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辊的浮法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3399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即使是在缓冷中平板玻璃破裂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破裂的玻璃的碎玻璃(玻璃碎片)在辊表面产生毛刺或划痕、或者刺入辊主体部表面而在辊表面产生缺陷,从而防止在平板玻璃上产生划痕的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至少在辊主体部表面的与玻璃接触的部分具有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是在包含Co和Cr的合金内分散有陶瓷粒子的覆膜,所述陶瓷粒子含有选自由Va族和VIa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碳化物或硼化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辊的浮法平板玻璃的制 造方法。
技术介绍
浮法中,在浮法槽中成形的平板玻璃(玻璃带)通过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输送 到缓冷工序,在输送的同时缓冷。作为这样的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以往提出了在辊主体部的表面具有陶瓷覆 膜、金属覆膜或陶瓷与金属的混合覆膜的辊。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浮法玻璃制造用辊,其特征在于,在辊主体部的金属基 材的表面上,以热膨胀系数介于基材金属与陶瓷中间的金属的喷镀膜作为底涂层,层叠形 成有陶瓷的喷镀膜。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浮法玻璃制造用辊,其特征在于,在辊主体部的金属基 材表面形成有Cr 10 40%、A1 2 20%、Ti 2 20%、Y 0. 1 2%、余量实质上由Co 构成的钴基合金的喷镀膜。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浮法玻璃制造用辊,其特征在于,在辊主体部的金属基 材的表面形成有陶瓷/金属之比为60/40 (重量比)以上的具有陶瓷与金属的均勻混合组 成的喷镀膜。而且,专利文献1 3中所述的辊据记载对玻璃带上附着的熔融锡具有极稳定的 抗腐蚀性,并且表面也基本不附着锡,可以长期保持平滑干净的表面状态,通过其耐用寿命 的提高可以得到辊维修显著减少、生产线生产率提高以及玻璃品质高度稳定化等各种效^ ο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4-26062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8-175828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4-2606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使用专利文献1 3等中所述的现有辊时,在缓冷工序的缓冷中破裂的平板 玻璃的碎玻璃(玻璃碎片)在辊主体部表面产生毛刺或划痕,或者刺入辊主体部表面,结 果,有时该辊会使浮法平板玻璃产生划痕。特别是在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情况下,由于要求 无划痕等的高品质的玻璃,因此辊导致的划痕产生给成品率带来很大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具有分散有特定 陶瓷粒子的特定合金的覆膜的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完成了本 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为如下所述的(1) ⑶项。(1) 一种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至少在辊主体部表面的与玻璃接触的部分具有 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是在包含Co和Cr的合金内分散有陶瓷粒子的覆膜,所述陶瓷 粒子含有选自由Va族和VIa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碳化物或硼化物。(2)上述(1)所述的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其中,所述合金以质量百分率表示含 有50%以上的Co、15%以上的Cr、并且Co和Cr的合计含量为80%以上,所述陶瓷粒子以 质量百分率表示含有70%以上的选自由Va族和VIa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碳化 物或硼化物。(3)上述(1)或(2)所述的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其中,所述覆膜以质量百分率 表示含有2 30%的所述陶瓷粒子。(4)上述(1)或(2)所述的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其中,所述覆膜以质量百分率 表示含有40 90%的所述陶瓷粒子。(5)上述⑴ (4)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其中,所述陶瓷粒子 包含碳化钨和/或碳化钼。(6)上述⑴ (5)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其中,所述辊主体部 具有凸缘,至少所述凸缘表面的与玻璃接触的部分具有所述覆膜。(7) 一种浮法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具备在使用上述(1) (6)中任一项所 述的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输送600°C以下的浮法平板玻璃的同时进行缓冷的工序。