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4436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时间上能够可变地调节的光密度 的发光装置。这通过导电的印制导线(320)来实现,这些印制导线被施 加在第一电极面(300)上。印制导线(320)在时间上可变地通过不同大 小的电流来激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功能层。本专利申请要求德国专利申请10 2006 044 852.9和10 2006 052 029.7 的优先权,其公开内^ii过引用结合于此。发光装置譬如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表现出由其平坦的结构所确 定的平面的、通常朗伯特的辐射轮廓。例如由这些平坦的发光装置可以组 成大面积的照明单元(面板)。均匀的照射面会引M人眼的刺激,因为 失去了空间深度或者光感显得单调。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针对发光装置提出 一种减小上述缺点的可能性。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来解决。特别有利的扩展 方案和其他发光装置是其他权利要求的主题。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中,4吏用导电的印制导线,这 些导电的印制导线与至少一个电极面电接触。导电的印制导线与发光装置的电极面组合并且通过时间上可变的电 流和/或通过不同大小的电流来激励。由此,获得了具有时间上可变地调 节的光密度的发光装置。该装置具有衬底,在该衬底上施加有第一电极面。 至少两个导电的印制导线位于第一电极面上,所述印制导线与第一电极面 电接触。在导电的印制导线上存在至少一个发光功能层,并且其上存在第 二电极面。所述至少两个导电的印制导线在此被设计为使得其可以通过时 间上可变的和/或不同大小的电流来激励,其中得到变化的光密度。通过 所施加的电流的脉冲形状、15t^、高度和节拍,可以利用现有的、光密度 与照明的动态变化的非线性关系。各自的电子激励允许与所希望的生动性 相匹配。照明的生动性或活力可以通过亮度的局部波动而产生。该波动可以局 部静态或者动态地引起。由此眼睛可以分辨空间深度并且附加地感受空间 照明的活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具有可变的激励的发光装置也可 以是OLED,优选是大面积的OLED。OLED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面,所述电极面可以作为阴极和阳极来连 接,在所述电极面之间存在至少一个有机的功能层,该层例如可以包含发 射层、电子输送层和空穴输送层。在施加电压的情况下,电子从阴极而正 电荷(所谓的空穴)从阳极被注入到发射层。通it^发射层中电荷的复合 而产生光。有利地,所述至少两个导电的印制导线在此间隔5jim到10cm地, 优选间隔500nm到lcm地设置在电极面上,必要时也以不同的长度来设 置。它们可以彼此分离地电激励。对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的扩展方案 中,印制导线导电地与电源连接,其中电源的输出信号可以被调节到针对 每个印制导线特定的调制频率上。该调制频率有利地为200Hz之下,优 选为100Hz之下。统计上波动的频率和/或幅度也是可i殳想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改进方案,印制导线具有用于接触电源的电端子, 其中这些端子可以在印制导线的不同的端部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利的扩 展方案中,印制导线组成至少两个组,其中一组的印制导线彼此导电地连 接。在此有利的是,每个组都与另一电源导电连接并且电源的输出信号可 彼此独立地被调制。由此,对这些组的时间上错开的亮度调制是可能的。 这些组也可以导电地与共同的电源连接,该电源的输出信号可被^调制。由 此,可以产生位置关联的闪光。该实施形式的优点是,当这些印制导线组 成组时使印制导线的接触变得容易。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实施形式的另 一有利的特征是附加的光耦合输出层,该 光耦合输出层包含多个光学元件并且设置在发光功能层的光路上。光学元 件在此有利地在光耦合输出层的主表面上。光学元件有利地具有在表面上 不同的分布和/或不同的几何构型。这些光学元件在此有利地选自透镜、 棱镜、圆柱体、滤光单元和散射颗粒。这种由光耦合输出层和发光装置构 成的组合用于产生亮度的局部的、静态的变化,因为平面的光耦合输出层 在空间上不同地结构化,并且因此由于不同结构化的和在表面上分布的不 同光学元件可以得到光密度的局部的、静态的变化。色度坐标也可以通过 光耦合输出层而周期性地被调制,例如通过棱镜的顶角或者通过滤光单元 来调制。亮度的静态变化可以与动态变化如上所述的那样组合。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 实施形式的另 一有利的特征是第 一 电荷输送层, 该电荷输送层位于第一电极面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功能层之间,并且具有 带不同导电能力的部分区域。优选地,在此涉及横向交错的区域,这些区 域交替地具有较高的和较低的导电能力。对此,该装置具有掺杂材料,该掺杂材料在电荷输送层的部分区域中的分布是变化的。该特征的优点在 于,空间的掺杂改变导致导电能力的局部变化。在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 在发光功能层与第二电极面之间可以存在第二电荷输送层,其中第二电荷 输送层同样具有带不同导电能力的不同的部分区域。优选地,涉及横向交 错的区域,这些区域交替地具有较高和较低的导电能力。第二电荷输送层 也具有掺杂材料,该掺杂材料在电荷输送层的不同的部分区域中的分布变 化。第一和第二电荷输送层选自电子输送层和空穴输送层。空间的掺杂改 变在此导致了导电能力的局部变化并且这又导致光密度的局部变化。由 此,有助于观察者感受到生动的照明或者位置有关的强度变化。此外,第一电极面的表面的、在横向方向上变化的导电能力附加地可 以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第一电极面的表面在此具有在横向方向上变化的 表面改变。该特征的优点是,电极的表面导电能力的局部改变引起载流子 密度的相应局部变化。有利地,第二电极面的表面可以附加地具有在横向 方向上变化的导电能力,其中这通过在横向方向上变化的表面改变而实 现。横向表面改变例如可以通过局部的等离子体处理来产生,并且导致局 部改变的载流子逸出功或者局部改变的表面电阻。载流子密度在电极的表 面上的局部变化引起横向变化的导电能力,其又引起横向变化的光密度, 观察者会将横向变化的光密度感受为照明的活泼性。由此,除了上面提及 的光密度的动态变化之外还引起了光密度的静态变化。根据另一实施形式,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变化的光密度的发光装 置,该发光装置包括衬底、第一电极面、至少一个发光功能层、第二电极 面和在发光功能层的光路中的光耦合输出层。