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车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5199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车辆用车顶装置,其具备可动板、导轨、动作机构、驱动齿轮、齿形带、驱动侧引导部、滑动部、以及嵌合部。导轨在设置于车辆车顶的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缘部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由上述各条导轨引导的动作机构支承上述可动板。驱动侧引导部在上述驱动齿轮与上述各条导轨之间对齿形带的移动进行引导。导轨侧引导部延伸至上述动作机构,并对上述齿形带的移动进行引导。滑动部与上述各条齿形带形成为一体。嵌合部形成于上述各个驱动侧引导部和上述各个导轨侧引导部的至少一方,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上述滑动部嵌合,并限制上述各条齿形带的齿条齿朝对应的上述驱动侧引导部或者上述导轨侧引导部的对置面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车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车辆用车顶装置,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该车辆用车顶 装置具备一对导轨,这一对导轨在车辆宽度方向两侧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前壳体,该 前壳体将两条导轨的前端部分相互连结;以及一对动作机构,这一对动作机构沿着两条导 轨被引导,并支承可动板。进而,在各个动作机构连结有能够三维变形的齿形带。在前壳体 的中央部设置有由驱动源驱动而旋转的驱动齿轮,齿形带与该驱动齿轮啮合。进而,该齿形 带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被收纳于引导部(套管),该引导部成形为与该齿形带的外形对应的 大致四方筒状,且卡定于前壳体。因此,当为了将驱动力传递至动作机构而驱动着驱动齿轮 旋转从而使齿形带移动时,该齿形带的移动由引导部和导轨引导,从而能够将驱动力传递 至动作机构。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994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例如会出现在引导部与导轨之间的边界位置产生由安装 误差导致的阶梯差的情况。如果存在该阶梯差,则当齿形带移动时,存在齿形带的齿与该阶 梯差干涉,从而以此为原因而产生异常噪声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伴随着齿形带与引导部之间的干涉的异常 噪声等的车辆用车顶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车辆用车顶装置。车辆用车顶 装置具备可动板、一对导轨、动作机构、驱动齿轮、齿形带、驱动侧引导部、滑动部、以及嵌合 部。可动板能够对设置于车辆车顶的开口部进行开闭。一对导轨在上述开口部的车辆宽度 方向的两侧缘部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动作机构由上述各条导轨引导,并 支承上述可动板。驱动齿轮由驱动源驱动而旋转。齿形带与上述驱动齿轮啮合,并与上述 各个动作机构连结。齿形带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配置的多个齿条齿。驱动侧引导部在上述 驱动齿轮与上述各条导轨之间以包围对应的上述齿形带的方式延伸,并对齿形带的移动进 行引导。导轨侧引导部形成于上述各条导轨,以包围上述齿形带的方式朝上述动作机构延 伸,并对上述齿形带的移动进行引导。滑动部与上述各条齿形带形成为一体。嵌合部形成 于上述各个驱动侧引导部和上述各个导轨侧引导部的至少一方,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上 述滑动部嵌合。嵌合部限制上述各条齿形带的上述齿条齿朝对应的上述驱动侧引导部或者 上述导轨侧弓I导部的对置面移动。由此,对于上述齿形带,上述滑动部与上述嵌合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从而限 制上述齿条齿朝形成有该嵌合部的上述驱动侧引导部或者上述导轨侧引导部的上述对置 面移动。由此,能够在上述齿条齿与上述对置面之间确保所需要的间隙。因此,当上述齿形带从形成有上述嵌合部的上述驱动侧引导部和上述导轨侧引导部中的任一方进入另一方时,能够利用相应的上述驱动侧引导部或者上述导轨侧引导部的缘端抑制上述对置面与上 述齿条齿干涉,能够抑制由此产生的异常噪声的产生。此处,所谓“包围齿形带”,并不意味着驱动侧引导部必须以覆盖齿形带的整周的 方式形成,而是意味着例如也包括像槽这样的在局部具有开口的情况等。优选上述嵌合部包括形成于上述各个驱动侧引导部的驱动侧嵌合部和形成于上 述各个导轨侧引导部的导轨侧嵌合部。由此,对于上述齿形带,在上述驱动侧引导部和上述导轨侧引导部的各个引导部 中,能够抑制上述齿条齿朝各个上述对置面移动。由此,在上述驱动侧引导部和上述导轨侧 引导部的各个引导部中,能够在上述齿条齿与上述对置面之间确保所需要的间隙。因此,例 如,即便是在由于制造偏差或组装误差等而在上述驱动侧引导部和上述导轨侧引导部的边 界位置处在各个上述对置面之间产生阶梯差,通过利用上述间隙的范围吸收该阶梯差,能 够抑制上述齿形带移动时的上述齿条齿的干涉,能够抑制由此引起的异常噪声的产生。优选在与上述各个导轨侧引导部相连的上述驱动侧引导部的端部设置有倾斜部, 该倾斜部以随着接近导轨侧引导部而使上述对置面与上述齿条齿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的 方式延伸。由此,通过上述倾斜部,随着朝向上述驱动侧引导部的上述缘端,上述对置面与上 述齿条齿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并在上述缘端处变得最大,由此,当上述齿形带从上述导轨 侧引导部进入上述驱动侧引导部时,能够利用上述缘端更可靠地抑制上述对置面与上述齿 条齿干涉的情况。进而,能够仿照上述倾斜部顺畅地将上述齿形带拉入上述驱动侧引导部 内。优选上述滑动部形成在上述各条齿形带的宽度方向两侧,且沿该齿形带的长度方 向延伸,上述嵌合部包括以分别与上述各条齿形带的两个滑动部对置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嵌 合部和第二嵌合部。由此,对于上述齿形带,分别形成于其宽度方向两侧的上述滑动部与上述第一嵌 合部和上述第二嵌合部嵌合,由此,上述驱动侧引导部或者上述导轨侧引导部与上述齿条 齿对置的上述对置面的形状不会受到制约,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移动。