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玄邵华专利>正文

泵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549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泵离合器,包含泵体、泵主动轴、泵端盖,其特征在于:在泵端盖上安装一个输出轴,使其轴线与泵主动轴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泵主动轴做为输入轴,泵入口与出口之间设有电/液控制阀,输入轴上连接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上设有外通道,外通道与输入轴的内通道一端连通,内通道另一端与设在泵体内部的电/液控制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离、合无需其它构件,结构简单,紧凑,磨损小,寿命长,控制系统容易布置,适合用于控制离合以及需要半离合的主动机与从动机之间的离合传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是一种利用泵的空转和主动轴与安装在泵端盖上的输出轴同转的离合器。
技术介绍
一般在主动机与从动机之间设有离合器,以便于操控从动机,例如,在机动车的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都设有离合器,当机动车起步或变速时,必须操控离合器使变速器脱离与发动机的接触,才能平稳起步或变速。现有的离合器一般有齿轮离合器、摩擦离合器、液力耦合器及液力变扭器等,其中:齿轮离合器只适用较低转速的同步传动而不能半接合离合;摩擦离合器虽适用于高速传动,容易打滑而烧损;液力耦合器及液力变扭器在低速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泵的空转和主动轴与安装在泵端盖上的输出轴同转来实现主动机与从动机之间的离合,并实现控制力矩与速度、控制泵离合器半接合离合的新型离合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泵离合器,包含泵体、泵主动轴、泵端盖,其特征在于:在泵端盖上安装一个输出轴,使其轴线与泵主动轴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泵主动轴做为输入轴,泵入口与出口之间设有电/液控制阀,输入轴上连接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上设有外通道,外通道与输入轴的内通道一端连通,内通道另一端与设在泵体内部的电/液控制阀连接。为了实现过载保护功能,在泵入口与出口之间与电/液控制阀并联一单向阀。本技术在泵端盖上安装一个输出轴,使其轴线与泵主动轴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泵主动轴做为输入轴,泵入口与出口之间设有电/液控制阀,输入轴上连接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上设有外通道,外通道与输入轴的内通道一端连通,内通道另一端与设在泵体内部的电/液控制阀连接,因此其离、合无需其它构件,结构简单,紧凑,磨损小,寿命长,控制系统容易布置,适合用于控制离合以及需要半离合的主动机与从动机之间的离合传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置系统回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外置系统回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双作用叶片泵离合器-->参照图1、图2,在泵端盖3上安装一个输出轴1,使其轴线与泵主动轴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并用键2连接。将泵主动轴4作为输入轴。在泵入口10与泵出口11之间并联单向阀12、电/液控制阀13,形成并联回路。在输入轴上连接支撑部件5,在支撑部件上设有外通道8,与设在输入轴的内通道6一端连通,内通道6另一端接通设在泵体内部的电/液控制阀13,14是泵体,15是固定螺栓。当输入轴4转动时,回路处于关闭状态,叶片19在定子20内表面没有相对滑动,因此输出轴1与输入轴4同时转动,泵离合器接合;当过载时单向阀12打开,主动轴4带动转子18转动,叶片19在定子20内表面滑动,泵空载转动,这时输入轴4与输出轴1之间切断连接,泵离合器断开;当负载恢复正常时,单向阀12关闭,回路关闭,叶片19在定子20内表面没有相对滑动,泵离合器接合,实现过载自动保护。当通过输入轴的内通道6给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液控制阀13,接通回路,主动轴4带动转子18转动,叶片19在定子20内表面滑动,泵空载转动,这时输入轴4与输出轴1之间切断连接,泵离合器断开;当电/液控制阀13关闭时,回路处于关闭状态,叶片19在定子20内表面没有相对滑动,因此输出轴1与输入轴4同时转动,泵离合器接合,实现控制力矩与速度。当电/液控制阀13在开与关过渡阶段时,电/液控制阀13处于过渡状态,即回路部分接通,通过泵入口10与泵出口11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压差和流量,叶片19在定子20内表面有一定的相对滑动,因此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有一定的转矩和滑动,通过控制电/液控制阀13开合度来控制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转矩和滑动,因此可以控制半接合离合。