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74319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马达;由马达旋转驱动的蜗轮;转子,其具有电磁线圈,可绕与蜗轮相同的旋转轴芯旋转;电枢,其设置在蜗轮上,在向电磁线圈供电时被吸附于转子并与转子一体旋转;盖部件,其收容转子以及电枢;供电机构,其设置在盖部件和转子之间,与电源连接并向电磁线圈供给电力。此外,供电机构具有:固定框体,其具有从电源输入电力的第一供电部,并固定于盖部件;旋转框体,其具有与第一供电部抵接并向电磁线圈供给电力的第二供电部,固定于转子上并相对固定框体相对可旋转地被嵌合;板状的导电部件,其设置在盖部件,与从固定框体突出的上述第一供电部的一部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离合器,其具有通过马达旋转驱动的蜗轮、具有电磁线圈的转子、安装在上述蜗轮侧并在向上述电磁线圈供电时被吸附于上述转子而与该转子一体旋 转的电枢。
技术介绍
作为在车门的开闭装置等使用的电磁离合器,例如公知有具备蜗轮蜗杆(worm gear)、蜗轮(worm wheel)、电枢、板簧部件、转子、电磁线圈等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 在这种电磁离合器中,在未给电磁线圈供给电力的非供电时,通过电枢与转子分 离或者缓慢地抵接,由此不给车门的手动操作添加负担。在给电磁线圈供给了电力的供电 时,在从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的作用下,被吸引到转子侧的力作用在电枢上,电枢更牢固地 与转子抵接。此时,利用马达驱动的自动开闭变为可能。 此外,专利文献1的电磁离合器,在蜗轮和电枢之间设有板簧部件。蜗轮、板簧部 件以及电枢的固定,通过将他们相互用销铆接、或通过螺丝紧固来进行。在该电磁离合器 中,在未给电磁线圈供给电力时,板簧部件通过弹力将电枢吸引到蜗轮侧。其结果,在电枢 与转子之间形成有间隙,电磁离合器变为切断状态。这是车门和马达未直接连结的状态。因 此,即使在用手动开闭车门时,也可以以小负荷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当给电磁线圈供给电 力后,在从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的作用下,电枢吸附到转子上,电磁离合器变为连接状态。 因此,此时当驱动马达后,该驱动力,经由蜗轮蜗杆、蜗轮、板簧部件、电枢以及转子,传递到 车门的开闭机构。因此,车门的自动开闭变为可能。 也有作为板簧部件的替代,而具备在蜗轮与电枢之间夹着防松垫圈(弹性体)的 电磁离合器的车门的开闭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2的车门的开闭装置上使用的电磁离合器,使电枢侧的卡合部卡合到 蜗轮侧的缺口。在该电磁离合器中电枢相对蜗轮在旋转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在电磁离 合器处于非供电状态时,处于蜗轮和电枢之间的防松垫圈防止因振动产生的噪声,将电枢 以与转子侧抵接的方式按压。若将电磁离合器变成供电状态,则通过磁力在电枢上作用向 转子侧被吸引的力,电枢更牢固地与转子抵接。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2的车门的驱动装 置中,与电磁离合器的供电状态/非供电状态无关地,总是处于电枢与转子抵接的状态。但 是,电磁离合器是非供电状态时,电枢相对转子的抵接力不太强,因此当用手动进行车门的 开闭操作时,电枢相对转子边滑动边相对旋转。 此外,在专利文献l那样的电磁离合器中,向电磁线圈的供电,一直以来,通过经 由引线与蓄电池等电源连接的供电装置进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3的供电装置,具有将具有电刷的电刷保持器可相对自由旋转地安装在 具有集电环的环保持器上的构成。向该供电装置的电源连接,通过将形成为集电环的一部 分的引片与从外部的蓄电池延伸的引线连接来进行。4 此外,作为其他供电装置,存在针对电磁离合器被固定在蜗轮的内部的车门的开 闭装置,给上述电磁离合器供电的供电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在专利文献4的车门的开闭装置中使用的供电装置,在将电磁线圈所缠绕的线圈 骨架组装到蜗轮的内部的电磁离合器中,通过将与电源连接的接触片经由在蜗轮上形成的 贯通孔而与内部的线圈骨架的连接端子连接来进行供电。此外,如该文献的图3或者图5 所见,该供电装置成为在蜗轮的附近配置了集电环的构成。 但是,当制造在车门的开闭装置等中使用的电磁离合器时,为了轻量化和削减成 本,希望减少构成的零件个数和制造工时,并使装配容易。 针对这点,专利文献1的电磁离合器是将蜗轮、板簧部件以及电枢,通过相互铆 接、或通过螺丝紧固来进行固定的,因此需要很多铆接销和螺丝之类。此外,在装配时需要 工具。进而,随着使用铆接销和螺丝之类等,构成电磁离合器的零件个数和制造工时也会增 加。