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车辆后视镜伸出车身约20厘米左右,对于大型运输车,为了获得更 大范围的后视效果,其后视镜可能全部伸出车身以外。因此,后视镜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概 率较大。例如在两车以较小会车距离进行会车操作时,后视镜可能与其他车的后视镜或 车身首先发生碰撞;或者前方有障碍物时,后视镜与障碍物可能首先发生碰撞。具体的,当机动车会车时,若两车之间的会车距离较小,在后续会车过程中车身发 生相互碰撞的概率很小,但是,后视镜可能已经完成碰撞;或者在驾驶者意识到后视镜可能 发生碰撞时采用倒车策略,其增加了车身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作为主动防御的一种方式, 驾驶者也可以采用手动收缩后视镜以减小会车距离,这种手动操作降低了驾驶者的驾驶感 受,且在会车时可能增加驾驶的危险性。另外,当车辆行驶在外车道时,后视镜可能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因此,当两车之间的会车距离较小或者前方有障碍物时,后视镜发生碰撞的概率 较大;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后视镜做适当的调整,无法通过减小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平行距 离避免后视镜的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后视镜控制系统,包括后视镜本体(10)和驱动马达(40),驱动马达(40)和后视镜本体(1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20)和微处理器(30),其中,检测装置(20)与后视镜本体(10)连接,检测后视镜本体(10)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微处理器(30),与检测装置(20)和驱动马达(40)连接,根据检测装置(20)检测到的距离信息,向驱动马达(40)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马达(40)带动后视镜本体(10)作横向或纵向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视镜控制系统,包括后视镜本体(10)和驱动马达(40),驱动马达(40) 和后视镜本体(1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20)和微处理器(30),其 中,检测装置(20)与后视镜本体(10)连接,检测后视镜本体(10)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微处理器(30),与检测装置(20)和驱动马达(40)连接,根据检测装置(20)检测到的 距离信息,向驱动马达(40)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马达(40)带动后视镜本体(10)作横 向或纵向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20)为距离传感器或雷达。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20)安装在后视镜本体(10) 上,或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笃庆,王新果,张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