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副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0607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副气囊,由盖板(1)和副气囊模块(2)组装而成,所述副气囊模块(2)装在所述盖板(1)内,所述盖板(1)四周面设置有卡扣(1b),所述副气囊模块(2)前后两侧设置有横向挂钩(2a),所述挂钩(2a)的勾头朝下,所述盖板(1)前后两侧在对应所述挂钩(2a)位置处设置有矩形孔(1a),所述挂钩(2a)从所述矩形孔(1a)中伸出,所述矩形孔(1a)下边缘与所述挂钩(2a)在纵向上留有间隙L。副气囊模块的挂钩活动地挂接在盖板的矩形孔内,安装方便快捷,当通过螺栓将副气囊模块拧紧到仪表管梁时,避免了盖板下沉而影响盖板与仪表面板的配合美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汽车上的配件-一副气囊,具体地讲,是组成副气囊的副气囊 模块和盖板之间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力帆LF7162车型的副气囊,由副气囊模块和盖板组装而成,再将副气囊安装到仪 表面板上。在装配过程中,现场装配人员反应副气囊安装后,盖板与仪表面板配合不好,间 隙及面差无法保证。图7所示为盖板(11),其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三个铆钉孔(11a),四周设置有卡扣 (lib);图8为副气囊模块(12),其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三个铆钉孔(12a)与盖板(11)上的铆 钉孔(Ila)位置相对应。如图9、图10所示,副气囊模块(12)装在盖板(11)内,通过对应设 置的铆钉孔将两者铆接在一起,组装成副气囊;副气囊首先通过盖板(11)上的卡扣(lib) 与仪表面板(3)扣合,副气囊模块(12)再通过螺栓(5)连接在仪表管梁(4)上。当螺栓(5) 拧紧后,副气囊模块(12)下沉,连带盖板(11) 一同下沉或移动,导致与仪表面板(3)配合不 好,影响整车车内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且与仪表面板配合较好 的汽车副气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副气囊,由盖板(1)和副气囊模块 (2)组装而成,所述副气囊模块(2)装在所述盖板(1)内,所述盖板(1)四周面设置有卡扣 (lb),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气囊模块(2)前后两侧设置有横向挂钩(2a),所述挂钩(2a)的 勾头朝下,所述盖板(1)前后两侧在对应所述挂钩(2a)位置处设置有矩形孔(Ia),所述挂 钩(2a)从所述矩形孔(la)中伸出,所述矩形孔(la)下边缘与所述挂钩(2a)在纵向上留有 间隙L。盖板与副气囊模块之间通过挂钩与矩形孔卡接组装成副气囊,组装起来非常方 便。当通过螺栓将副气囊模块拧紧到仪表管梁时,副气囊模块会下沉,但由于挂钩与矩形孔 边缘之间在纵向上留有间隙L,挂钩能在矩形孔内下沉而不会引起盖板下沉,不会影响盖板 与仪表面板的配合美观。所述盖板(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加强筋(lc)。由于气囊起爆过程中, 对盖板有较大的向上冲击力,在盖板上加孔后强度必然降低,通过增加加强筋来增加盖板强度。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所述矩形孔(Ia)下边缘与所述挂钩(2a)在纵向上所 留的间隙L为3 5mm。所述副气囊模块(2)前后两侧设置的挂钩(2a)各为七个且同排设置,所述盖板 (1)前后两侧对应设置的矩形孔(Ia)各为七个且同排设置。该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盖板与副气囊模块之间通过挂接安装,只需将气囊模块的挂钩挂入盖板的矩形 孔即可,方便快捷;2)能较好地保证副气囊与仪表面板之间配合,使车内美观大方;3)盖板采用矩形孔+加强筋的方式,既保证了功能,又加大了强度,节约了成本, 减轻了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盖板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副气囊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与仪表管梁、仪表面板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的B—B剖面图。图6是图3的左视图。图7是
技术介绍
中的盖板示意图。图8是
技术介绍
中的副气囊模块示意图。图9是
技术介绍
