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直升机的通气桨榖。
技术介绍
传统单旋翼直升机由涡轴发动机或活塞发动机通过减速机构驱动主轴带动旋翼 高速旋转从而产生拉力进行飞行,由于要克服旋翼作用在机身上的反扭矩,传统单旋翼 直升机的尾部通常带有同样由发动机驱动的尾桨。尾桨的存在,一方面使发动机多付出 了与直接产生拉力无关的功率消耗;另一方面增加了直升机低空飞行时的危险性。桨尖喷气直升机利用桨叶尖部喷口喷出气体的反作用力驱动旋翼旋转,没有作 用在机身上的反扭矩,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简化飞机结构部件。飞机无机械传动系统和 反扭矩系统,因而取消了主减速器、尾桨、尾传动系统以及各种传动齿轮和轴承,使飞 机结构重量减轻,结实耐用,经济性好。通气桨榖为桨尖喷气直升机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桨叶的驱动气体进行分流 并送入桨叶内部管道,并保证与桨榖连接的桨叶能在通气状态下自由地进行旋转、挥舞 和变距运动。美国专利4371314介绍了一种喷气直升机桨毂及气体分流装置的设计, 其桨毂安装在一根旋转轴上;用于气体分流的旋转气腔位于桨毂下方,亦连接在旋转轴 上,高压气体自旋转气腔通过弹性管进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升机的通气桨榖,包括中心轴组件和桨叶连接组件,中心轴组件通过桨叶连接组件与桨叶(8)连接;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桨尖喷气直升机通气桨榖还包括波纹金属软管(10)、油封(3)及油封压环(2); b.中心轴组件包括通气支杆(1)、三通通气管(11)、上盖板(16)、限位压环(17)、桨榖内圈(18)、桨毂外圈(14)、轴承(15)、下盖板(4)、内外圈间支撑轴(21)、挥舞轴承(22)和外圈轴承盖(20);桨毂内圈(18)通过两个桨轴承(15)与中空的通气支杆(1)连接;上盖板(16)位于桨榖内圈(18)顶端,并且上盖板(16)的内孔与三通通气管(11)进气端的内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的通气桨榖,包括中心轴组件和桨叶连接组件,中心轴组件通过桨叶 连接组件与桨叶(8)连接;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桨尖喷气直升机通气桨榖还包括波纹金属软管(10)、油封(3)及油封压环⑵;b.中心轴组件包括通气支杆(1)、三通通气管(11)、上盖板(16)、限位压环(17)、 桨榖内圈(18)、桨毂外圈(14)、轴承(15)、下盖板(4)、内外圈间支撑轴(21)、挥舞轴 承(22)和外圈轴承盖(20);桨毂内圈(18)通过两个桨轴承(15)与中空的通气支杆(1) 连接;上盖板(16)位于桨榖内圈(18)顶端,并且上盖板(16)的内孔与三通通气管(11) 进气端的内孔对接;下盖板(4)位于桨榖内圈的底端,被套装在通气支杆(1)上;下盖 板⑷与通气支杆⑴之间滑动配合;限位压环(17)固定在通气支杆⑴的顶端;油 封压环(2)位于下盖板(4)的下表面,该油封压环(2)的中心孔直径同通气支杆(1)的 外径;油封(3)安装在油封压环(2)上表面处的油封槽内,通过油封压环(2)将该油封(3)固定;两个内外圈间支撑轴(21)对称地固定在桨榖内圈(18)的安装平台上,挥舞轴 承(22)固定在内外圈间支撑轴(21)上,在挥舞轴承(22)外套有桨榖外圈(14);外圈 轴承盖(20)固定在桨榖外圈(14)与挥舞轴承(22)连接部位的安装平面上;三通通气管 (11)、通气支杆(1)、上盖板(16)和下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