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GBT液冷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6922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IGBT液冷板,液冷板本体上并联有IGBT模块,液冷板内设有串联在一起呈S形的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与IGBT模块垂直设置;冷却液流道内设有扰流装置;冷却液流道的进水口位于液冷板本体下侧;冷却液流道的出水口位于液冷板本体上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避免气泡和水路死区,从而使模块散热均匀高效,延缓模块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紧凑,便于装配、维修的IGBT液冷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热电器件散热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变流器内IGBT的散热 结构。
技术介绍
风力并网发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也获得了长足 发展,部分技术实现了商业化,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大功率变流器装置应用中,由 于主电路比较复杂,热源较多,包含有机侧IGBT模块、网侧IGBT模块及电容阵列,难以保证 IGBT模块散热均勻高效,导致模块不均流,影响模块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模块炸毁。采用 该技术方案,能很好解决该问题,且结构紧凑,布局明了,装配、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开发出了一种能避免气泡和水路死区,从 而使模块散热均勻高效,延缓模块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紧凑,便于装配、维修的IGBT液冷 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IGBT液冷板,液冷板本体上并联有IGBT模块,液冷板内设有冷却液流道,所 述的冷却液流道串联在一起。一种IGBT液冷板,所述的冷却液流道与IGBT模块非平行设置。一种IGBT液冷板,所述的冷却液流道内设有扰流装置。一种IGBT液冷板,所述的冷却液流道的进水口位于所述液冷板本体下侧;所述的 冷却液流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液冷板本体上侧。一种IGBT液冷板,所述的冷却液流道与IGBT模块垂直设置。一种IGBT液冷板,所述的冷却液流道呈S形串联在一起。一种IGBT液冷板,所述的扰流装置为弹簧扰流圈。一种IGBT液冷板,所述的扰流装置为翅片扰流槽。一种IGBT液冷板,液冷板本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本技术IGBT液冷板,其进水口位于下侧,出水口位于上侧,内部流道呈S形串 联走向,有利于气泡的排出;流道拐弯处圆滑、无尖角,有效减小流阻,同时避免拐角处的气 蚀;内部流道内设有扰流装置,实现充分的热交换,通过冷却介质带走IGBT模块上更多的 热量。串联结构便于保证每只模块工作的特性相同且有利于降低模块的温度,保证模块的 安全使用。冷却液流道与IGBT模块垂直设置,使得冷却液流道与IGBT模块的接触面积增 大,能使IGBT模块散热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IGBT液冷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流道局部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2中流道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加图1、2所示。本技术IGBT液冷板,液冷板本体5上并联有IGBT模块3,液冷板5内设有串 联在一起呈S形的冷却液流道6,冷却液流道6与IGBT模块3垂直设置;冷却液流道6内 设有扰流装置弹簧扰流圈7。冷却液流道6的进水口 2位于液冷板本体5下侧;冷却液流 道6的出水口 1位于液冷板本体5上侧。液冷板本体5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冷却介质从位于液冷板本体5下侧的进水口 2进入,从位于液冷板本体5上侧的 出水口 1流出,热空气是从下往上跑,所以冷却液流道6进水口 2在下,出水口 1在上,便 于把热量带走,液冷板5是垂直安装在柜体侧壁上的,除与总进出水水路保持一致外,由于 重力的影响,进水口 2在下,可以适当减缓水流,热交换更加充分。冷却液流道6呈S形串 联走向,有利于气泡的排出,有效减小流阻,同时避免拐角处的气蚀。冷却液流道6内设有 扰流装置弹簧扰流圈7,实现充分的热交换,通过冷却介质带走IGBT模块3上更多的热量。 串联结构便于保证每只模块工作的特性相同且有利于降低模块的温度,保证模块的安全使 用。冷却液流道6与IGBT模块3垂直设置,使得冷却液流道6与IGBT模块3的接触面积 增大,能使IGBT模块3散热效果更好。液冷板本体5上安装温度传感器4,可以对液冷板5 的温度进行时时监控。实施例2冷却液流道6与IGBT模块3相互交错倾斜设置。扰流装置为翅片扰流槽8。其余 同实施例1所述。权利要求1.一种IGBT液冷板,液冷板本体上并联有IGBT模块,液冷板内设有冷却液流道,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流道串联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流道与IGBT模 块非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流道内设有扰流直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流道的进水口位 于所述液冷板本体下侧;所述的冷却液流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液冷板本体上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GBT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流道与IGBT模块垂直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IGBT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流道呈S形串联在一起。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GBT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装置为弹簧扰流圈。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GBT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装置为翅片扰流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液冷板本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IGBT液冷板,液冷板本体上并联有IGBT模块,液冷板内设有串联在一起呈S形的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与IGBT模块垂直设置;冷却液流道内设有扰流装置;冷却液流道的进水口位于液冷板本体下侧;冷却液流道的出水口位于液冷板本体上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避免气泡和水路死区,从而使模块散热均匀高效,延缓模块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紧凑,便于装配、维修的IGBT液冷板。文档编号H01L23/473GK201845763SQ201020562188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吉旭斐, 时晓蕾, 曹仁贤, 罗宣国, 陶高周 申请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IGBT液冷板,液冷板本体上并联有IGBT模块,液冷板内设有冷却液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流道串联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仁贤陶高周时晓蕾罗宣国吉旭斐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