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涉及一种新型的晶闸管水冷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类似的技术技术。传统的6英寸晶闸管水冷散热器流道设 计通常有两种典型的设计方式1.流道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设计方法,流道内采用增加导 流柱(肋柱)实现增强对流换热。2.流道采用大空腔设计方法,流道内布置多层网格肋片 实现流体三维空间流道,以达到增强换热的目的。不同的流道设计和内部肋片布置方式对散热器的流阻和热阻性能有很大影响,第 一种方式设计出来的散热器往往具有很好的热性能,同时散热器表面的均温性很好,可以 很好满足晶闸管元件对散热表面均温性的要求,但由于流动的流程较长,造成阻力较大,从 而导致换流阀水冷系统总压降较大,为并联水路的泄露带来可能。这种散热器适用于流量 较小的冷却情况,在流量大的条件下,流体通过散热器需要很高的泵压力。第二种方式设计 出来的散热器由于内部流动的复杂性和三维特性,往往具有很好的较小的流动阻力,但流 体流动较快来不及充分换热就被排出散热器,从而具有较大的热阻。同时在流道方形空腔 内会出现四个流动死区,恶化了局部对流换热,另外靠近散热器出水侧的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晶闸管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螺旋流道和设置在螺旋流道内的各网格肋片,所述相邻两个网格肋片构成的顶端夹角θ为30°-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晶间管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螺旋流道和设置在螺旋 流道内的各网格肋片,所述相邻两个网格肋片构成的顶端夹角θ为30° -9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螺旋线的流道和多层网格 肋片相结合的流道,冷却流体从螺旋线的流道一侧流入,经过沿流道布置的多层网格肋片 均勻分流和充分交换热量以后,在螺旋中心区域汇集从而冷却晶间管中心位置具有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广福,周建辉,魏晓光,查鲲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