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防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5773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防眩板。主要解决了一般防眩板为不透明材料制成,通透性不好,缩小了司机的视野,影响车辆对对向车道的通视,对驾驶行车有压迫感的问题,其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为透明或半透明体的等截面板体,在主板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中间宽度要大于两端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白天时,通透性好,方便观察对向车道的交通情况,并且无压迫感;在夜晚时,车辆灯光照射到防眩板上,光路折射后,产生晶莹剔透的效果,并且不会使驾驶员产生眩晕感;光线经过防眩板折射后产生大角度转向,一部分照射到下一个防眩板上,一部分照射到驾驶员的侧方,大大减小了对驾驶员的影响;节省了制造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地遮挡对向车 辆前照灯的眩光,也满足横向通视好、能看到斜前方的要求的光学防眩板
技术介绍
按照行业标准JTJ 074-94的要求,防眩设施既要有效地遮挡对向车辆前照灯的 眩光,也应满足横向通视好、能看到斜前方,并对驾驶员心理影响小的要求。若采用完全 遮光,反而缩小了司机的视野,影响巡逻管理车辆对对向车道的通视,且对驾驶行车有压迫 感。同时,无论白天或黑夜,对向车道的交通情况是行车的重要参照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是驾驶员在夜间能通过对向车前照灯的光线判断两车的纵向距离,使其注意调整行驶状 态。我国目前普通的防眩板大都采用塑料材料模压成型,并且都为深色不透明的材料,具有 通透性不好的缺点。如授权公告号为CN2245077Y,名称为防眩板的中国技术专利,其 由主板体和支撑体组成,该主板体为局部加厚的实心薄板,通过与主板体一体制成的支撑 体安装在公路中央分隔带上。该防眩板采用完全遮光形式,虽然防止了夜间对向行驶车辆 前照灯对驾驶员的影响,但具有上述的缺点,缩小了司机的视野,影响车辆对对向车道的通 视,且对驾驶行车有压迫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了一般防眩板为不透明材料制成,通透性不好,缩小了司机 的视野,影响车辆对对向车道的通视,对驾驶行车有压迫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 遮挡对向车辆前照灯的眩光,也应满足横向通视好、能看到斜前方的要求的光学防眩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防眩板,包括主板体, 所述主板体为透明或半透明体的等截面板体,在主板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中 间宽度要大于两端宽度。本技术为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防眩板,主板体为透明或 半透明材料制成,主板体内设有空腔,空腔的形状使得空腔与主板体表面之间部分就能形 成类似三棱镜区域。入射光线在经过主板体时,产生折射的效果,使入射光线发生大角度的 转向,一部分光线经过折射照射到下一个防眩板上,还有一部分光线照射到驾驶员的侧方, 当驾驶员经过此处时,这部分光线已对驾驶员没有影响。另外灯光照射在防眩板上,光线经 折射后,产生晶莹剔透的效果,不会使驾驶员产生眩晕感。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板体为中间厚两端薄形状、中间薄两端厚形状或等厚 形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板体内的空腔为菱形。菱形空腔使入射光线在经过主 板体时,产生两次类似三棱镜的折射效果,使入射光线发生大角度的转向。当光线经过两个 类似倒置三棱镜的区域时,光线两次折射会产生大角度转向,从而折射到下一个防眩板上, 甚至折射至入射光线的这一侧。当光线经过两个类似正置三棱镜的区域时,光线两次折射 会产生大角度转向,照射到驾驶员的侧方。设置空腔还起到了节省材料的作用。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板体内的空腔为梭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板体内的空腔为鼓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主板体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对防眩板的安装。本技术的优点是1.在白天时,通透性好,方便观察对向车道的交通情况,并 且无压迫感;2.在夜晚时,车辆灯光照射到防眩板上,光路折射后,产生晶莹剔透的效果, 并且不会使驾驶员产生眩晕感;3.光线经过防眩板折射后产生大角度转向,一部分照射到 下一个防眩板上,一部分照射到驾驶员的侧方,大大减小了对驾驶员的影响;4.节省了制 造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在应用中的一种光路模拟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主板体的第二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主板体的第三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主板体的第四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主板体的第五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光学防眩板,如图1所示,具有一个主板体1,该主板体为半透明的 等截面板体,其为塑料等截面挤出成型。主板体的中间要厚于两端,形成一梭子形状,在主 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空腔2,如图2所示,该空腔为菱形状,这使得空腔与主板体两面之 间形成有类似的反置三棱镜区域5和正置三棱镜区域4。如图1所示,在主板体上还设置有 两个用于安装固定的安装孔3。如图3所示,图中采用的为实施例1中的防眩板,在光线照射时,一部分光线照射 到防眩板上方,会被该防眩板后面的防眩板挡住,光线照射到无棱镜效果的实体处时,产生 类似凸透镜的折射效果,光线收拢后照射到下一个防眩板上;当光线经过两个类似倒置三 棱镜区域5时,光线两次折射会产生大角度转向,从而折射到下一个防眩板上,甚至折射到 入射光线的这一侧;当光线经过两个类似正置三棱镜区域4时,光线两次折射会产生大角 度转向,照射到驾驶员的侧方,当驾驶员经过此处时,此部分光线已对驾驶员没有影响了。主板体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如中间薄两边厚状或等厚状,空腔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其为中间宽两端窄的形状,如梭形或鼓形。主板体的形状和空腔的形状可以进行相互组合 形成多种结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光学防眩板,如图4所示,具有一个主板体1,主板体为半透明的等 截面板体,为塑料等截面挤出成型。主板体的两端要厚于中间,在主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 空腔2,该空腔为菱形状,这使得空腔与主板两面之间形成有类似的反置三棱镜区域5和正 置三棱镜区域4。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光学防眩板,如图5所示,具有一个主板体1,主板体为半透明的等 截面板体,为塑料等截面挤出成型。主板体为等厚状,在主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空腔2,该 空腔为菱形状,这使得空腔与主板两面之间形成有类似的反置三棱镜区域5和正置三棱镜 区域4。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一种光学防眩板,如图6所示,具有一个主板体1,主板体为半透明的等 截面板体,为塑料等截面挤出成型。主板体的中间要厚于两端,在主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 空腔2,该空腔为梭形,这使得空腔与主板两面之间形成有类似的反置三棱镜区域5和正置 三棱镜区域4。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一种光学防眩板,如图7所示,具有一个主板体1,主板体为半透明的等 截面板体,为塑料等截面挤出成型。主板体的中间要厚于两端,在主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 空腔2,该空腔为鼓形,这使得空腔与主板两面之间形成有类似的反置三棱镜区域5和正置 三棱镜区域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主板体、空腔、安装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 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 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光学防眩板,包括主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1)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等截 面板体,在主板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所述空腔的中间宽度要大于两端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防眩板,其特征是所述主板体(1)为中间厚两端薄 形状、中间薄两端厚形状或等厚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防眩板,其特征是所述主板体(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防眩板,包括主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1)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等截面板体,在主板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所述空腔的中间宽度要大于两端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物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