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831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造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26)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机身(10)放置到水体中,该机身(10)包括用于收容端件(28)的开口(20),该端件(28)构成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将机身(10)沉降到水体中;以及,将甲板结构(24)连接到机身(10)上来形成半潜水式单元(1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构造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26)的套件,其中,该套件包括包含开口(20)的机身(10),以及甲板结构(24)。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且/或由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套件构成的半潜水式单元(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造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将机身放置到水体中,该机身包括用于收容端件的开口,端件构成侧壁的至少一 部分;-使机身沉降到水体中;以及-将甲板结构连接到机身上来形成半潜水式单元。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构造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的套件,其中,该套件包括 包含开口的机身,以及甲板结构。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该方法和/或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套件构造的半潜水式单元。
技术介绍
当自然资源例如位于海底或湖底处的来源中时,半潜水式单元就特别用于诸如气 和油的自然资源的钻探或生产。此外,半潜水式单元用于海洋上的人员分区开采。多年来,半潜水式单元的尺寸大致在增大,这在构造该单元时会导致各种问题。例 如,世界上如果存在的话,也只有很少干船坞适于容纳其排水量和承载能力满足现代钻探 或生产单元的要求的完整半潜水式单元。此外,半潜水式单元通常设有适于容纳例如钻探 或生产设备的甲板结构,而这种甲板结构通常过重和/或过大而不可由诸如起重机的常规 升降设备来进行升降。此外,在半潜水式单元的领域内,最近较为关注包括侧壁的单元,或甚至更为优选 的是设有界定单元内的封闭区域的外壁的单元,其中,外壁大致构成了该单元的机身。后一 单元可称为环壁型半潜水式单元。当构造具有甲板结构的环壁型半潜水式单元时,现有技术(例如,见 W002/092425)提出了一种构造包括机身结构和自浮式甲板模块的平台结构的方法,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将机身结构沉降到水体中、使甲板模块浮在机身结构的上方,以及使机身结 构与甲板模块相连。上文关于甲板模块的浮动和连接而限定的步骤通常称为配合程序。然 而,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到的是,如'425所提出的那样沉降整个机身结构例如需 要大量压舱水,这是由于机身结构的吃水线面积较大,这就导致了机身结构将受到较大的 负载。此外,当'425的机身结构沉降至甲板结构可连接到机身结构上的位置时,只有小部 分机身结构与静水平面相交,导致机身结构的稳定性较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到的 是,通常期望在配合程序期间避免机身结构的较大负载和较低稳定性。此外,US 6125780公开了一种构造用于环壁型半潜水式单元的机身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四个大致相同的浮力模块,以及将它们附接到彼此上,从而形成环壁 型机身。然而,像'425的情况那样,使用'780的方法获得的机身也将呈现出较大的水线 面面积,因此例如需要大量的压舱水,以便将机身沉降到甲板结构可连接到机身上的位置 处。因此,通过上文可以理解到的是,当构造包括侧壁和/或为环壁型的半潜水式单 元时,就需要改进构造该单元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的方法,其中,没 有一个构成半潜水式单元的部件在构造期间受到过大的负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的方法,该方法确 保该单元的浮动部件在构造期间提供适当高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的方法,该方法减小 了,优选是消除了在半潜水式单元的任何部分中获得较大残余应力的风险。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的方法,该方法在 干船坞和/或码头需要最少的构造时间。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构造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 的方法来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造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将机身放置到水体中,该机身包括用于收容端件的开口,端件构成侧壁的至少一 部分;-使机身沉降到水体中;以及-将甲板结构连接到机身上来形成半潜水式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使端件浮动到开口中,以及-将端件附接到半潜水式单元上。优选的是,如上文提出的方法的最后两个步骤在甲板结构已连接到机身上之后执 行。因此,通过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法,甲板结构与机身的配合就可在机身提供适合 的静水力学特征(如水线面面积和稳定性)时执行。然后,端件插入由此形成的半潜水式 单元中,其中,端件的引入还将有助于机身的静水力学特征,而不会有损上述配合程序。此外,由于机身和甲板结构连接到彼此上,因此优选在端件插入之前形成连续的 单元,例如由机身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之差造成的机身的初始偏斜可减小,或甚至可避 免,这是因为甲板结构通常是具有较高刚度的构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到的是,如果 端件在机身受到初始偏斜时插入和连接到机身上,则这可在整个半潜水式单元的至少一部 分中造成残余应力。这些残余应力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构造方法来减小,或甚至是避免。应当注意的是,将端件附接到半潜水式单元上的步骤不必需要附加的方法步骤, 端件和半潜水式单元依靠端件的插入和具有布置成在端件插入半潜水式单元中时紧固和/ 或锁定的配合机械零件的半潜水式单元即可布置成变为附接到彼此上。还应当注意的是,端件不必需要填充整个开口,而是几个端件可布置成插入相同 开口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端件不必填充开口。此外,端件自身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在甲板结构已连接到机身上之后升高半潜水式单元,以便于端件的浮动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在端件已经插入开口中之后升高 半潜水式单元的步骤,以便可在水体的静水平面上方执行将端件附接到半潜水式单元上的步骤。这确保了端件可借助于诸如干式焊接的常规附接技术附接到半潜水式单元上,干 式焊接例如比湿式焊接(即,在静水面下方的焊接)便宜很多且更为高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外的实施例,端件为有浮力的,以便端件可自浮动进入开 口中,优选将端件牵弓I到开口中。因此,如果端件为自浮动的,则在构造半潜水式单元期间 就可减少,或甚至是消除对诸如驳船的附加浮动构件的需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机身包括至少部分地界定开口的桁架组件,而 将端件附接到半潜水式单元上的步骤继而又包括以下步骤-将端件附接到桁架组件上,以及-通过将密封设备附接到桁架组件上来使桁架组件与环境水密封,该密封设备优 选为包括诸如钢板的板件。如上文所述的桁架组件可向机身提供附加的结构刚度,因此优选的是减小初始偏 斜的风险,而不会大致增大机身的水线面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外的实施例,机身包括用于引导端件进入开口中的引导装 置,且使端件浮动进入开口中的步骤继而就包括使用引导装置引导端件进入开口中的步马聚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将端件附接到半潜水式结构上的步骤继而又包 括将端件附接到机身上和将端件附接到甲板结构上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构造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的套件,其中,该 套件包括-包含开口的机身,以及-甲板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该套件还包括适于构成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的端件,该端 件还适于浮动到开口中和附接到机身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优选实施例,该机身包括用于将端件引导到开口中的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机身包括至少部分地界定开口的桁架组 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另外的实施例,机身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第一浮块和第二浮 块,其中,第一浮块和第二浮块中的各个均适于延伸穿过水体的静水平面,其中,第一浮块 和第二浮块借助于大致横向延伸的桥接设备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造包括侧壁的半潜水式单元(26)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机身(10)放置到水体中,所述机身(10)包括用于收容端件(28)的开口(20),所述端件(28)构成所述侧壁的至少一部分,  -将所述机身(10)沉降到所述水体中,  -将所述甲板结构(24)连接至所述机身(10)以形成半潜水式单元(26),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所述端件(28)浮动到所述开口(20)中,以及-将所述端件(20)附接至所述半潜水式单元(2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E韦斯特雷
申请(专利权)人:GVA咨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