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双烯醇酮醋酸酯合成黄体酮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05862 阅读:1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双烯醇酮醋酸酯合成黄体酮的工艺方法,该方法一是在氢化反应过程中,采用低温氢化,氢化反应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0-15℃,氢化反应时间2-3小时;二是将氢化液直接采用氢氧化钠在低温下水解,水解温度控制在15-20℃,水解反应时间为1.5-2小时;三是在沃氏氧化物水汽冲馏完毕,离心甩干,即得黄体酮粗品,再将粗品溶于温热的乙醇中,加入活性氧化铝与活性白土,加热回流,过滤,滤液冷却后甩干,干燥,即得精品黄体酮,产品含量达到99.3%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经改进后使黄体酮收率比国内先进水平65%提高了4个百分点,收率达到69%,主杂质在0.3%以下,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药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是由双烯醇酮醋酸酯合成黄 体酮的工艺方法。㈡现有技术目前,生产黄体酮的传统工艺,是以双烯醇酮醋酸酯为原料,经氢化、 浓缩、水解、浓缩结晶、过滤、水洗、干燥,即得孕烯醇酮;再进行沃氏氧化、冲馏、甩干,再用 石油醚浸泡进行预处理,再次甩干,得黄体酮粗品,首先进行第一次精制用乙醇溶解,用活 性炭脱色,过滤,浓缩,冷却,结晶,甩滤,然后进行第二次精制,用乙醇将滤饼进行加热溶 解,过滤,浓缩,冷却,结晶,甩滤,得黄体酮精品,进行分析检测,若合格,则可直接入库;若 不合格,则需进行第三次精制,再次用乙醇将其加热溶解,冷却结晶,方可得黄体酮精品。上 述工艺中在对双烯醇酮醋酸酯进行氢化反应时,采用乙醇作为溶剂,利用活性镍作为催化 剂,在34-36°C温度条件下反应3. 5小时;后来有的生产厂家将温度提高到50士3°C,反应 5小时;在水解工序时,将氢化液中的乙醇浓缩近干,加入甲醇将氢化物进行溶解,加入碳 酸钾溶液,在回流状态进行水解,温度大约为60-65°C,即采用高温的方式进行水解;这种 氢化水解反应条件会产生诸多不利结果,即氢化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双烯醇酮醋酸酯合成黄体酮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a、氢化水解先在氢化罐中加入乙醇总量2/9的乙醇溶液,在氮气保护下投入活性镍,再将双烯醇酮醋酸酯与余量的乙醇混合后抽入氢化罐中,将罐内温度升至60±5℃,溶解30分钟以上,用氢气将罐内空气置换干净,再降温,控制温度在10-15℃之间通氢反应2-3小时,沉降,将上清液抽入水解反应罐,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滴加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滴加完毕,保温在1.5-2小时,用冰醋酸回调至PH=7.0,进行减压浓缩,回收乙醇,直至把乙醇浓缩近干,出料,冷却至5℃以下离心甩干,用温水洗至无明显泡沬,再离心甩干,送入烘箱烘干,即得孕烯醇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南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芳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