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水上合拢横向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3786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水上合拢横向定位装置,用于修造船生产或某些浮式钢结构件的制造中在水上进行合拢工程。它包括横向定位槽(1)、垫板(2)、横向定位销(3)、横向加强肘板(4)和纵向加强肘板(5),横向定位槽(1)左边中间开设有一V型槽口(11),该V型槽口(11)的根部有一直段(12)和一半圆弧段(13),所述横向定位销(3)嵌置于所述V型槽口的根部的直段处(12),所述垫板(2)衬垫于所述横向定位槽(1)右半边底部,所述横向加强肘板(4)设置于所述横向定位销(3)左边的V型槽口(11)内,所述纵向加强肘板(5)有二块,二块纵向加强肘板(5)分别设置于横向定位槽(1)前侧和后侧的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的主甲板(6)上,且与横向定位销(3)处于同一纵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横向定位装置能满足生产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水上合拢横向定位装置。用于修造船 生产或某些浮式钢结构件的制造中在水上进行合拢工程。属修造船

技术介绍
在造船生产中,比较传统的模式是按分段划分图将主船体划分为若干分段制作, 然后在船台上进行搭载合拢,最后通过滑道纵向下水。这种传统的造船模式对产品的主尺 度及重量有诸多限制条件,还有当产品较多而船台资源又紧张时,就会出现供需矛盾,严重 影响整个生产计划及进度。以往大件吊装都是依赖外租浮吊,生产节奏受到严重制约。采 用水上合拢工艺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目前在起重船主船体水上大合拢缝处(主甲板 和舷侧外板上)还没有设计安装专用的对接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1600吨起重 船主船体水上合拢横向定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水上合拢横向定位 装置,包括横向定位槽、垫板、横向定位销、横向加强肘板和纵向加强肘板,所述横向定位槽 置于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的主甲板上,该横向定位槽呈平板状,横向定位槽左边中间开设 有一 V型槽口,该V型槽口的槽口朝向左边,该V型槽口的根部有一直段和一半圆弧段,所 述横向定位销嵌置于所述V型槽口的根部的直段处,所述垫板衬垫于所述横向定位槽右半 边底部,所述横向加强肘板设置于所述横向定位销左边的V型槽口内,所述纵向加强肘板 有二块,二块纵向加强肘板分别设置于横向定位槽前侧和后侧的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的 主甲板上,且与横向定位销处于同一纵直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水上合拢横向定位装置能满足生产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水上合拢横向定位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的横向定位槽俯视图。图中附图标记横向定位槽1、垫板2、横向定位销3、横向加强肘板4、纵向加强肘板5、1600吨起 重船主船体的主甲板6;V型槽口 11、直段12、半圆弧段13。具体实施方式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共划分为33个分段制作,再在中组场地上依次进行总组成 四个总段,为了尽可能缩短该船进坞大合拢的时间,总段中组完后用浮吊吊下水,在水上完 成总段大合拢。待水上部分工程完成后(水上部分的合拢缝焊接结束),然后进坞进行水下 部分的工程。为保证4个总段的良好稳性及浮态,以满足水上合拢要求,采用了增设临时水 密舱壁或局部区域取消水密来改变浮力分布,以及在主甲板上按计算好的重量和位置增加 固定压载(钢板)来调整浮态,另外在大合拢缝处(主甲板和舷侧外板上)设计安装了专 用对接工装,该专用对接工装包括横向定位装置。参见图1 2,图1为本技术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水上合拢横向定位装置的 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由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本技术1600吨起重 船主船体水上合拢横向定位装置,包括横向定位槽1、垫板2、横向定位销3、横向加强肘板4 和纵向加强肘板5,所述横向定位槽1置于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的主甲板6上,横向定位 槽1呈平板状,该横向定位槽1左边中间开设有一 V型槽口 11,该V型槽口 11的槽口朝向 左边,该V型槽口 11的根部有一直段12和一半圆弧段13,如图3。