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022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和输送单元,动力单元与输送单元均具有连接端,两个连接端之间通过第二快拆结构连接;动力单元包括驱动动力杆沿轴向往复移动的动力泵;输送单元包括活塞模块和阀体模块,活塞模块连接设置在动力杆轴线方向末端,活塞模块的端部设置阀体模块,活塞模块和阀体模块之间通过第一快拆结构连接;阀体模块上设有进液口、排液口,活塞模块的第一活塞被动力杆驱动并改变活塞模块内部容积用于驱动阀体模块抽吸排液。此设备为气动动力,活塞推送结构,在舱底工作时不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本质安全。设备经过专业团队的简化设计,集成度高,零件数量少,易于现场的维修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具体是指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


技术介绍

1、船舶在航行中,船上的燃料、货物、食品、饮用水等都在指定的舱室中。这些物品在起航时,船舶的吃水与纵倾度都是按设计要求,利于船舶的稳定性。但在运行中,这些物品又是变动的,有的物品在减少,有的物品在增加。例如:有些燃料将会因船舶运行而逐渐减少,饮用水也在日趋减少。有的货舱又在增加货物或减少。这些变化会使原来的船舶吃水发生变化,或者前、后的载重量发生变化,因而就影响了船舶的航行性能。

2、为了及时调整因运行发生的船载物品变化而带来的影响船舶稳定的问题,设计人员设计了压载水舱。压载水舱分布在双层底舱、首尖舱、尾尖舱、舷侧边舱或深水舱内。用泵吸入或排出舱内的水,使船舶保持压载正常和纵倾度正常,用于调整船舶的重心位置、浮态和稳性。可解决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因油水消耗、重心升高而导致的稳性不足或吃水不适当的问题,使船只平稳。

3、在长时间的使用中,这些用于盛装压载水的船舶舱室内沉积物累积较多,清理的工作量大,作业环境较差,现有技术中常使用人工吊桶清理沉积物费时费力,并存在高空坠物的安全风险。其次,受船舶沉积物的舱室进出口限制,大型设备无法进出沉积物舱室。并且,舱室内部存在隔断,物料运输存在障碍,人工运输存在很大困难。兼之由于船舶舱室作业区域为有限空间,应急救援相对困难,设备需确保本质安全,不便于采用电动驱动,因此,需设备采用更为安全的气动型式。

4、综合上述原因,需设计一款小巧轻便,单人即可转运的专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的输送装置。p>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和输送单元,动力单元与输送单元均具有连接端,两个连接端之间通过第二快拆结构连接;

3、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动力杆沿轴向往复移动的动力泵;

4、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活塞模块和阀体模块,所述活塞模块连接设置在动力杆轴线方向末端,所述活塞模块的端部设置阀体模块,活塞模块和阀体模块之间通过第一快拆结构连接;

5、所述阀体模块上设有进液口、排液口,所述活塞模块的第一活塞被动力杆驱动并改变活塞模块内部容积用于驱动阀体模块抽吸排液。

6、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模块包括气缸筒、活塞杆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滑动设置在气缸筒内,气缸筒远离阀体模块一端设有缸体封板,活塞杆滑动连接穿过缸体封板,活塞杆一端与第一活塞连接,另一端与动力杆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阀体模块包括阀壳体,所述第一快拆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拉杆螺栓,所述缸体封板与阀壳体上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所述第一拉缸螺栓两端部分别穿过两端贯通孔并使用螺母从外侧锁紧形成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快拆结构包括第二拉杆螺栓,所述动力泵的输出端平行于动力杆的外周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拉杆螺栓,所述缸体封板上还设有与第二拉杆螺栓相配合的穿孔,第二拉杆螺栓一端与动力泵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穿孔在外侧使用螺母锁紧形成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阀体模块包括与活塞模块内部相连通的内腔,内腔的侧部连通设有多个分支腔,分支腔内壁形成内螺纹,在分支腔内壁螺接设置单向阀芯,根据单向阀芯的设置朝向不同使分支腔分化形成进液口和排液口。

10、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芯包括阀座、阀瓣、支架、弹簧;所述阀座呈圆柱筒形外壁设有外螺纹,阀座一端设有台阶孔、另一端设有支架,所述阀瓣与台阶孔相配合形成密封,弹簧设置在阀瓣与支架之间,阀瓣远离台阶孔一侧于圆心处设有导向杆,导向杆滑动穿过支架中心。

11、进一步的,至少一个分支腔为垂直向上设置该分支腔为进液口,并使单向阀芯的台阶孔背向内腔设置;其他分支腔为排液口并使其单向阀芯的台阶孔朝向内腔设置;所述进液口上连接设有进料斗。

12、进一步的,所述排液口上螺接设有临时闷堵。

13、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泵包括缸体、气动活塞盘、换向阀、气路,所述气动活塞盘滑动连接设置在缸体内,气动活塞盘将缸体内分隔呈两个腔室,所述动力杆与气动活塞盘相连接,所述换向阀与气源端连接,换向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气路连通至两个腔室。

