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上层建筑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5586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船舶上层建筑减振结构,包括船体和与船体连接的上层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与上层建筑之间分布设置有多个减振器;减振器与船体和与上层建筑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上分别设置有上垫板和下垫板,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设置有弹簧组,在上垫板上固定连接有内侧壁,下垫板上固定连接有外侧壁,内侧壁套在外侧壁内,且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留有横向间隙,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在纵向上还为弹簧组留有压缩余量。它具有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降低船舶在运行时上层建筑所承受的振动与噪音,改善船舶上层建筑内工作人员舒适程度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Vibration damping structure of Ship Super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ip superstructure vibra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hull and superstructure and hull connec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shock absor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ull and superstructure; a rubber layer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damper and the hull and superstructur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rubber layer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between the upper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group, in the upper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lower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ateral wall, medial wall in lateral wall, lateral gap between the left and the medial wall and lateral wall between the inner wall and the lateral wall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lso is the spring group left margin compress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rtful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design, and can reduce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of the superstructure when the ship is in 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degree of the staff in the upper building of the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上层建筑与船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尤其是一种可以有 效的降低上层建筑的振动水平与噪音等级,改善船舶上层建筑舱室内人员舒适程度的减振 结构。
技术介绍
船舶一般由船体与设置在船体上的上层建筑组成,上层建筑内是供船上人员休 息、工作和活动的区域。如今的船体与上层建筑时间多为焊接固定,这种结构形式对于强 度与施工的角度来说益处较大,但是船体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与噪音都会传播到上层建筑 内,对其内的人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船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巧妙,设计合 理,能够降低船舶在运行时上层建筑所承受的振动与噪音,改善船舶上层建筑内工作人员 舒适程度的减振结构。本技术的具体解决方案是一种船舶上层建筑减振结构,包括船体1和与船 体1连接的上层建筑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1与上层建筑2之间分布设置有多个减振3 ο所述的减振器3与船体1、减振器3与上层建筑2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层4,橡胶层4 上分别设置有上垫板5和下垫板6,在上垫板5和下垫板6之间设置有弹簧组7,在上垫板 5上固定连接有内侧壁8,下垫板6上固定连接有外侧壁9,内侧壁8套在外侧壁9内,且内 侧壁8与外侧壁9之间留有横向间隙,内侧壁8与外侧壁9之间在纵向上还为弹簧组7留有压缩余量。所述的弹簧组7由多个垂向弹簧10和倾斜弹簧11组成,倾斜弹簧11圆周均布在 垂向弹簧10的周围,倾斜弹簧11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α,且0° < α < 20°。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设置有本种结构形式减振结构的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船体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在向上层建筑传播的过程中,设置在船体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多个减振器可以将振动和噪音 吸收,使上层建筑的结构始终保持稳定,降低噪音污染。本减振结构特别适合于设置在铝合 金上层建筑船舶上。综上所述,所述的船舶上层建筑减振结构具有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 船舶制造、运输行业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减振器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减振器部分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船舶上 层建筑减振结构,包括船体1,在船体1上设置有上层建筑2,在上层建筑2与船体1之间, 设置有多个减振器3,根据上层建筑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减振器3的数量和具体安装位置; 在减振器3与船体1之间,减振器3与上层建筑2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层4,可用于吸收一部 分的振动和噪音,在橡胶层4上还固定设置有上垫板5和下垫板6,在上垫板5与下垫板6 之间设置有弹簧组7,使上垫板5与下垫板6分离开,这样由多个减振器3支撑的上层建筑 2便会以整体悬浮的状态与船体1连接;在上垫板5上固定连接有内侧壁8,下垫板6上固 定连接有外侧壁9,而内侧壁8套在外侧壁9内部,并且在内侧壁8与外侧壁9之间留有横 向间隙,为二者发生相对位移留出余量;内侧壁8与外侧壁9之间在纵向上同样留有间隙, 为弹簧组7留出压缩余量;弹簧组7由多个垂向弹簧10和倾斜弹簧组成,倾斜弹簧11圆周 分布在垂向弹簧10的周围,并且倾斜弹簧11与垂直方向存在一个倾角α,倾角α的角度 范围是0° < α < 20° ;倾斜弹簧11的存在可以让上层建筑2与船体1之间发生水平方向 位移后,自行复位。安装了本种结构形式船舶上层建筑减振结构的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船体1会产生 振动,这种振动还会产生噪音,振动在向上传播的过程中,首先传播到多个减振器3上,弹 簧组7受到振动后被压缩,上层建筑2与船体1之间发生纵向位移;同时由于倾斜弹簧11 的存在,并且倾斜弹簧11在平面上圆周分布,因此当上层建筑2与船体1发生横向位移时, 倾斜弹簧11被压缩(或被拉伸),将振动吸收。这种结构的弹簧组7可以保证当船体1与上层建筑2发生相对位移时,所产生的 振动与噪音被吸收,并且当位移后,在弹簧组7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船舶上层建筑减振结构,包括船体(1)和与船体(1)连接的上层建筑(2),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船体(1)与上层建筑(2)之间分布设置有多个减振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上层建筑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器(3)与船 体(1)、减振器(3)与上层建筑(2)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层(4),橡胶层(4)上分别设置有上垫 板(5 )和下垫板(6 ),在上垫板(5 )和下垫板(6 )之间设置有弹簧组(7 ),在上垫板(5 )上固 定连接有内侧壁(8),下垫板(6)上固定连接有外侧壁(9),内侧壁(8)套在外侧壁(9)内, 且内侧壁(8 )与外侧壁(9 )之间留有横向间隙,内侧壁(8 )与外侧壁(9 )之间在纵向上还为 弹簧组(7)留有压缩余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上层建筑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组(7)由多 个垂向弹簧(10)和倾斜弹簧(11)组成,倾斜弹簧(11)圆周均布在垂向弹簧(10)的周围, 倾斜弹簧(11)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α,且0°< α <2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船舶上层建筑减振结构,包括船体和与船体连接的上层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与上层建筑之间分布设置有多个减振器;减振器与船体和与上层建筑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上分别设置有上垫板和下垫板,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设置有弹簧组,在上垫板上固定连接有内侧壁,下垫板上固定连接有外侧壁,内侧壁套在外侧壁内,且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留有横向间隙,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在纵向上还为弹簧组留有压缩余量。它具有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降低船舶在运行时上层建筑所承受的振动与噪音,改善船舶上层建筑内工作人员舒适程度等优点。文档编号B63B15/00GK201932331SQ201120032928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苗伟明 申请人:展翔海事(大连)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上层建筑减振结构,包括船体(1)和与船体(1)连接的上层建筑(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1)与上层建筑(2)之间分布设置有多个减振器(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展翔海事大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