中的汽车副气囊与仪表管梁、仪表面板的组装示意图图10是图9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为组成汽车副气囊的盖板1,盖板1为空心腔体,上部为光滑板面,下部为 空,四周面设置有若干卡扣lb,其结构与现有盖板1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盖板1前后两 侧设置有矩形孔la。图2所示为组成汽车副气囊的副气囊模块2,副气囊模块2的外形与盖板1腔体形 状对应,以使副气囊模块2能从盖板1的底部装入盖板1内,其结构与现有副气囊模块2结 构相同。不同点在于副气囊模块2前后两侧设置有横向挂钩加,为防止副气囊模块2从 盖板1的下部窜出,挂钩加的勾头方向朝下。如图3所示,由盖板1与副气囊模块2组装成汽车副气囊,副气囊模块2装在盖板 1内。盖板1前后两侧设置的矩形孔Ia与副气囊模块2上的挂钩加位置对应,数量相等。如图3、图4、图5所示,安装时,挂钩加从矩形孔Ia中伸出,将副气囊模块2挂接 在盖板1内。如图5所示,矩形孔Ia的长度大于挂钩加的厚度,挂钩加的下边缘与挂钩 2a在纵向上留有间隙L,副气囊模块2通过挂钩加活动地挂接在盖板1内。如图3、图6所示,汽车副气囊通过盖板1上的卡扣Ib与仪表面板3扣合,通过副 气囊模块2与仪表管梁5连接。首先,盖板1扣接在仪表面板3上,再通过螺栓5将副气囊 模块2连接到仪表管梁4上。当螺栓5拧紧后,副气囊模块2下沉,由于挂钩加的下边缘 与挂钩加在纵向上留有间隙L,不会连带盖板1 一同下沉或移动,也不会影响到盖板1与仪 表面板3的配合。为更好地保证盖板1的强度,如图3、图4所示,在盖板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纵向延4伸的加强筋lc,盖板1的每个矩形孔Ia两侧均设置加强筋lc。 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如图5所示,矩形孔Ia下边缘与挂钩2a在纵向上所留 的间隙L设置为3 5mm,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保证两者安装后的美观。副气囊模块2 前后两侧设置的挂钩2a数量不限,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七个,盖板1前后两侧的矩形孔Ia 对应设置;前后两侧的挂钩2a及矩形孔Ia均为同排设置,更方便安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副气囊,由盖板(1)和副气囊模块(2)组装而成,所述副气囊模块(2)装在 所述盖板(1)内,所述盖板(1)四周面设置有卡扣(lb),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气囊模块(2)前 后两侧设置有横向挂钩(2a),所述挂钩(2a)的勾头朝下,所述盖板(1)前后两侧在对应所 述挂钩(2a)位置处设置有矩形孔(Ia),所述挂钩(2a)从所述矩形孔(Ia)中伸出,所述矩 形孔(Ia)下边缘与所述挂钩(2a)在纵向上留有间隙L。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纵 向延伸的加强筋(lc)。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孔(Ia)下边缘与所述挂 钩(2a)在纵向上所留的间隙L为3 5mm。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汽车副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气囊模块(2)前后两侧 设置的挂钩(2a)各为七个且同排设置,所述盖板(1)前后两侧对应设置的矩形孔(Ia)各为 七个且同排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副气囊,由盖板(1)和副气囊模块(2)组装而成,所述副气囊模块(2)装在所述盖板(1)内,所述盖板(1)四周面设置有卡扣(1b),所述副气囊模块(2)前后两侧设置有横向挂钩(2a),所述挂钩(2a)的勾头朝下,所述盖板(1)前后两侧在对应所述挂钩(2a)位置处设置有矩形孔(1a),所述挂钩(2a)从所述矩形孔(1a)中伸出,所述矩形孔(1a)下边缘与所述挂钩(2a)在纵向上留有间隙L。副气囊模块的挂钩活动地挂接在盖板的矩形孔内,安装方便快捷,当通过螺栓将副气囊模块拧紧到仪表管梁时,避免了盖板下沉而影响盖板与仪表面板的配合美观。文档编号B60R21/205GK201856726SQ20102061091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傅志婷, 殷军, 秦学文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副气囊,由盖板(1)和副气囊模块(2)组装而成,所述副气囊模块(2)装在所述盖板(1)内,所述盖板(1)四周面设置有卡扣(1b),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气囊模块(2)前后两侧设置有横向挂钩(2a), 所述挂钩(2a)的勾头朝下,所述盖板(1)前后两侧在对应所述挂钩(2a)位置处设置有矩形孔(1a),所述挂钩(2a)从所述矩形孔(1a)中伸出,所述矩形孔(1a)下边缘与所述挂钩(2a)在纵向上留有间隙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志婷殷军秦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