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友昌专利>正文

新妇乐冲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828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妇乐冲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牡丹皮先提取丹皮酚、大黄先渗漉收集渗漉液,然后将牡丹皮、大黄药渣与剩余药一起水蒸煮,蒸煮液浓缩后喷雾干燥,加入适量辅料、混均、制粒、干燥,加入丹皮酚制成妇乐冲剂。该药是在现有冲剂和胶囊剂的基础上剂型工艺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又有新的提高,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意义。该药具有清热凉血,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带下、腹痛。该药携带、使用方便是临床受欢迎和安全、稳定、有效的药品,是现代制药企业理想的产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该专利技术涉及中成药冲剂的制作工艺
,尤其涉及妇乐冲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冲剂是一种中药剂型,根据我国有关药品法规,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作为一种新药研究,原剂型妇乐冲剂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中,另外妇乐胶囊为2002年批准上市的新药。有10味中药组成。原冲剂的工艺为大黄粉用60%乙醇渗漉,漉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清膏;其余忍冬藤九味药先用水煮一次,第二次加入大黄渗漉后的残渣再煮,合并二次水煮液浓缩成清膏,然后合并上述二种清膏,喷雾干燥成粉,加辅料适量制粒,干燥,分装,即成。胶囊剂的工艺基本同冲剂,不同之处在于收集了煎煮过程中损失丹皮酚的挥发性成分,而在制粒干燥后加入挥发性成分,灌胶囊即成。原冲剂的不足之处在于煎煮过程中损失了挥发性活性成分,且质量标准较低,无定量指标。胶囊剂在工艺中虽保留了损失的丹皮酚挥发性活性物质,但由于本处方膏量较大,每次需服6个0号大胶囊,对女士来说难以接受,基于上述二种剂型存在的质量和服用不便的缺点,我们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工艺作重大改进,将原工艺中损失的丹皮酚挥发性活性物质保留于冲剂中,形成一种新的冲剂,来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药效,造福百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妇乐冲剂的制备方法,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增加产品的稳定性,以更好地满足医疗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包括如下步骤一、新妇乐冲剂的处方组成忍冬藤13500g大血藤13500g 甘草1350g大青叶4050g 蒲公英4050g牡丹皮4050g赤芍4050g 川楝子4050g延胡索(制)4050g大黄(制)2700g辅料适量,共制成1000包。二、新妇乐冲剂制备工艺工艺一 将十味药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取大黄粉碎成粗粉,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2(45-50℃)的清膏,残渣备用;其余忍冬藤等九味药混合粉碎成粗粉,加水蒸煮二次,收集挥发油和水蒸煮液备用;合并二次水蒸煮液,滤过,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60℃)浓缩液,喷雾干燥,收集干膏粉备用;上述提取挥发油加适量环糊精制成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或用适量乙醇制成挥发油乙醇溶液备用;取干膏粉和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加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或喷入挥发油乙醇溶液混匀,分装,质检,包装,即得。工艺二 将十味药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取牡丹皮粉碎成粗粉提取丹皮酚,用环糊精包合成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或用适量乙醇溶液溶解成丹皮酚乙醇溶液备用;另取大黄,粉碎成粗粉,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滤过,滤液保存,残渣备用。其余忍冬藤等八味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第二次煎煮时加入牡丹皮提取丹皮酚后的残渣和大黄渗漉残渣,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与大黄渗漉液合并,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12(85-90℃),最佳为1.06-1.08(85-90℃),喷雾干燥成粉末,加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加入丹皮酚乙醇溶液或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分装,质检,包装,即得。三、通过工艺一、二所制得的为冲剂。工艺中所加的辅料可以是聚维酮K30、微粉硅胶、淀粉、糊精、阿斯帕坦、硬脂酸镁、香精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工艺中忍冬藤等八味药材粉碎成粗粉通常为过5-20目的粗粉,最好为过10目粗粉。工艺中大黄药材粉碎成粗粉通常为过10-40目的粗粉,最好为过30目粗粉。工艺中大黄醇渗漉条件为50-75%乙醇为溶剂,浸渍12-48小时,收集药量的5-10倍量漉液,漉速2-6ml/分钟·公斤,最好为60%乙醇为溶剂,收集药量的7倍量漉液,漉速为3-5ml/分钟·公斤。工艺中水煎煮/水蒸煮的条件为加水量为第一次为药量的6-12倍量,第二次为药量4-10倍量,煎煮/蒸煮的时间第一次为2-6小时,第二次为1-3小时。最佳为加水量第一次为药量的10倍量,第二次为药量的8倍量,最佳煎煮/蒸煮时间为第一次为2小时,第二为1小时。工艺中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法中的任何一种。工艺中牡丹皮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丹皮酚,方法为牡丹皮粉碎成粗粉,加药量的15-25倍量水,浸泡1-3小时,水蒸汽蒸馏,收集药量的8-15倍量蒸馏液,滤取丹皮酚结晶,滤液加3-15%氯化钠再蒸馏,收集药量的2-5倍量蒸馏液,滤取丹皮酚结晶,合并二次结晶,用环糊精包合成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或用适量乙醇溶液溶解成丹皮酚乙醇溶液备用。