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钢连续等温球化退火炉及退火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7856 阅读:4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轴承钢连续等温球化退火炉及退火工艺,其中该退火炉可以双层双向处理轴承钢,这样在余热回收热交换室,上下两层传动辊组其中一层传动辊组上假如传送将要送出炉口的高温轴承钢,则另外一层传动辊组上传送的是刚送入炉口的常温轴承钢(又称为冷料),高温轴承钢与常温轴承钢可以进行热交换,常温轴承钢升温,回收了原本要浪费掉的高温轴承钢的热量,而且减少了后续进入等温室需要的热量,达到节能的效果,在中冷室中,冷却器可对从加热保温室出来的高温轴承钢进行冷却,此时上下层传动辊组上的高温轴承钢和低温轴承钢之间也可以进行热交换,回收了高温轴承钢的热量,对低温轴承钢升温,降低了对低温轴承钢后续进入加热保温室所需热量的要求,进一步地节能,减少了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钢连续等温球化退火炉,还涉及应用该退火炉对轴承钢进行退火的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轴承钢等温球化退火炉上,炉膛中设置有用于传送轴承钢的单层传动辊组,轴承钢在传动辊上,依次经过加热、保温、空冷、等温、缓冷,完成轴承钢的等温球化退火工艺,退火完成的轴承钢通常达到550°C,从炉膛中输出后,还需进行冷却,550°C以下,已不会对轴承钢材料球化退火组织产生影响,但轴承钢仍具有很大的热容量,大量的热能将随物料的冷却而浪费,不但浪费热能,还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双层双向的轴承钢等温球化退火炉,该退火炉通过上下层传动辊组上的轴承钢的换热达到节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采用上述退火炉对轴承钢进行连续等温球化退火的工艺, 该工艺同样能达到节能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轴承钢连续等温球化退火炉,包括在前后端部具有炉口的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具有与前后端部的所述炉口相连通的炉膛,在所述炉膛内设置有能够在所述前后端部的炉口之间水平输送所述轴承钢的上下两层传动辊组,所述上下两层传动辊组的水平输送方向是相反的,在所述炉体的前后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承钢连续等温球化退火炉,包括在前后端部具有炉口的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具有与前后端部的所述炉口相连通的炉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内设置有能够在所述前后端部的炉口之间水平输送所述轴承钢的上下两层传动辊组,所述上下两层传动辊组的水平输送方向是相反的,在所述炉体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炉膛被划分为处于中央的加热保温室、由近及远依次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加热保温室两边的中冷室、等温室、用于供上下两层传动辊组上的从所述等温室出来的高温轴承钢和从炉口进入的常温轴承钢进行热交换的余热回收热交换室,所述加热保温室、所述等温室中均在上层传动辊组的上方、下层传动辊组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所述中冷室中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2.10 CN 201010582245.11.轴承钢连续等温球化退火炉,包括在前后端部具有炉口的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具有与前后端部的所述炉口相连通的炉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内设置有能够在所述前后端部的炉口之间水平输送所述轴承钢的上下两层传动辊组,所述上下两层传动辊组的水平输送方向是相反的,在所述炉体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炉膛被划分为处于中央的加热保温室、 由近及远依次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加热保温室两边的中冷室、等温室、用于供上下两层传动辊组上的从所述等温室出来的高温轴承钢和从炉口进入的常温轴承钢进行热交换的余热回收热交换室,所述加热保温室、所述等温室中均在上层传动辊组的上方、下层传动辊组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所述中冷室中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靠近用于接收从所述加热保温室出来的轴承钢的一层传动辊组设置,远离另外一层传动辊组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交换室中伸入有用于加速热交换的风机的风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中所述冷却器以所述加热保温室的中心呈对角线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前端部的炉口前方、后端部的炉口后方均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炉口送入轴承钢或者从所述炉口送出轴承钢的上下层物料辊台,所述炉体前后方的物料辊台与相应层的传动辊组相衔接,形成物料传送通道,上下层所述物料传送通道的传送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传动辊组均包括沿着所述炉体的前后方向相间隔设置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明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门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