所述横向定位销3嵌置 于所述V型槽口的根部的直段处,所述垫板2衬垫于所述横向定位槽1右半边底部,所述横 向加强肘板4设置于所述横向定位销3左边的V型槽口 11内,纵向加强肘板5有二块,二 块纵向加强肘板5分别设置于横向定位槽1前侧和后侧的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的主甲板 6上,且与横向定位销3处于同一纵直线上。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一、总组阶段的准备工作1、将主船体的33个分段分别中组成四个总段。2、总段依次总组的先后顺序为第三总段、第二总段、第一总段、第四总段。3、总组过程中严格控制部段的外形尺寸。4、基准线和对合线的勘划4. 1总组焊接结束后,将船体中心线准确转移到总段上,作为大合拢基准线。4. 2根据中心线在甲板上勘划左右距中12600纵剖线,作为大合拢宽度方向的对 合线。4. 3测量总段尺寸,根据中心线勘划总段余量线,并勘划距余量线IOOmm的切割检 验线,作为大合拢长度方向的对合线。4. 4测量每个总段的外形尺寸,做好记录。并根据中心线处为基点,在左右舷外板 外侧大合拢缝处勘划距基线3. 0米的高度线,作为大合拢高度方向的对合线。5、按余量线切割大合拢缝的余量。要求保证直线度,并开好大合拢坡口。6、在每个总段的四个角上勘划1米到3米的临时吃水线,刻度间距为100mm。位置 在距大合拢缝200处,左右对称布置。以方便总段下水后观察吃水状况。7、按有关图纸要求在每个总段上安装对接工装及相应的加强,工装安装以甲板中 心线上的点为统一的定位基准。以保证总段准确对接。8、在舷侧安装拖轮拖带的吊耳,在主甲板上安装葫芦拉紧的眼环。9、按图安装临时水密假隔舱,以调整总段下水后的稳性及浮态。10、根据设备到厂情况,做好合拢缝处的设备安置。要预留大合拢工程的施工空4间,特别注意没有假隔舱会进水地方的设备安置工作。11、在每个总段的四角用角钢竖一米标杆,供合拢时观察总段水平情况。12、要求合拢缝处的脚手架在下水前搭设好。距合拢口 300处要空出。二、总段下水及其它准备工作1、总段用1300吨浮吊吊下水。2、由于是依次总组下水,第三总段下水后距离大合拢还有一定时间,应及时进行 固定。3、大合拢前,准备50吨油泵两只,并制作好油泵架,以便微调总段用。4、大合拢前,准备10吨葫芦四只,用于总段合拢拉紧用。5、备一定数量的加长型马板,在总段到位后,对总段进行快速的临时定位。6、备压铁数只,以便总段调载用。7、选好总段合拢的水域,满足靠泊和带缆要求。8、备靠泊用的小泊船一只,用于基准总段的定位靠泊。9、拖轮两条,以便总段的拖带。三、水上对接过程1、四个总段调载要求按有关图纸执行。2、第三总段下水后进行靠泊定位。先将小泊船靠住码头,并带好缆绳。将第三总段 靠在泊船的外档,根据调载要求进行调载(按第一总段的吃水为基准),到位后带好缆绳, 使其固定。3、第二总段用浮吊从岸上吊起,用拖轮将浮吊移位。将第二总段放至与第三总段 合拢的位置处,两总段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米到1. 5米左右。4、用两个葫芦连接两个总段上眼环,左右对称。浮吊松钩。5、对第二总段进行调载,使之达到预先设定的合拢吃水状态(按第一总段的吃水 为基准)。6、逐步收紧葫芦,使第二总段缓慢向第三总段靠拢。在此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对接 工装的套入情况,如有偏差,葫芦应提前停止收紧,并通过拖轮或拖或推调整位置。7、当两个总段的间距在200mm左右时,停止继续靠拢。8、检查两个总段的高低和水平情况。可以用已经备好的油泵和压铁进行调载。9、然后继续拉拢,使其对接工装完全套入。10、检查主甲板面上两个总段上的切割检验线的距离,如果大多数地方的距离在 200-210mm之间,用备好的加长型马板对甲板进行固定,并焊牢。11、检查舷侧外板两个总段上的切割检验线的距离,如果距离大于210,其底部合 拢口很可能形成了喇叭口,这时需要用葫芦在水线以上拉紧。使其大多数地方的距离在 200-210mm之间,用备好的加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水上合拢横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横向定位槽(1)、垫板(2)、横向定位销(3)、横向加强肘板(4)和纵向加强肘板(5),所述横向定位槽(1)置于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的主甲板(6)上,该横向定位槽(1)呈平板状,横向定位槽(1)左边中间开设有一V型槽口(11),该V型槽口(11)的槽口朝向左边,该V型槽口(11)的根部有一直段(12)和一半圆弧段(13),所述横向定位销(3)嵌置于所述V型槽口的根部的直段处(12),所述垫板(2)衬垫于所述横向定位槽(1)右半边底部,所述横向加强肘板(4)设置于所述横向定位销(3)左边的V型槽口(11)内,所述纵向加强肘板(5)有二块,二块纵向加强肘板(5)分别设置于横向定位槽(1)前侧和后侧的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的主甲板(6)上,且与横向定位销(3)处于同一纵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