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压延玻璃用过渡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6292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压延玻璃用过渡辊,包括左轴头、辊体及右轴头,左轴头包括第一主动旋转部及第一从动旋转部,第一延伸部凸起设置,第一延伸部设置第一通孔,右轴头包括第二主动旋转部及第二从动旋转部,第二延伸部凸起设置,第二延伸部设置第二通孔,辊体一侧设置第三通孔,辊体另一侧设置第四通孔,第一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及第三通孔并与其螺纹连接,第二螺杆穿过第二通孔及第四通孔并于其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可批量生产,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压延玻璃用过渡辊
技术介绍
压延玻璃又叫压花玻璃,这种玻璃制成后具有透光不透明的特点,可使光线变得柔和,同时具有保护隐私以及美化装饰的作用,而商家往往采用一种压延机来制作这种压花玻璃。压延机将熔融的玻璃液压延成形为玻璃带,通过过渡辊台的过渡辊将玻璃带向前输送,并将玻璃带降到合适的温度后输送入退火窑。由于玻璃液在压延成玻璃带的过程中温度较高,玻璃带在过渡辊区域的温度大约750℃~800℃之间。因此要求过渡辊能耐高温,且过渡辊要能在高温环境下运转要平稳。为了在高温下使过渡辊能平稳运转,过渡辊两端采用耐高温的滑动轴承,辊体采用耐热钢。由于采用滑动轴承,要求过渡辊的轴头装轴承处能耐磨,因此要求轴头进行提高表面硬度热处理。高温环境会加剧轴头的磨损,一当轴头磨损过渡辊就会运转不平稳,就需要更换新的过渡辊,给正常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目前,并没有一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渡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压延玻璃用过渡辊,包括左轴头、辊体以及右轴头,沿所述辊体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所述左轴头以及所述右轴头,所述左轴头包括第一主动旋转部以及第一从动旋转部,所述第一主动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第一延伸部沿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的圆周方向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沿左轴头轴对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右轴头包括第二主动旋转部以及第二从动旋转部,所述第二主动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第二延伸部沿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的圆周方向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沿右轴头轴对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在所述辊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应的第三通孔,在所述辊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适应的第四通孔,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并与其螺纹连接,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及第四通孔并于其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辊体呈中空圆柱状,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伸入所述辊体且所述第一延伸部贴合所述辊体端部设置,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伸入所述辊体且所述第二延伸部贴合所述辊体端部设置。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辊体端部贴合处设置密封圈,且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辊体端部贴合处也设置密封圈。优选地,还包括至少四个滑动轴承,两个所述滑动轴承分别贴合所述第一主动旋转部最大内径的外壁设置,两个所述滑动轴承分别贴合所述第二主动旋转部最大内径的外壁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呈圆环状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呈部分环状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旋转部的大小、形状与所述第二主动旋转部的大小、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的大小、形状与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的大小、形状相适应。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旋转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从动部的横截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过渡辊可拆卸的分为了左轴头、辊体以及右轴头三部分,使得在更换过渡辊时,只需要更换两边轴头,而不需要全部更换,具体地,具有如下特点:本专利技术最大优点:1、左轴头和右轴头与辊体分开,当轴头磨损时,只需要更换轴头而不需要更换整个辊子,降低了使用成本;2、左轴头和右轴头为单独的零件,轴头可以选择不同于辊体的材料,以便于提高热处理后轴头的表面硬度;3、左轴头和右轴头为单独的零件,轴头的热处理更加容易。本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可批量生产,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拆卸式压延玻璃用过渡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压延玻璃用过渡辊,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拆卸式压延玻璃用过渡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将结合图1对所述可拆卸式压延玻璃用过渡辊进行详细的描述。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过渡辊可拆卸的被分为了三部分,左轴头1、辊体2以及右轴头3,所述左轴头1与所述右轴头3的大小、形状相适应且分别设置在所述辊体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左轴头1以及所述右轴头3可以半伸入式连接所述辊体2,也可以贴合连接所述辊体2,所述连接方式将在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作详细描述,更为具体地,所述辊体优选地采用耐热钢制成,而所述左轴头1以及所述右轴头3由于需要与后述中的滑动轴承进行摩擦,故需要采用耐磨耐高温的材料,从而避免了在对过渡辊进行更换的时候造成的材料浪费。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左轴头1包括第一主动旋转部11以及第一从动旋转部12,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说明所述左轴头1,根据左轴头的动作方式,优选地将所述左轴头1分为了两个部分,但这并不代表所述左轴头可拆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左轴头1也可以拆分为第一主动旋转部11以及第一从动旋转部12两个独立的部分,这都不影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应地,本解释同样适用于后述中的右轴头,在此不予赘述。如图1所述,所述左轴头1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主动旋转部11以及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12的中空内径大小相同,但所述第一主动旋转部11以及第一从动旋转部12的外径大小不同,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旋转部11的外径小于第一从动旋转部12的外径,这些将在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作详细描述,在此不予赘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动旋转部11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12,第一延伸部13沿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12的圆周方向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3的沿左轴头1轴对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4,所述第一延伸部13起到了固定左轴头与辊体的作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13设置在第一从动旋转部12靠近辊体的一侧但并未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的端部。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4的大小、形状相适应且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右轴头3包括第二主动旋转部31以及第二从动旋转部32,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说明所述右轴头3,根据右轴头的动作方式,优选地将所述右轴头3分为了两个部分,但这并不代表所述右轴头可拆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右轴头1也可以拆分为第二主动旋转部31以及第二从动旋转部32两个独立的部分,这都不影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此不予赘述。如图1所述,所述右轴头3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主动旋转部31以及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32的中空内径大小相同,但所述第二主动旋转部31以及第二从动旋转部32的外径大小不同,优选地,所述第二主动旋转部31的外径小于第二从动旋转部32的外径,这些将在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作详细描述,在此不予赘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动旋转部31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32,第二延伸部33沿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32的圆周方向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33的沿右轴头3轴对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34,所述第二延伸部33起到了固定右轴头3与辊体2的作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延伸部33设置在第二从动旋转部32靠近辊体2的一侧但并未设置在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32的端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卸式压延玻璃用过渡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轴头、辊体以及右轴头,沿所述辊体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所述左轴头以及所述右轴头;所述左轴头包括第一主动旋转部以及第一从动旋转部,所述第一主动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第一延伸部沿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的圆周方向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沿左轴头轴对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右轴头包括第二主动旋转部以及第二从动旋转部,所述第二主动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第二延伸部沿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的圆周方向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沿右轴头轴对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在所述辊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应的第三通孔,在所述辊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适应的第四通孔,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并与其螺纹连接,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及第四通孔并于其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式压延玻璃用过渡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轴头、辊体以及右轴头,沿所述辊体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所述左轴头以及所述右轴头;所述左轴头包括第一主动旋转部以及第一从动旋转部,所述第一主动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第一延伸部沿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的圆周方向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沿左轴头轴对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右轴头包括第二主动旋转部以及第二从动旋转部,所述第二主动旋转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第二延伸部沿所述第二从动旋转部的圆周方向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沿右轴头轴对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在所述辊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应的第三通孔,在所述辊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适应的第四通孔,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并与其螺纹连接,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及第四通孔并于其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呈中空圆柱状,所述第一从动旋转部伸入所述辊体且所述第一延伸部贴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寅冯影陈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