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多个输入轴的变速器的双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2368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具有多个输入轴的变速器的双离合器。一种用于在旋转地连接到发动机的飞轮与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大致U形构件,所述第一大致U形构件固定到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的周边。所述第一大致U形构件限定具有开口端的槽。第二大致U形构件附连到飞轮的周边。第二大致U形构件包括用于支撑接合构件的支撑构件。第一大致U形构件至少部分地配合在第二大致U形构件内。该对衬套邻近接合构件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联接构件之间。第二大致U形构件的接合构件配置成接合第一大致U形构件的槽的开口端且将第一大致U形构件与第二大致U形构件对齐,从而在飞轮和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紧凑型双离合多速变速器的双离合
技术介绍
该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构成现有技 术。典型的双输入多速变速器具有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是与第 一输入轴同心的中空套轴。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通过双离合器选择性地联接到发动机 曲轴。双离合器或双重离合器具有两个独立的离合器单元,所述离合器单元各独立地旋转 地固定到一个输入轴。离合器单元包括摩擦元件,所述摩擦元件抵靠最终旋转地固定到曲 轴的摩擦元件轴向地压缩。双离合器致动装置产生轴向地压缩摩擦元件和将输入轴与曲轴 旋转联接所需的应用力。虽然当前双离合器实现其预期目的,但是对展现改进性能的新式和改进配置的需 要实质上是持续不断的。例如,现有技术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飞轮和双离合器模块之间 的相对运动。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双离合器,其在提供用以减少或消除噪音或振动的机构 的同时具有改进的扭矩传递容量、封装和便于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所述变速器具有两个输入轴第 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二轴是中空套轴。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轴同心。具有两个离合器 单元的双离合器将发动机的曲轴选择性地联接到所述两个输入轴中的一个。更具体地,所 述双离合器包括诸如离合器壳体的构件和诸如轮毂的其它构件,所述离合器壳体具有第一 组摩擦元件,所述第一组摩擦元件通过飞轮旋转地固定到曲轴,所述轮毂具有第二组摩擦 元件,所述第二组摩擦元件旋转地固定到输入轴。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抵靠彼此 轴向地压缩,以将一个轮毂联接到双离合器壳体,从而将扭矩从曲轴传输给所述输入轴中 的一个。设置双离合器致动装置以产生压缩第一组摩擦元件和第二组摩擦元件所需的轴向 压缩力。双离合器致动装置包括第一环状活塞和第二环状活塞。所述环状活塞包括与环状 轴承组件接触的第一端。所述环状轴承组件与致动杆接触,所述致动杆与所述第一组摩擦 元件接触。所述环状活塞设置在同心环状活塞槽中。活塞和环状槽一起形成环状活塞腔。 所述活塞腔用液压流体填充。当液压流体被加压时,活塞滑出环状槽且在致动杆上施加力, 致动杆继而在摩擦元件上施加轴向压缩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双离合器包括固定到中心板的第一联接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双离合器的第一联接构件包括槽,所述槽具有与飞 轮相对的开口。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飞轮包括固定地附连到飞轮周边的第二联接构件, 其中,第二联接构件与双离合器的第一联接构件相对。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包括销,所述销配置成与第一联接构 件中的槽接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包括成角度凸缘,所述成角度凸缘利 于第二联接构件与第一联接构件接合。 方案1. 一种用于在旋转地连接到发动机的飞轮与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的 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联接构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固定到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的周边, 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构件限定具有开口端的槽;和第二联接构件,所述第二联接构件附连到飞轮的周边,其中,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包 括支撑构件,用于支撑接合构件,以及其中,第二联接构件的接合构件配置成接合第一联接构件的槽的开口端且将第一 联接构件与第二联接构件对齐,从而在飞轮和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具有基部和从所述基部突起 的一对凸缘构件。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基部和该对凸缘构件 形成U形支架。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对凸缘构件包括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 缘部分,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垂直于基部,所述第二凸缘部分从第一凸缘部分以相对于第一 凸缘部分小于90度的角度突起。方案5.根据方案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合构件是定尺寸为配合在第一联接 构件的槽内的销。方案6.根据方案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邻近接合构件设置在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 联接构件之间的一对衬套。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对衬套定尺寸为填充第一联接构件和第 二联接构件之间的空间,以在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之间传递扭矩。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装置,其中,三个第一联接构件围绕双离合器的周边以 相等间距设置。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装置,其中,三个第二联接构件围绕飞轮的周边以相等 间距设置。方案10.根据方案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配置成允许 双离合器相对于飞轮的轴向运动。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联接构件附连到双离合器的壳体上。方案12. —种用于在旋转地连接到发动机的飞轮与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 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大致U形构件,所述第一大致U形构件固定到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 的周边,其中,所述第一大致U形构件限定具有开口端的槽;第二大致U形构件,所述第二大致U形构件附连到飞轮的周边,其中,所述第二大 致U形构件包括用于支撑接合构件的支撑构件,其中,第一大致U形构件至少部分地配合在 第二大致U形构件内;和一对衬套,该对衬套邻近接合构件设置在第一大致U形构件和第二大致U形构件 之间,以及其中,第二大致U形构件的接合构件配置成接合第一大致U形构件的槽的开口端 且将第一大致U形构件与第二大致U形构件对齐,从而在飞轮和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 方案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具有基部和从所述基部突 起的一对凸缘构件。方案14.根据方案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基部和该对凸缘构 件形成U形支架。方案15.根据方案14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对凸缘构件包括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 凸缘部分,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垂直于基部,所述第二凸缘部分从第一凸缘部分以相对于第 一凸缘部分小于90度的角度突起。方案16.根据方案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合构件是定尺寸为配合在第一大 致U形构件的槽内的销。方案17.根据方案16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对衬套定尺寸为填充第一大致U形构 件和第二大致U形构件之间的空间,以在第一大致U形构件和第二大致U形构件之间传递扭矩。方案18.根据方案12所述的装置,其中,三个第一大致U形构件围绕双离合器的 周边以相等间距设置。方案19.根据方案18所述的装置,其中,三个第二大致U形构件围绕飞轮的周边 以相等间距设置。方案20.根据方案1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大致U形构件和第二大致U形构件 配置成允许双离合器相对于飞轮的轴向运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模式 的以下详细描述结合附图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双输入变速器的扭矩传递装置、致动装置和飞轮 的部分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1所示扭矩传递装置和飞轮的透视图;和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将扭矩传递装置旋转地联接到飞轮的第一和第 二联接构件的部分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用于双输入变速器(未示出)的扭矩传递装置的部分截面图总体上用附 图标记10标示。扭矩传递装置10例如是设置在车辆动力系中的双离合器。车辆动力系通 常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在该实施例中,变速器是双输入变速器,其中,扭矩通过扭矩传递 装置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旋转地连接到发动机的飞轮与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联接构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固定到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的周边,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构件限定具有开口端的槽;和第二联接构件,所述第二联接构件附连到飞轮的周边,其中,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包括支撑构件,用于支撑接合构件,以及其中,第二联接构件的接合构件配置成接合第一联接构件的槽的开口端且将第一联接构件与第二联接构件对齐,从而在飞轮和双离合变速器之间传递扭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伊尔迪斯M黑希JM帕泰卡RN帕焦蒂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