在此,光耦合输出层具有多 个光学元件,这些光学元件具有在表面上不同的分布和/或几何构型和/或 光学透射率。有利地,光学元件选自透镜、棱镜,圆柱体、滤光单元和散 射颗粒,并且设置在光耦合输出层的主表面或光出射面上。该发光装置有利地是OLED。这种由光耦合输出层和发光装置构成的组合用于产生亮度 的局部的、静态的变化,因为平面的光耦合输出层在空间上不同地结构化, 并且因此由于不同结构化的和在表面上不同分布的光学元件可以得到由 于耦合输出的辐射的局部不同的强度而引起的光密度的局部的、静态的变 化。色度坐标也可以通过光耦合输出层周期性地被调制,例如通过棱镜的 顶角或者通过滤光单元来调制。此夕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衬底、第一电极面、 第一电荷输送层、至少一个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面。第一电荷输送层在此可以具有带不同的导电能力的部分区域。在此优选地涉及横向交错的区 域,这些区域交替地具有较高的和较低的导电能力。有利地,第一电荷输 送层具有掺杂材料,该材料在第一电荷输送层的部分区域中的分布变化。 在该特征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功能层与第二电 极面之间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时间上和/或局部上能够可变地调节的光密度,该发光装置包括: -衬底(400), -在该衬底上的第一电极面(300), -至少两个导电的印制导线(320),所述印制导线与第一电极面电接触, -在第一 电极面上的至少一个发光功能层(220),以及 -在发光功能层上的第二电极面(100),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导电的印制导线被设计为使得它们能够通过时间上可变和/或局部可变的和/或大小不同的电流来激励,其中产生变化的光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6.9.22 DE 102006044852.9;2006.11.3 DE 1020060521.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时间上和/或局部上能够可变地调节的光密度,该发光装置包括-衬底(400),-在该衬底上的第一电极面(300),-至少两个导电的印制导线(320),所述印制导线与第一电极面电接触,-在第一电极面上的至少一个发光功能层(220),以及-在发光功能层上的第二电极面(100),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导电的印制导线被设计为使得它们能够通过时间上可变和/或局部可变的和/或大小不同的电流来激励,其中产生变化的光密度。2.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导电的印制导 线被设计为使得它们能够通过时间上可变的和/或大小不同的电流来激 励,其中产生变化的光密度。3.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印制导线(320)彼 此间隔5nm到10cm、优选间隔500nm到lcm地设置在第一电极面(300 ) 上,并且具有不同的长度。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印制 导线(320)能够被彼此分离地电激励。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电源(600 ), 所述至少一个电源导电地与印制导线(320)相连,其中所述电源的输出 信号能够调节到对所述至少两个印制导线特定的调制频率上。6. 根据上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所述至少两个印制导线 (320)特定的调制频率为200Hz之下,优选为100Hz之下。7.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印制导线(320)具 有用于接触电源(600)的电端子(310),并且这些电端子存在于印制导 线的不同的端部上。8. 根据上i^L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组和 至少一个第二组的导电的印制导线(320),其中一组的印制导线彼此导电地连接。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至少两个组的印制导线(320) 的每一组都与不同的电源(600)导电地连接,其中电源的输出信号能够 彼此独立地调制。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至少两个组的印制导线(320) 与共同的电源(600)导电地相连,该电源的输出信号能够被调制。11.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发光装置包括有机 发光二极管。12.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在发光功能层(220 ) 的光路中附加地存在具有多个光学元件(510)的光耦合输出层(500)。13. 根据上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光学元件(510) 设置在光耦合输出层(500)的主表面上,并且光学元件具有在表面上不 同的分布和/或几何构型。14. 根据前两个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光学元件(510) 选自透镜、棱镜、圓柱体、滤光单元和散射颗粒。1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附加地在第一电极 面(300)和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功能层(220)之间存在第一电荷输送层(210),其中第一电荷输送层具有带不同的导电能力的部分区域。16.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电荷输送层具 有在横向方向上交错的区域,所述区域交替地具有较高的和较低的导电能 力。17. 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16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电荷输送层(210 ) 具有掺杂材料(240 ),该掺杂材料在电荷输送层的部分区域中的分布变化。18. 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附加地在所述 至少一个发光功能层(220 )与第二电极面(100 )之间存在第二电荷输送 层(230),其中第二电荷输送层具有带不同导电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洛里安·申德勒马库斯·克莱因本杰明·克劳斯·克鲁马赫尔
申请(专利权)人:奥斯兰姆奥普托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