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分散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4593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清分散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以黄连、大黄、黄芩为原料,制备一清提取物的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制成3分钟内可完全崩解且达到均匀分散状态的一清分散片,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咯血,衄血,痔血等症;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并具有遇水能快速崩解,溶解成香、甜的溶液,更易为病人接受和服用,且携带使用更为方便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优选的辅料能使得一清分散片崩解更为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成药分散片
,尤其涉及一种一清的分散片。
技术介绍
分散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药物新剂型,一清类已有多种剂型,原剂型之一的一清为颗粒已列入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清颗粒的溶出慢,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不高。相比普通片而言,分散片要求在崩解介质的温度在20±1℃中,崩解时限小于3分钟,崩解后的颗粒应全部通过2号筛。药物具有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等优点,可吞服、咀嚼、含吮或用水分散后服用,尤其适合老人和吞服困难的患者服用。与液体制剂相比,分散片具有药物稳定性好,包装、运输、贮藏方便的优点。为此可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将其剂型改为既可口服,又可迅速分散于水中形成香甜可口溶液的分散片。实际上崩解完毕并不能代表药物能很好的吸收,药物需有好的溶出度才能有好的生物利用度高。分散片的溶出度指标是考察分散片性能的重要指标。相对而言,CMS-Na、LS-HPC、PVPP、CCMC-Na对崩解的贡献更突出,微晶纤维素对崩解的贡献不明显,而微晶纤维素对分散性、溶出度的贡献更突出。当需要良好的分散性、溶出度时,需要加大量的微晶纤维素等物质。例如《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法筛选独一味分散片制备工艺》/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0).-760-763记载的独一味分散片的辅料为12%PVPP为崩解剂、14%预胶化淀粉为溶胀剂、3%微粉硅胶为润滑剂和助流剂、45%微晶纤维素MCC为填充剂。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分散片崩解时间为20.6s,木犀草苷溶出的t80为1.68min,分散片混悬后的混悬系数为0.0689。另据该文章的第763页右侧的第二段的记载,微晶纤维素MCC在40%、45%、55%范围内波动,都对崩解的时间无显著影响。大幅度加微晶纤维素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独一味有效成分溶出度。传统的最有效的分散片崩解剂是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S-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它们之间的组合需要满足温度在20±1℃中,崩解时限小于3分钟,崩解后的颗粒应全部通过2号筛的要求。CMS-Na、LS-HPC、PVPP、CCMC-Na的崩解效率总体高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药物。CMS-Na、LS-HPC、PVPP、CCMC-Na的崩解原理主要是吸水后体积大幅度溶胀,从而将分散片崩开。西药分散片与中药分散片的区别在于中药分散片的产业化难度更高,这是因为中药服用量大,西药主药服用量小,西药主药一般在整个分散片的总重的20%以下,很多的在10%以下,例如“CN03137976.1尼群地平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例1记载分散片组成尼群地平10毫克和药物辅剂150毫克。“CN200410012867.5阿德福韦酯分散片及制备方法”的实施例1、2、3记载分散片组成阿德福韦酯4.2-8.7%,余量的药物辅剂。其他西药分散片专利报道都有类似的记载。而中药分散片为了保证疗效,其中药主药一般在整个分散片的总重的20%以上,“CN 200410014092.5一种更适合儿童、老人的金莲花新制剂-金莲花分散片”的实施例4记载分散片组成333克金莲花提取物,612.5克药物辅剂。“CN 200410074528.X益脉康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的最佳实施例记载分散片组成灯盏细辛浸膏160g,乳糖120g,微晶纤维素150g,低取代羟丙纤维素90g,交联聚维酮60g,甜菊素、微粉硅胶、硬脂酸镁少量,药物辅剂共计约420g。其他中药分散片专利报道都有类似的记载。绝大多数中药分散片中主药比例都高达30-50%左右,依靠剩余的药物辅剂来保证3分钟快速崩解,并保持相当的溶出度是非常不容易的,加上中药提取物大多含有果胶、多糖等大分子物质在中药分散片崩解时黏附在表面,对药物崩解和溶出造成负面影响。综上所述,绝大多数中药分散片因(1)中药主药比例含量高,(2)果胶、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的黏附,导致中药分散片崩解速度较难达到控制在3分钟内的要求,比西药分散片更难产业化。在已报道的产业化的西药分散片品种较多,但产业化的中药分散片品种非常少。