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秋实专利>正文

双动力车辆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1952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动力车辆传动结构,它是对混合动力车辆以燃油为主,电动为辅的现有技术的改进,其特征是:在内燃发动机变速箱与后桥差速器的传动轴之间串联安装一个装有超越离合器的驱动电机,使其与原结构同轴一体输出,改进后将极大的降低油耗和尾气排放,以电为主要能源行驶,经济实用且环保,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为社会上现有内燃发动机车辆的改造而设计,改装费用低,不破坏原车结构,简单易行,不改变驾驶习惯,本车可以纯电动行驶,也可以燃油行驶,还可以电动、燃油混合行驶,增加动力性能,单独运行不会增加能耗。(*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动力车辆传动结构,属于交通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在纯电动车还不够成熟的现阶段,产生了一种过渡产品,人们给它起名叫做混合 动力车。其混合的定义是,油与电的混合,汽油机、柴油机的动力与电动机的动力混合应用, 以此来减少燃油,其目的是想达到节能减排并降低使用成本。在这一过程中,电动机只起到 了一个辅助的作用,比如在辅助起动、辅助加速时起到了节省燃油的目的,但这毕竟不是理 想的解决方案,还是以燃油为主,其设计结构无论从电机的功率、长期负载特性及电池容量 的配置都不能达到长期独立运行的目的,而且增加电动机后车辆的成本也大大提升,性价 比不理想,节油效果也不明显。对于老百姓来说节能就是省钱,只节能不省钱老百姓仍然无 法接受,这样就很难推广普及了。另外,社会上的现有车辆怎样做到节能减排,全部报废更 换节能车,显然不现实。所以改造现有高能耗汽车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现有混合动力车以燃油为主,节油效果不明显,生产成本过 高等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动力车辆传动结构。其特点是,以电动行驶为主,内燃 发动机不会对电动系统产生阻力,电与油两个驱动系统互不干扰,可自由灵活切换,内燃发 动机与电动机还可以同时工作,使该车的总功率增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内燃发动机变速箱与后桥差速 器的传动轴之间串联安装一个装有超越离合器的驱动电机,使其与原结构同轴一体输出。 使电动车完全可以以纯电动的形式运行,当电池容量不足时,可以启动内燃发动机工作,当 内燃发动机工作时驱动电机作为一个从动部件,不需要发电时不会产生磁场,不会给内燃 发动机增加阻力,需要发电时,可以反励磁发电,使电流回馈到电池里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纯电动行驶为主,燃油为辅,明显节油,有效减少二 氧化碳的排放,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生产双动力汽车,同时也可以改造现有燃油车,改造费 用低,改装技术简单易行。附图说明附图中是双动力车辆传动结构驱动电机前置示意图。图中1、内燃发动机,2、离合器片,3、超越离合器,4、驱动电机,5、变速箱,6、传动 轴,7、后桥差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在图中,将离合器片2的一端 连接内燃发动机1,另一端与安装了超越离合器3的驱动电机4相连,驱动电机4的另一端与变速箱5连接,传动轴6 —端连接变速箱5,另一端连接后桥差速器7。权利要求1. 一种双动力车辆传动结构,其特征是在内燃发动机变速箱与后桥差速器的传动轴 之间串联安装一个装有超越离合器的驱动电机,使其与原结构同轴一体输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动力车辆传动结构,它是对混合动力车辆以燃油为主,电动为辅的现有技术的改进,其特征是在内燃发动机变速箱与后桥差速器的传动轴之间串联安装一个装有超越离合器的驱动电机,使其与原结构同轴一体输出,改进后将极大的降低油耗和尾气排放,以电为主要能源行驶,经济实用且环保,该技术主要是为社会上现有内燃发动机车辆的改造而设计,改装费用低,不破坏原车结构,简单易行,不改变驾驶习惯,本车可以纯电动行驶,也可以燃油行驶,还可以电动、燃油混合行驶,增加动力性能,单独运行不会增加能耗。文档编号B60K6/20GK201863700SQ20102024536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张秋实 申请人:张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动力车辆传动结构,其特征是:在内燃发动机变速箱与后桥差速器的传动轴之间串联安装一个装有超越离合器的驱动电机,使其与原结构同轴一体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实
申请(专利权)人:张秋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