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0132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包括与凸轮轴固定连接的驱动凸轮;套设在凸轮轴的偏心轴承,凸轮轴在偏心轴承内可绕自身轴线旋转;以预定距离与凸轮轴平行布置的固定轴;驱动摇臂,其第一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固定轴,其第二端部可滑动地与滚轮摇臂接触,其臂身可滑动地与驱动凸轮接触,以使得根据偏心轴承的旋转而改变臂身与驱动凸轮间的接触点,进而使驱动凸轮推动驱动摇臂绕固定轴转动;气门,其与滚轮摇臂的第一接头连接,滚轮摇臂由第二端部推动并推动气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精炼的结构来针对不同转速调节气门开启大小,以改变单位时间的进气量,实现发动机在不同转速负荷下的最佳动力性,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的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可变的。也就是凸轮轴的凸轮型线只有一种。这就造成了该升程不可能使发动机在高速区和低速区都得到良好响应。其结果是发动机既得不到最佳的高速效率,也得不到最佳的低速扭矩。现有技术中,韩国现代轿车所开发的CVVT是一种通过电子液压控制系统改变凸轮轴打开进气门的时间早晚,从而控制所需的气门重叠角的技术。但实际上改变凸轮轴打开进气门时间早晚只能增加或者缩小气门开启时间,并不能有效改善气缸内单位时间的进气量。从数学角度上看,改变凸轮轴打开进气门的时间早晚是将分母和分子同时等比例放大,而这对于数字的扩大或缩小则没有任何改善,因此对于其发动机动力性的帮助并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针对不同转速调节气门开启大小,改变单位时间的进气量,实现发动机在不同转速负荷下的最佳动力性,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结构复杂和零件繁多的问题。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包括:驱动凸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包括:驱动凸轮,其与凸轮轴固定连接;偏心轴承,其套设在所述凸轮轴的轴身,所述凸轮轴在所述偏心轴承内可绕所述凸轮轴的轴线自旋转;固定轴,其以预定距离与所述凸轮轴平行布置;驱动摇臂,包括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和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臂身,所述第一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固定轴,所述第二端部可滑动地与滚轮摇臂接触,所述臂身可滑动地与所述驱动凸轮接触,以使得根据所述偏心轴承的旋转而改变所述臂身与所述驱动凸轮间的接触点,进而使所述驱动凸轮推动所述驱动摇臂绕所述固定轴转动;气门,其与所述滚轮摇臂的第一接头连接,所述滚轮摇臂由所述第二端部推动并推动所述气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包括:驱动凸轮,其与凸轮轴固定连接;偏心轴承,其套设在所述凸轮轴的轴身,所述凸轮轴在所述偏心轴承内可绕所述凸轮轴的轴线自旋转;固定轴,其以预定距离与所述凸轮轴平行布置;驱动摇臂,包括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和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臂身,所述第一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固定轴,所述第二端部可滑动地与滚轮摇臂接触,所述臂身可滑动地与所述驱动凸轮接触,以使得根据所述偏心轴承的旋转而改变所述臂身与所述驱动凸轮间的接触点,进而使所述驱动凸轮推动所述驱动摇臂绕所述固定轴转动;气门,其与所述滚轮摇臂的第一接头连接,所述滚轮摇臂由所述第二端部推动并推动所述气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下表面形成根据与所述滚轮摇臂的接触来确定最大升程和最小升程的轮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在所述驱动轴的轴身设置了两个相互远离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偏心轴承齿形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灿灿王瑞平李双清韦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