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配气机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应用在发动机 可变正时系统中的液压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配气机构中较多地采用叶片式凸轮轴相位调整器,其结构由 传动机构带动的定子、转子、叶片等几部分组成。凸轮轴相位调整器则通过机 油推动转子叶片,与定子发生相对运动,从而改变凸轮轴相对曲轴的相位。但 现有的发动机可变正时系统中的液压油路结构,尤其是从凸轮轴前端到凸轮轴 相位调整器的油路结构不能很好地降低机油在通道中的流动阻力,减少局部压 力损失。其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1、局部液压通道直径或间隙过小,造成过 大的流动阻力;2、通道流通面积变化频繁,局部压力损失过大。现有技术的油 路布置如附图2所示,机油从控制阀进入凸轮轴前端集油环3, 一路须经过集油 舱8到达凸轮轴相位调整器里一功能液压舱A,而另一路须经转子径向集油环9 到达凸轮轴相位调整器里相对的另一功能液压舱B。从凸轮轴前端集油环3到凸 轮轴相位调整器里相应功能液压舱的整个油路通道经历了油路通道数及油路通 道直径的变化,且油路中流通面积多次变化,这样,机油在液压通道中流动时 的阻力就很大,造成较大的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在发动机可变正时系统中的液压油路结构,包括,设置在凸轮轴前端集油环A(14)内的凸轮轴前端径向油路通道A(11),凸轮轴前端集油环B(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凸轮轴前端(1)和与凸轮轴前端(1)配合的中心螺栓(7)之间形成中空的凸轮轴前端轴向油路通道A(15),凸轮轴前端轴向油路通道A(15)与转子径向油路通道A(10)连通,从而通向转子叶片左侧空腔(22),所述的凸轮轴前端径向油路通道B(13)与和凸轮轴前端轴向油路通道A(15)平行的转子轴向油路通道(16)连通,转子径向油路通道B(5)和转子轴向油路通道(16)连接,转子径向油路通道B(5)通向转子叶片右侧空腔(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发动机可变正时系统中的液压油路结构,包括,设置在凸轮轴前端集油环A(14)内的凸轮轴前端径向油路通道A(11),凸轮轴前端集油环B(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凸轮轴前端(1)和与凸轮轴前端(1)配合的中心螺栓(7)之间形成中空的凸轮轴前端轴向油路通道A(15),凸轮轴前端轴向油路通道A(15)与转子径向油路通道A(10)连通,从而通向转子叶片左侧空腔(22),所述的凸轮轴前端径向油路通道B(13)与和凸轮轴前端轴向油路通道A(15)平行的转子轴向油路通道(16)连通,转子径向油路通道B(5)和转子轴向油路通道(16)连接,转子径向油路通道B(5)通向转子叶片右侧空腔(23)。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发动机可变正时系统中的液压油路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螺栓(7)将转子(4)与凸轮轴前端(1)固定。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发动机可变正时系统中的液压油路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前端设置出通向转子叶片左侧空腔(22)的转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礼,满红军,于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杰锋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