(8) 一种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的制造方法,其中,具备通过HVOF喷镀法至少在 辊主体部表面的与玻璃接触的部分形成覆膜的工序,得到上述(1) (6)中任一项所述的 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专利技术效果如果在缓冷工序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则即使在缓冷中平板玻 璃发生破裂时,也可以防止由于破裂玻璃的碎玻璃(玻璃碎片)在辊表面产生划痕或毛刺, 或者刺入辊表面而在辊的表面产生缺陷。因此,可以防止由于辊表面的缺陷而在平板玻璃 上产生划痕,从而可以确保稳定的玻璃品质。特别是对于显示器基板用玻璃的制造有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辊的优选方式的示意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辊的优选方式的示意剖面图。图3是用于说明耐氧化性/耐硫化性评价试验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说明碎玻璃的刺入/附着性评价试验的示意图。图5是用于说明对玻璃的磨擦特性/在玻璃上产生划痕的特性评价试验的示意 图。图6是表示碎玻璃的刺入/附着性评价试验中每单位面积的碎玻璃数的图表。图7是表示维氏硬度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8是表示平均磨擦系数测定结果的图表。符号说明11辊主体部12 凸缘13覆膜15轴16管状炉17多孔砖18试验片19气体21台23铝制板25碎玻璃27喷镀膜29基材31压板40线42夹具44试验片45覆膜面46氧化铝板48无碱玻璃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至少在辊主体部表面的一部分具有覆 膜,其中,所述覆膜是在包含Co和Cr的合金内分散有陶瓷粒子的覆膜,所述陶瓷粒子含有 选自由Va族和VIa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碳化物或硼化物。以下,将这样的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也称为“本专利技术辊”。首先,对本专利技术辊具有的覆膜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辊的覆膜是在包含Co和Cr的合金(以下也称为“Co-Cr合金”)内分散有 特定的陶瓷粒子的覆膜。Co-Cr合金中Co和Cr的含有率没有特别限制,以质量百分率表示,优选含有50% 以上的Co和15%以上的Cr,并且Co与Cr的合计含量为80%以上(以下仅以“ % ”表示 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是表示质量百分比(质量%))。这是因为可以保持高耐腐蚀性,另 夕卜,由于与基材的密合性高,因此可以抑制覆膜的剥离。在此,更优选Co与Cr的合计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90%以上。另外,更优选Co为60%以上、进一步优选65%以上。 另外,更优选Cr为20 %以上、进一步优选25 %以上。所述Co-Cr合金中除Co和Cr以外的其余部分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Fe、Ti、Ni。本专利技术辊的覆膜是在这样的Co-Cr合金内分散有以下说明的特定陶瓷粒子的覆膜。陶瓷粒子包含选自由Va族和VIa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碳化物或硼化物。即,为包含选自由钒碳化物、铌碳化物、钽碳化物、,杜碳化物、铬碳化物、钼碳化物、钨 碳化物(碳化钨等)、镇碳化物、钒硼化物、铌硼化物、钽硼化物、银硼化物、铬硼化物、钼硼 化物、钨硼化物和错硼化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陶瓷粒子。这样的陶瓷粒子与所述 Co-Cr合金牢固结合而使强度、烧结性等覆膜特性良好,因此破裂玻璃的碎玻璃在辊主体部 表面产生毛刺或划痕、或者刺入辊主体部表面的情况更少。这些物质中优选钨碳化物和/或钼碳化物。作为钨碳化物,可以例示WC、W2C。所述陶瓷粒子中选自由Va族和VIa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碳化物或硼 化物的含有率优选为70 %以上,更优选85 %以上,更优选95 %以上,进一步优选实质上为 100%,BP除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外不含其它物质。所述陶瓷粒子中选自由Va族和VIa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碳化物或硼 化物以外的其余成分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Co和/或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及它们与选 自由C、0和B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法平板玻璃输送用辊,至少在辊主体部表面的与玻璃接触的部分具有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是在包含Co和Cr的合金内分散有陶瓷粒子的覆膜,所述陶瓷粒子含有选自由Ⅴa族和Ⅵa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碳化物或硼化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岛和雄丹羽章文谷井史朗
申请(专利权)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