基于这些理由,专利文献l的电磁离合器,在制造时要花费时间和功夫,制造成本也会变高。 在专利文献2的车门的开闭装置中使用的电磁离合器,是在置有防松垫圈的状态 下将蜗轮与电枢卡合的构成,因此,与专利文献1的电磁离合器不同,在装配时不需要铆接 销和螺丝之类。但是,该电磁离合器仅是使电枢侧的卡止部卡合于蜗轮侧的缺口的单纯的 固定形态,因此蜗轮与电枢的游隙(松动量)变大。因此,在蜗轮与电枢之间,驱动力的传 递会产生延迟,从而会存在由于控制条件在车门的开闭时产生不良的情况。例如,在进行异 物夹入检测的情况下,检测时间要花费时间。 此外,该电磁离合器,如上所述,与电磁离合器的供电状态/非供电状态无关地, 总是处于电枢与转子抵接的状态,因此在手动地开闭操作车门的情况下,还存在容易发生 因电枢与转子的摩擦导致的异常噪声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3的供电装置是将从外部的蓄电池延伸的引线与供电装置连接的 构成,因此必须有用于配设引线的配线空间。此外,当连接时还必须考虑引线的处理。因此, 电磁离合器的装配会变得复杂,具有零件个数和制造工时增加的趋势。其结果,最终制品的 占有容积变大,制造成本也变高。 在专利文献4的车门的开闭装置中使用的供电装置,若根据该文献的图5判断,则 也是将从外部的蓄电池延伸的引线与供电装置连接的构成。因此,存在与上述的专利文献 2的供电装置同样的问题。 此外,在该供电装置中,由于在蜗轮的附近配置了集电环,因此在蜗轮上涂覆的润 滑脂等异物容易附着在集电环上,从而容易弓I起短路等导通不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减少零件个数以及制造工序并 且装配容易的电磁离合器。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防止在蜗轮与电枢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的延迟,在车门动作时实现优异的安静性。 专利文献1 :JP实开平5-714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4-3241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 :JP特开2007-135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4 :JP特开2005-2485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离合器的特征构成在于,具有马达;蜗轮,其由上述马达旋转驱动;转子,其具有电磁线圈,可绕与上述蜗轮相同的旋转轴芯旋转;电枢,其设置在上述蜗轮上,在向上述电磁线圈供电时被吸附于上述转子并与该转子一体旋转;盖部件,其收容上述转子以及上述电枢;供电机构,其设置在上述盖部件和上述转子之间,与电源连接并向上述电磁线圈供给电力,上述供电机构具有固定框体,其具有从上述电源输入电力的第一供电部,并固定于上述盖部件;旋转框体,其具有与上述第一供电部抵接并向上述电磁线圈供给电力的第二供电部,固定于上述转子并可相对旋转地被嵌合于上述固定框体;板状的导电部件,其设置在上述盖部件,与从上述固定框体突出的上述第一供电部的一部分接触。 在本构成的电磁离合器中,在盖部件与转子之间设有具备从电源输入电力的第一供电部的固定框体、和具备向电磁线圈供给电力的第二供电部的旋转框体,当将固定框体固定到盖部件时,从固定框体突出的第一供电电路部的一部分与在盖部件上设置的板状的电极部件接触。因此,不使用引线等配线材料就可以形成电气回路。其结果可以削减电磁离合器的零件个数以及制造工时,而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离合器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供电部具有以上述旋转轴芯为 中心的呈同心圆状设置的一对集电环,上述第二供电部具有与上述一对集电环分别抵接的 一对接触部。特别是,优选上述一对接触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马达;  蜗轮,其由上述马达旋转驱动;  转子,其具有电磁线圈,可绕与上述蜗轮相同的旋转轴芯旋转;  电枢,其设置在上述蜗轮上,在向上述电磁线圈供电时被吸附于上述转子并与该转子一体旋转;  盖部件,其收容上述转子以及上述电枢;  供电机构,其设置在上述盖部件和上述转子之间,与电源连接并向上述电磁线圈供给电力,  上述供电机构具有:  固定框体,其具有从上述电源输入电力的第一供电部,并固定于上述盖部件;  旋转框体,其具有与上述第一供电部抵接并向上述电磁线圈供给电力的第二供电部,固定于上述转子并可相对旋转地被嵌合于上述固定框体;  板状的导电部件,其设置在上述盖部件,与从上述固定框体突出的上述第一供电部的一部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俊彦竹内务奥直也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