为NO. 1机车IIhead, N0. 2机 车 MIDDLE,NO. 3 机车 Iram。NO. 1机车处于IIhead位,万转开关的1一2及3—4组控制点断开,II端头灯负端电 源断开不能点亮;万转开关的13-14及15-16组控制点闭合,I端头灯负端电源闭合点亮; 万转开关的5-6及7-8组控制点闭合,I端司机室后头灯开关控制输出正电源与机车重联 线连接;万转开关的9-10及11-12组控制点断开,I端司机室前头灯开关输出正电源与机 车重联线隔离,从而实现了 NO. 1机车I端司机室前头灯开关控制Headlightl,后头灯开关 控制机车重联线的电源。N0. 2机车处于MIDDLE位,万转开关的所有控制点断开,其I、II端头灯均不能点壳。N0. 3机车处于Ιτ_位,万转开关的1-2及3—4组控制点闭合,II端头灯负端 电源闭合;万转开关的13-14及15-16组控制点断开,I端头灯负端电源断开;万转开关 的5-6及7-8组控制点闭合,II端头灯的正电源与机车重联线连接;万转开关的9-10及 11-12组控制点断开,I端头灯正电源与机车重联线隔离,从而实现了 Ν0. 3机车II端头灯 Headlight6的正电源由重联线提供,也就是由NO. 1机车后头灯开关控制。本技术在使用时,将万转开关安装在控制系统附近并进行配线。当机车重联 编组时,根据机车所处编组的功能进行相应设置即可。在图2中我们以三台机车为例进行 功能介绍,在实际操作中可实现多台机车重联控制。权利要求1. 一种双端司机室机车的多机重联头灯控制电路,前一台机车的II端司机室与下一 台机车的I端司机室采用重联线连接,其特征在于万转开关的1-2及3-4组控制点控制II 端头灯的负电源;13-14及15-16组控制点控制I端头灯的负电源;5-6及7-8组控制点控 制II端头灯开关与重联线的连接;9-10及11-12组控制点控制I端头灯开关与重联线的 连接;万转开关分为MIDDLE、SINGIE、Ihead, Iteail, IIhead及IIram六个档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端司机室机车的多机重联头灯控制电路。该电路中前一台机车的II端司机室与下一台机车的I端司机室采用重联线连接,万转开关的1-2及3-4组控制点控制II端头灯的负电源;13-14及15-16组控制点控制I端头灯的负电源;5-6及7-8组控制点控制II端头灯开关与重联线的连接;9-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端司机室机车的多机重联头灯控制电路,前一台机车的Ⅱ端司机室与下一台机车的I端司机室采用重联线连接,其特征在于:万转开关的1-2及3-4组控制点控制Ⅱ端头灯的负电源;13-14及15-16组控制点控制I端头灯的负电源;5-6及7-8组控制点控制Ⅱ端头灯开关与重联线的连接;9-10及11-12组控制点控制I端头灯开关与重联线的连接;万转开关分为MIDDLE、SINGIE、IHEAD、ITRAIL、ⅡHEAD及ⅡTRAIL六个档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淡永宁,项文路,曹富智,丛茂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