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金属栅极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半导体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工业历经了快速的成长。在IC材料与设计的技术进展造就了各个IC世代,每一世代的电路都比前世代来得更小更为复杂。然而,这些进展却增加IC制造及加工的复杂度,而因应这些进展,IC制造及加工需要类似的演进。在IC进展课题中,功能密度(即,单位晶片面积的内连装置数量)普遍增加,而几何尺寸(即,所使用的工艺能形成的最小部件(或线))则下降。上述尺寸微缩工艺因生产效率的增加及成本的降低而有所助益。而降低尺寸比例产生相对较高的功率消耗(power dissipation)值,其可借由低功耗装置的使用而获得解决,例如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装置。CMOS装置通常具有栅极氧化层及多晶硅栅极电极。而当特征尺寸(feature size)持续下降时,这些装置的制造希望能以高介电常数(high-k)材料取代栅极氧化层,且以金属材料取代多晶硅栅极电极,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半导体基底;在该半导体基底上方形成一栅极结构,该栅极结构包括一第一间隙壁、与该第一件隙壁隔开的一第二间隙壁、以及位于该第一间隙壁及该第二间隙壁之间的一牺牲栅极;自该栅极结构局部去除该牺牲栅极,以形成一未完整沟槽;局部去除邻接于该未完整沟槽的该第一间隙壁及该第二间隙壁,以形成该未完整沟槽的一扩宽部;自该栅极结构去除该牺牲栅极的一剩余部,以形成一完整沟槽;在该完整沟槽内形成一高介电常数材料层;以及在该完整沟槽内形成一金属栅极。
【技术特征摘要】
2009.12.18 US 12/641,5601.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半导体基底;在该半导体基底上方形成一栅极结构,该栅极结构包括一第一间隙壁、与该第一件隙壁隔开的一第二间隙壁、以及位于该第一间隙壁及该第二间隙壁之间的一牺牲栅极;自该栅极结构局部去除该牺牲栅极,以形成一未完整沟槽;局部去除邻接于该未完整沟槽的该第一间隙壁及该第二间隙壁,以形成该未完整沟槽的一扩宽部;自该栅极结构去除该牺牲栅极的一剩余部,以形成一完整沟槽;在该完整沟槽内形成一高介电常数材料层;以及在该完整沟槽内形成一金属栅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更包括在形成该金属栅极之后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工艺,以去除该未完整沟槽的该扩宽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借由蚀刻该第一及该第二间隙壁,以局部去除该第一及该第二间隙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蚀刻为氩气溅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氩气溅射中所进行的压力在3mTorr至20mTorr的范围、所进行的氩气流量在300sccm至600sccm的范围、所进行的偏压功率在200W至500W的范围、所进行的温度在0℃至100℃的范围、及所进行的时间在5秒至30秒的范围。6.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半导体基底;在该半导体基底上方形成一绝缘层;在该绝缘层上方形成一第一间隙壁;在该绝缘层上方形成与该第一间隙壁隔开的一第二间隙壁;在该第一间隙壁及该第二间隙壁之间形成一牺牲栅极;局部去除该第一间隙壁及该第二间隙壁,以在该第一间隙壁及该第二间隙壁之间形成一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博文,曹学文,许光源,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