实施例2三螺杆泵离合器参照图3、图2,在泵端盖3上安装一个输出轴1,使其轴线与泵主动轴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并用键2连接。将泵主动轴4作为输入轴,泵端盖3与泵体14用固定螺栓15连接。在泵入10与泵出口11之间并联单向阀12、电/液控制阀13,形成并联回路。在输入轴上连接支撑部件5,在支撑部件上设有外通道8,与设在输入轴的内通道6一端连通,内通道6另一端接通设在泵体内部的电/液控制阀13。当输入轴4转动时,回路处于关闭状态,即主动螺杆20与从动螺杆21之间没有相对转动,输出轴1与输入轴4同时转动,泵离合器接合;当过载时单向阀12打开,主动轴4带动从动螺杆21转动,泵空载转动,这时输入轴4与输出轴1之间切断连接,泵离合器断开;当负载恢复正常时,单向阀12关闭,回路关闭,主动螺杆20与从动螺杆21之间没有相对转动,泵离合器接合,实现过载自动保护。当通过输入轴的内通道6给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液控制阀13,接通回路,主动螺杆20与从动螺杆之间有相对转动,泵空载转动,切断连接,泵离合器断开;当电/液控制阀13关闭时,回路关闭,主动螺杆20与从动螺杆之间没有相对转动,泵离合器接合,实现控制力矩与速度。当电/液控制阀13在开与关过渡阶段时,电/液控制阀13处于过渡状态,即回路部分接通,通过泵入口10与泵出口11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压差和流量,主动螺杆20与从动螺杆21之间有一定的相对转动,因此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有一定的转矩和转角,通过控制电/液控制阀13开合度来控制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转矩和转角,因此可以控制半接合离合。-->实施例3摆线内啮合齿轮泵离合器参照图4、图5,在泵端盖3上安装一个输出轴1,使其轴线与泵主动轴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并用键2联接。将泵主动轴2作为输入轴,在输入轴上连接支撑部件5,在支撑部件上设有两个外通道8、9,外通道8、9分别与设在输入轴的内通道6、7的一端接通,内通道6、7的另一端分别接通泵入口10、泵出口11。通过外通道8、输入轴的内通道6、泵入口10、内转子23、外转子22、泵出口11、输入轴的内通道7、外通道9及设在外部相并联的单向阀12、电/液控制阀13、油箱16、过滤器17回到外通道8,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实现在泵离合器的外部控制泵离合器。当输入轴4转动时,回路处于关闭状态,即内转子23与外转子22之间没有相对转动,输出轴1与输入轴4同时转动,泵离合器接合;当过载时单向阀12打开,主动轴4带动的内转子23与外转子22之间有相对转动,泵空载转动,这时输入轴4与输出轴1之间切断联接,泵离合器断开;当负载恢复正常时,单向阀12关闭,回路关闭,内转子23与外转子22之间没有相对转动,泵离合器接合,实现过载自动保护。当控制电/液控制阀13,接通回路,内转子23与外转子22之间有相对转动,泵空载转动,切断联接,泵离合器断开;当电/液控制阀13关闭时,回路关闭,内转子23与外转子22之间没有相对转动,泵离合器接合,实现控制力矩与速度。当电/液控制阀13在开与关过渡阶段时,电/液控制阀13处于过渡状态,即回路部分接通,通过泵入口10与泵出口11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压差和流量,内转子23与外转子22之间有一定相对转动,因此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有一定的转矩和转角,通过控制电/液控制阀13开合度来控制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转矩和滑动,因此可以在泵离合器的外部控制泵离合器半接合离合。本技术可以选用齿轮泵,如内啮合齿轮泵和外啮合齿轮泵;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离合器,包含泵体、泵主动轴、泵端盖,其特征在于:在泵端盖上安装一个输出轴,使其轴线与泵主动轴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泵主动轴做为输入轴,泵入口与出口之间设有电/液控制阀,输入轴上连接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上设有外通道,外通道与输入轴的内通道一端连通,内通道另一端与设在泵体内部的电/液控制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离合器,包含泵体、泵主动轴、泵端盖,其特征在于:在泵端盖上安装一个输出轴,使其轴线与泵主动轴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泵主动轴做为输入轴,泵入口与出口之间设有电/液控制阀,输入轴上连接支撑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玄邵华玄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玄邵华玄永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