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汽车柴油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13350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轻型汽车柴油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散热器、中冷器和电子扇;所述散热器和中冷器并列成一排,二者由螺栓固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电子扇位于二者之后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结构型式气流阻力大的缺点,增强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和中冷器的中冷效果;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合理的散热器和中冷器模块,既满足整车性能要求,又使得布置紧凑而美观,使整车达到节能、降噪、减排的效果;二者合为一个整体,缩短和简化了管路布置,降低成本,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总布置及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轻型汽车柴油增压中 冷发动机的冷却装置的布置。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趋势,国家环保总局要求2010年7月1日之后我国 全面实行汽车欧四排放。目前柴油发动机为了达到此项标准,需要采用涡轮增压并同时增 加中冷器。但对轻型汽车来说,引擎室空间位置较小,难以理想地布置中冷器。现有方式 是将中冷器置于散热器前端,这种布置方式最主要的缺点是①、汽车前部气流先通过中冷 器,再通过散热器,增大了气流的阻力,影响发动机的冷却效果。②、发动机与中冷器的连接 管路较长,增大了压缩气体到达发动机的行程,造成较大的空气压力损失,影响整车的动力 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轻型柴油汽车上散热器与中冷器布置不理想的状态,本技术提供一 种布置合理、占用空间小的轻型汽车柴油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装置。轻型汽车柴油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中冷器和电子扇,所述散 热器和中冷器并列呈一排设置,二者由螺栓固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电子扇位于二者之后 部。所述散热器和中冷器之间的间隙为15-25毫米。本技术设计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是①、通过分析散热器与中冷器的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轻型汽车柴油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中冷器和电子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和中冷器并列呈一排设置,二者由螺栓固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电子扇位于二者之后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有浩朱志刚吴带迪刘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