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庚专利>正文

座椅式保健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127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式保健自行车,包括车架、前后轮、驱动机构、车把和靠背式车座,车把通过转向机构连接在车架的前叉立管A上,转向机构包括横杆、联接板A、联杆、联接板B和前叉立管B,横杆一端横向固定在前叉立管A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前叉立管B,联接板A的一端连接在前叉立管A内立轴A顶端,联接板B的一端连接在套装于前叉立管B内的立轴B底端,联杆两端分别轴接在联接板A的另一端和联接板B的另一端,车把固定在立轴B的顶端,驱动机构安装在前叉立管B下方的车架上,靠背式车座上设有靠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驱动省力、转向灵活,运行平稳、安全,骑行时,靠垫可以对人体背部的不同反射区的穴位进行按摩,从而实现保健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式保健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式保健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自行车基本上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结构,人们在骑行时,身体向前倾斜,且腿脚用力时是向下施力,不但用不上力反而还费力,并且对人体的某些器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由此,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保健自行车,使人的骑姿由前倾式变为座椅式,但是这些保健自行车的前轮叉架、车把等离身体较远,不易控制,而有的保健自行车在拐弯时,车把向两侧扭转,人的手臂随之扭转,对老人或身体不灵活的人群的操作会及其不利,手臂扭曲时不利于对自行车的控制从而容易发生摔倒、碰撞等事故,其次,传统的保健自行车也只是简单的将车座改成了座椅式,并没有根据人体的穴位进行设计,不能很好的实现保健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式保健自行车来满足所有用户需求,该座椅式保健自行车的车把容易被操控,且在车辆拐弯时,车把仍处于身体正前方,在方便手臂的操控范围内,而人在骑行时,腿部的弯曲运动带动整个身体进行运动,身体背部与车座的靠背进行摩擦实现不同部位的按摩功能,从而达到保健的作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座椅式保健自行车,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座椅式保健自行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式保健自行车,包括车架(1)、前轮(21)、后轮(22)、驱动机构(3)、车把(4)和靠背式车座(5),其特征在于,车把通过转向机构(6)连接在车架的前叉立管A(11)上,转向机构包括横杆(61)、联接板A(62)、联杆(63)、联接板B(64)和前叉立管B(65),横杆一端横向固定在前叉立管A上并向靠背式车座方向延伸,另一端固定连接前叉立管B,联接板A的一端连接在前叉立管A内的立轴A(7)顶端,联接板B的一端连接在套装于前叉立管B内的立轴B(8)底端,联杆的两端分别轴接在联接板A的另一端和联接板B的另一端,车把固定在立轴B的顶端,驱动机构安装在前叉立管B下方的车架上并通过链条与后轮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式保健自行车,包括车架(1)、前轮(21)、后轮(22)、驱动机构(3)、车把(4)和靠背式车座(5),其特征在于,车把通过转向机构(6)连接在车架的前叉立管A(11)上,转向机构包括横杆(61)、联接板A(62)、联杆(63)、联接板B(64)和前叉立管B(65),横杆一端横向固定在前叉立管A上并向靠背式车座方向延伸,另一端固定连接前叉立管B,联接板A的一端连接在前叉立管A内的立轴A(7)顶端,联接板B的一端连接在套装于前叉立管B内的立轴B(8)底端,联杆的两端分别轴接在联接板A的另一端和联接板B的另一端,车把固定在立轴B的顶端,驱动机构安装在前叉立管B下方的车架上并通过链条与后轮连接,靠背式车座上设有靠垫(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式保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横杆和联杆均为可伸缩结构,并通过锁紧装置锁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式保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联杆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球头杆端关节轴承(66),且一端的球头杆端关节轴承通过锁紧螺母(67)锁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庚
申请(专利权)人:刘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