因此改造现有的中药品种使之成为分散片的形式,择优选择效率更高的辅料组合,更快的完成崩解,以便获得更好的药物生物利用度有一定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清分散片,方便服用以更好的满足医疗需要。本专利技术还添加了蔗糖脂肪酸酯、吐温-80用于增加中药药物崩解度。本专利技术添加少量的HLB=15-16蔗糖脂肪酸酯来进一步提高崩解度。少量的HLB=15-16蔗糖脂肪酸酯可以缩短约数十秒的崩解时间,可以减轻单纯依靠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S-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完成崩解的压力,使得中药分散片的设计回旋余地更大,有利于设计得到更合理的分散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下列一种一清分散片,该分散片的成分包括一清提取物、辅料;辅料包括崩解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矫味剂,一清提取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连120-200、大黄460-540、黄芩210-290。一清分散片,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连165、大黄500、黄芩250。一清分散片,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一清提取物10-80份,崩解剂10-50份,填充剂0-30份,粘合剂0-10份,润滑剂0-8份,矫味剂0-5份。一清分散片,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一清提取物10-40份,崩解剂10-50份,填充剂0-30份,粘合剂0-10份,润滑剂0-8份,矫味剂0-5份。分散片的关键是其在水中的崩解速度,所以药片中的崩解体系的选择非常重要,本专利技术选取的崩解剂是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S-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填充剂是用以增加分散片的重量和体积,利于成型和分剂量,本专利技术选取的填充剂是乳糖、甘露醇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润滑剂是为能顺利加料和出片、使片剂光滑美观的药用辅料,本专利技术选取的润滑剂是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硬脂酸钙、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镁、二氧化硅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矫味剂为阿斯巴甜、甘草甜素、柠檬酸、香兰素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粘合剂是便于湿法制粒和压片粘合的药用辅料,本专利技术的分散片的粘合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分散片,还包括蔗糖脂肪酸酯、吐温-80,添加量为重量配比的HLB=15-16的蔗糖脂肪酸酯0.5-2.5份、吐温-80 0-0.5份。本专利技术的分散片,添加的蔗糖脂肪酸酯的型号为P-1570或P-1670或LWA-1570。为了保证主药的稳定,还可以添加适量抗氧化剂等。一清分散片,按下列具体步骤获得黄连、大黄、黄芩以上三味,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70℃),喷雾干燥,粉碎得到一清提取物的细粉,按等量递加法将一清提取物的细粉与填充剂、崩解剂的混合物混匀,过80目筛;混匀后的物料置适当容器中,加入粘合剂,用水或乙醇适量溶解,制成软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清分散片,其特征在于该分散片的成分包括一清提取物、辅料;辅料包括崩解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矫味剂,一清提取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连120-200、大黄460-540、黄芩210-2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清分散片,其特征在于该分散片的成分包括一清提取物、辅料;辅料包括崩解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矫味剂,一清提取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连120-200、大黄460-540、黄芩210-29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清分散片,其特征在于一清提取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连165、大黄500、黄芩25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清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一清提取物10-80份,崩解剂10-50份,填充剂0-30份,粘合剂0-10份,润滑剂0-8份,矫味剂0-5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清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分重量配比为一清提取物10-40份,崩解剂10-50份,填充剂0-30份,粘合剂0-10份,润滑剂0-8份,矫味剂0-5份。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清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崩解剂是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健王跃生吕爱平饶毅王金钱游剑张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