最佳工艺为牡丹皮粉碎成粗粉,加药量的20倍量水,浸泡2小时,水蒸汽蒸馏,收集药量的10倍量蒸馏液,滤取丹皮酚结晶,滤液加5%氯化钠再蒸馏,收集药量的3倍量蒸馏液,滤取丹皮酚结晶,合并二次结晶,用环糊精包合成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或用适量乙醇溶液溶解成丹皮酚乙醇溶液备用。工艺中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00-200℃,出风温度为50-150℃,最佳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为100℃。工艺中颗粒干燥的温度控制在60-90℃,最好为80℃。工艺中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环糊精可以采用β-环糊精、羟基β-环糊精中的任何一种,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6-16(ml/g),最佳比例为1∶9.5(ml/g),挥发油与羟基β-环糊精的比例为1∶3-12(ml/g),最佳比例为1∶6(ml/g)。该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其优越性在于生产工艺更趋完全合理、克服了原冲剂挥发性活性成分的损失,也克服了胶囊剂服用量大难以为女士所接受的缺点,使产品的质量有了保障。具体实施例方式该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是将十味药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取牡丹皮粉碎成粗粉提取丹皮酚,用环糊精包合成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或用适量乙醇溶液溶解成丹皮酚乙醇溶液备用;另取大黄,粉碎成粗粉,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滤过,滤液保存,残渣备用。其余忍冬藤等八味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第二次煎煮时加入牡丹皮提取丹皮酚后的残渣和大黄渗漉残渣,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与大黄渗漉液合并,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12(85-90℃),最佳为1.06-1.08(85-90℃),喷雾干燥成粉末,加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加入丹皮酚乙醇溶液或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分装,质检,包装,即得。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工艺中的粉碎成粗粉的忍冬藤、大血藤、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赤芍、川楝子、延胡索九味药为粉碎成过5-20目的粗粉,最佳是粉碎成过10目粗粉备用。(2)工艺中的粉碎成粗粉的大黄为粉碎成过10-40目的粗粉,最佳是粉碎成过30目粗粉备用。(3)工艺中大黄醇渗漉条件为50-75%乙醇为溶剂,浸渍12-48小时,收集漉液为药量的5-10倍,漉速2-6ml/分钟·公斤,最好为60%乙醇为溶剂,收集漉液为药量的7倍,漉速为3-5ml/分钟·公斤。(4)工艺中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法中的任何一种。(5)工艺中,水蒸煮/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量第一次为药量的6-12倍量,第二次为药量的4-10倍量,蒸煮/煎煮的时间第一次为2-6小时,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妇乐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工艺中的粉碎成粗粉的忍冬藤、大血藤、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赤芍、川楝子、延胡索九味药为粉碎成过5-20目的粗粉,最佳是粉碎成过10目粗粉备用。(2)工艺中的粉碎成粗粉的大 黄为粉碎成过10-40目的粗粉,最佳是粉碎成过30目粗粉备用。(3)工艺中大黄醇渗漉条件为:50-75%乙醇为溶剂,浸渍12-48小时,收集漉液为药量的5-10倍,漉速2-6ml/分钟.公斤,最好为60%乙醇为溶剂,收集漉液为药量的7倍 ,漉速为3-5ml/分钟.公斤。(4)工艺中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法中的任何一种。(5)工艺中,水蒸煮/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量第一次为药量的6-12倍量,第二次为药量的4-10倍量,蒸煮/煎煮的时间: 第一次为2-6小时,第二次为1-3小时。最佳为:加水量第一次为药量的10倍量,第二次为药量的8倍量,最佳煎煮/蒸煮时间:第一次为2小时,第二次为1小时。(6)工艺中忍冬藤等九味药浓缩成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02-1.12(85-90℃), 最佳相对密度为1.06-1.08(85-90℃)。(7)工艺中大黄醇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15-1.25(45-50℃),最佳相对密度为1.20-1.22(45-50℃)。(8)工艺中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00-200℃,出风温度为50 -150℃,最佳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为100℃。(9)工艺中颗粒干燥的温度控制在60-90℃,最好为80℃。(10)工艺中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环糊精可以采用β-环糊精、羟基β-环糊精中的任何一种,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 为1∶6-16(ml/g),最佳比例为1∶9.5(ml/g),挥发油与羟基β-环糊精的比例为1∶3-12(ml/g),最佳比例为1∶6(ml/g)。(11)处方中所用的辅料为:聚维酮K30、微粉硅胶、阿斯帕坦、淀粉、糊精、硬脂酸镁、香精 中的任何一种/多种混合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友昌毛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毛友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