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断开系统,所述车轮断开系统包含后轮驱动模块的车轮断开系统,所述后轮驱动模块的车轮断开系统包含集成的等速(CV)接头。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的常规的AWD(全轮驱动)动力传动系统可包含耦合到次要或辅助后驱动轴的主要前驱动轴。当动力传动系统以4X2操作模式操作时(即,四个车轮,其中两个车轮作为驱动车轮操作),主要前驱动轴必须提供牵引力,以不仅使机动车辆保持运动,而且要克服正通过车轮胎/路面界面被带动的次要或辅助后驱动轴的摩擦损耗。动力传动系统损耗的原因可能是搅油损耗、粘滞阻力、惯性,以及摩擦。为了在处于4X2的操作模式时使损耗最小化且提供更节省燃料的动力传动系统以改进整体的燃料经济性,可能希望断开次要或辅助驱动系统,这包括次要或辅助的后驱动轴和后轮。轮毂断开装置通常可与后差速器壳体分离且定位成靠近各车轮、可集成到后差速器壳体中,或可处于车轮与后差速器壳体之间的某个位置。因此,可在车轮端或在后轮驱动模块(RDM)的输出处实现后车轮的断开。在机动车辆中,在车轮端断开后车轮的系统可能更常规和/或典型,但也可能比在RDM处断开车轮的系统更复杂。虽然由于大多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断开系统,其包括:后轮驱动模块,所述后轮驱动模块包括:壳体;至少一个致动器,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及至少一个牙嵌式离合器,其配置成被所述致动器驱动,所述牙嵌式离合器包含:第一部分,其经配置以在所述致动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时移动,以及第二部分,其经配置以用于与所述第一部分接合;以及等速接头壳体,其中所述等速接头壳体与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所述第二部分一体形成,其中,除非所述牙嵌式离合器被作动并准许将扭矩传递到该车轮,否则所述车轮从所述后轮驱动模块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断开系统,其包括:后轮驱动模块,所述后轮驱动模块包括:壳体;至少一个致动器,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及至少一个牙嵌式离合器,其配置成被所述致动器驱动,所述牙嵌式离合器包含:第一部分,其经配置以在所述致动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时移动,以及第二部分,其经配置以用于与所述第一部分接合;以及等速接头壳体,其中所述等速接头壳体与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所述第二部分一体形成,其中,除非所述牙嵌式离合器被作动并准许将扭矩传递到该车轮,否则所述车轮从所述后轮驱动模块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中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可轴向移动的套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中所述可轴向移动的套圈包含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经配置以接合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对应狭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进一步包括偏压部件,其用于在离开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结合的方向上对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所述第一部分施加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中所述偏压部件包括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进一步包括一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后轮驱动模块的所述壳体与所述等速接头壳体之间,且经配置而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等速接头壳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进一步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后轮驱动模块的所述壳体与所述等速接头壳体之间,以避免润滑油泄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进一步包括保持夹,所述保持夹设置在所述后轮驱动模块的所述壳体内以保持住轴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中所述后轮驱动模块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所述第一部分接合的半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进一步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半轴与所述等速接头壳体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电磁致动器,所述电磁致动器包括:至少一个球;电枢板,其接近至少一个球;线圈,其经配置以产生电磁场,以影响所述电枢板的位置;以及弹簧,其经配置以在所述线圈被去激励时作用于所述电枢板,其中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经配置以通过当所述电枢板的位置受到所述电磁场影响时至少一个球的移动而被驱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中所述壳体界定出空腔,所述空腔经配置以与液压流体压力源连通,且所述致动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腔中的至少一个活塞;所述活塞经配置以在所述液压流体压力增加时移动;且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经配置以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而被驱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轮断开系统,其进一步包括用于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R马图斯,RK奇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伊顿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