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振海专利>正文

热腔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334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腔式散热器,包括吸热体,还包括与吸热体固定连接的中央导热体,设置在中央导热体外壁上的散热鳍片,所述中央导热体内部设有通孔,中央导热体下端与吸热体固定连接,其上端开口上装设有密封盖形成一可抽真空、填充工作液体并有通畅空间的立式腔体,中央导热体的内壁上装设有与材料相配套的毛细结构层,吸热体上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嵌设有高吸附率的毛细结构层。通过工作液的相变将热量迅速及时、有效地扩散出去,具有散热速度快、散热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置于电子产品的发热体上,以吸收、传导并挥散其热能的热腔式散热器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需要及时散热出去,通常需要在该电子元件上装设散热器为其散热,以确保电子元件正常运行。传统的散热器包括一吸热体及设置在该吸热体上的散热鳍片,共吸热体是由铜、铝等热传导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但金属材料的热传导性是受到其材料本身限制的,对于高发热量的电子元件,会产生明显的热阻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影响电子元件运行的稳定性。为了提升散热器的效率,业界亦采用在吸热板上加热管的方法。热管内封入水、乙醇等工作流体,利用工作流体的相变化来提高传热速度。工作时,工作流体在吸热板的吸热区吸热气化到达吸热板的放热区,而后冷却、液化,为使液化后的工作流体能更快回流至吸热板的吸热区。热管腔体周边设置一种毛细结构,毛细结构一般分为粉末烧结毛细结构、网线毛细结构、沟槽毛细结构三种。液化后的工作流体在毛细结构中回流至发热区参与相变化循环。然而,1、工作热体的回流速度及回流受毛细结构渗透性、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在吸热板内的相变化循环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腔式散热器,包括吸热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吸热体固定连接的中央导热体(2),设置在中央导热体(2)外壁上的散热鳍片(3),所述中央导热体(2)内部设有抽真空通孔,中央导热体(2)下端与吸热体(1)固定连接,其上端开口上装设有密封盖(5)形成一可抽真空、填充工作液体的立式腔体(6),中央导热体(2)的内壁上装设有第一种毛细结构层(7),吸热体(1)上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嵌设有第二种毛细结构层(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赵振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