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470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灯盏花素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用灯盏花素与辅料制作成分散片、软胶囊剂或滴丸等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丸、分散片、软胶囊,崩解性好,溶出度佳,解决了溶解性差的灯盏花素生物利用度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实验,选择的制备工艺、使用的辅料种类及用量、比例等;保证其科学、合理、可行;得到的制剂具有有效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防治缺血性和出血型脑血管后遗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灯盏花素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

技术介绍
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细胞外兴奋型氨基酸(EAA)堆积、自由基生产增加、蛋白质激酶C(PKC)的过渡激活或位移激活是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公认的缺血导致脑损伤或神经细胞凋亡的4大因素,因此,能防止血栓形成、溶解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凝集、加快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抑制PKC过渡激活或位移激活、抑制EAA氨基酸细胞外堆积和细胞内钙超载,防止氧自由基生成增加的药物都能防止缺血性脑神经功能受损和神经细胞凋亡。灯盏花素正是目前上述功能较全面的药物,因而已成为防治缺血性和出血型脑血管后遗症的首选药物。灯盏花素系中药灯盏细辛(菊科植物短亭飞蓬)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为灯盏花甲素和乙素的混合物,主要含灯盏花乙素,其化学学名为4,5,6-三羟基黄酮-7葡萄糖醛酸苷。灯盏花素自上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以来,许多专利技术人及药品企业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治疗的产品;如已上市的灯盏花素片和注射液,但是片剂的剂型落后,产品质量不够理想,剂型品种不够丰富,适用人群范围窄,服用次数多,生物利用度低、药物稳定性不理想;注射液使用条件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盏花素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是由灯盏花素10~50份与辅料制作成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盏花素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是由灯盏花素10~50份与辅料制作成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盏花素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灯盏花素10~50g与辅料制作成1000片或粒的分散片、软胶囊剂或滴丸制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盏花素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分散片剂这样制备取灯盏花素,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3∶2的微晶纤维素,过60目筛充分混匀,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润湿剂制成软材,采用挤出-滚圆造粒机,挤出转速30r·min-1,,滚圆5min,滚圆转速650r·min-1,制得微丸,于50℃烘12小时,取出,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2∶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按药物∶辅料比例为2∶1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过5号筛,用5%PVP醇溶液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60℃烘干,2号筛整粒,同时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1∶2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匀后压片,即得。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霞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云岩西创药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