14、进一步的,所述气动活塞盘的直径大于第一活塞的直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此设备为气动动力,活塞推送结构,在舱底工作时不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本质安全。

17、2、动力单元与输送单元及相关模块组件,经模块化设计可进行块速拆分,并且整体结构件皆采用合金材料,重量轻、拆分后,单元体积小转运方便。

18、3、设备经过专业团队的简化设计,集成度高,零件数量少,易于现场的维修保养。

19、4、在舱底抽淤作业时此设备效率达到12m3/h,并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保证了船舶修理的节点周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单元(1)和输送单元(2),动力单元(1)与输送单元(2)均具有连接端,两个连接端之间通过第二快拆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模块(5)包括气缸筒(10)、活塞杆(11)和第一活塞(9),所述第一活塞(9)滑动设置在气缸筒(10)内,气缸筒(10)远离阀体模块(6)一端设有缸体(30)封板(13),活塞杆(11)滑动连接穿过缸体(30)封板(13),活塞杆(11)一端与第一活塞(9)连接,另一端与动力杆(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模块(6)包括阀壳体(14),所述第一快拆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拉杆螺栓(15),所述缸体(30)封板(13)与阀壳体(14)上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16),所述第一拉缸螺栓两端部分别穿过两端贯通孔(16)并使用螺母从外侧锁紧形成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快拆结构包括第二拉杆螺栓(17),所述动力泵(4)的输出端平行于动力杆(3)的外周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拉杆螺栓(17),所述缸体(30)封板(13)上还设有与第二拉杆螺栓(17)相配合的穿孔(18),第二拉杆螺栓(17)一端与动力泵(4)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穿孔(18)在外侧使用螺母锁紧形成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模块(6)包括与活塞模块(5)内部相连通的内腔(19),内腔(19)的侧部连通设有多个分支腔(20),分支腔(20)内壁形成内螺纹,在分支腔(20)内壁螺接设置单向阀芯(21),根据单向阀芯(21)的设置朝向不同使分支腔(20)分化形成进液口(7)和排液口(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芯(21)包括阀座(22)、阀瓣(23)、支架(24)、弹簧(25);所述阀座(22)呈圆柱筒形外壁设有外螺纹,阀座(22)一端设有台阶孔(26)、另一端设有支架(24),所述阀瓣(23)与台阶孔(26)相配合形成密封,弹簧(25)设置在阀瓣(23)与支架(24)之间,阀瓣(23)远离台阶孔(26)一侧于圆心处设有导向杆(27),导向杆(27)滑动穿过支架(24)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分支腔(20)为垂直向上设置该分支腔(20)为进液口(7),并使单向阀芯(21)的台阶孔(26)背向内腔(19)设置;其他分支腔(20)为排液口(8)并使其单向阀芯(21)的台阶孔(26)朝向内腔(19)设置;所述进液口(7)上连接设有进料斗(28)。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8)上螺接设有临时闷堵(29)。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泵(4)包括缸体(30)、气动活塞盘(31)、换向阀(32)、气路(33),所述气动活塞盘(31)滑动连接设置在缸体(30)内,气动活塞盘(31)将缸体(30)内分隔呈两个腔室,所述动力杆(3)与气动活塞盘(31)相连接,所述换向阀(32)与气源端连接,换向阀(3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气路(33)连通至两个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活塞盘(31)的直径大于第一活塞(9)的直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单元(1)和输送单元(2),动力单元(1)与输送单元(2)均具有连接端,两个连接端之间通过第二快拆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模块(5)包括气缸筒(10)、活塞杆(11)和第一活塞(9),所述第一活塞(9)滑动设置在气缸筒(10)内,气缸筒(10)远离阀体模块(6)一端设有缸体(30)封板(13),活塞杆(11)滑动连接穿过缸体(30)封板(13),活塞杆(11)一端与第一活塞(9)连接,另一端与动力杆(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模块(6)包括阀壳体(14),所述第一快拆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拉杆螺栓(15),所述缸体(30)封板(13)与阀壳体(14)上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16),所述第一拉缸螺栓两端部分别穿过两端贯通孔(16)并使用螺母从外侧锁紧形成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快拆结构包括第二拉杆螺栓(17),所述动力泵(4)的输出端平行于动力杆(3)的外周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拉杆螺栓(17),所述缸体(30)封板(13)上还设有与第二拉杆螺栓(17)相配合的穿孔(18),第二拉杆螺栓(17)一端与动力泵(4)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穿孔(18)在外侧使用螺母锁紧形成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舱室沉积物清理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模块(6)包括与活塞模块(5)内部相连通的内腔(19),内腔(19)的侧部连通设有多个分支腔(20),分支腔(20)内壁形成内螺纹,在分支腔(20)内壁螺接设置单向阀芯(21),根据单向阀芯(21)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长林周峰徐卫华张行涛郑会昌袁铁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