特别的,通过在第三 方面所记载的结构中应用该结构,能够得到如下的优点无论上述倾斜部的设置如何,都能 够在上述驱动侧引导部中对上述齿形带的移动进行引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窗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以标号“2”包围的部位的放大图。图3是沿着图2的3-3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2的4-4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1的5-5线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带的立体图。图7是沿着图1的7-7线的剖视图。图8是沿着图7的8-8线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例所涉及的带和导向槽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例所涉及的带和导向槽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 图8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了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天窗装置10设置在形成于车辆的车顶11的大致四边形的开口部12。 开口部12在车辆左右两侧具有沿车辆的上述方向(车顶1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缘 部。天窗装置10具备以沿着开口部12的左右缘部延伸的方式固定于车顶11的右侧导轨 13a和左侧导轨13b。两条导轨13a、1 例如通过对铝合金进行挤压成形而形成。在两条导轨13a、13b分别以能够沿着导轨13a、1 移动的方式支承有动作机构 14。在两个动作机构14之间架设有玻璃制的可动板15,该可动板15能够闭塞开口部12。 可动板15由两个动作机构14支承和固定。一对动作机构14伴随着沿两条导轨13a、1 移动而与该导轨13a、13b的形状协作使可动板15移动,并使可动板15朝上倾斜或者朝下 倾斜。通过该可动板15的移动等,开口部12开闭。即,动作机构14通过与两条导轨13a、 13b协作而对开口部12开闭时的可动板15的姿态进行控制。并且,天窗装置10具备树脂制的前壳体21,该前壳体21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 以便将两条导轨13a、13b的前端部相互连结。在该前壳体21,在其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设 置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22。由电动机22驱动而旋转的、由正齿轮构成的驱动齿轮23由 前壳体21支承为能够以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在前壳体21形成有大致呈U字截面状的总计4条第一 第四导向槽21a 21d。 另外,第一 第四导向槽21a、21d相当于驱动侧引导部。如图1所示,第一导向槽21a从上述驱动齿轮幻的位置朝车辆宽度方向的第一 侧(车辆左侧;图1的下方向)延伸,并且,在前壳体21的第一端部(左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可动板,该可动板能够对设置于车辆车顶的开口部进行开闭;一对导轨,这一对导轨在所述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缘部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动作机构,该动作机构由所述各条导轨引导,并支承所述可动板;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由驱动源驱动而旋转;齿形带,该齿形带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且与所述各个动作机构连结,该齿形带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配置的多个齿条齿;驱动侧引导部,该驱动侧引导部在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各条导轨之间以包围对应的所述齿形带的方式延伸,并对齿形带的移动进行引导;导轨侧引导部,该导轨侧引导部形成于所述各条导轨,以包围所述齿形带的方式朝所述动作机构延伸,并对所述齿形带的移动进行引导;滑动部,该滑动部一体形成于所述各条齿形带;以及嵌合部,该嵌合部形成于所述各个驱动侧引导部和所述各个导轨侧嵌合部中的至少一方,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滑动部嵌合,并限制所述各条齿形带的所述齿条齿朝对应的所述驱动侧引导部或者所述导轨侧引导部的对置面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3.27 JP 2009-0791811.一种车辆用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可动板,该可动板能够对设置于车辆车顶的开口部进行开闭; 一对导轨,这一对导轨在所述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缘部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 延伸的方式配置;动作机构,该动作机构由所述各条导轨引导,并支承所述可动板; 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由驱动源驱动而旋转;齿形带,该齿形带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且与所述各个动作机构连结,该齿形带具有沿 着其长度方向配置的多个齿条齿;驱动侧引导部,该驱动侧引导部在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各条导轨之间以包围对应的所 述齿形带的方式延伸,并对齿形带的移动进行引导;导轨侧引导部,该导轨侧引导部形成于所述各条导轨,以包围所述齿形带的方式朝所 述动作机构延伸,并对所述齿形带的移动进行引导; 滑动部,该滑动部一体形成于所述各条齿形带;以及嵌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田哲也西山千年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