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三向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5141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8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疲劳试验技术,涉及一种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三向加载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柔性梁假件上选取合适的测力点分别布置挥舞、摆振和离心力加载组件,通过相连的执行机构来施加试验载荷,能够在加载离心力的同时不影响对摆振载荷和挥舞载荷的加载,有效解决了在主桨中央件支臂本体上难于布置三向加载装置的难题,满足了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疲劳试验的要求。

Three direction loading device for central rotor of main rotor of bearingless ro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atigue test technique for a central blade of a main rotor of a helicopter without bearing rotor, which relates to a three direction loading device for a central rotor of a main rotor of a bearingless rotor. The present invention by choosing appropriate measuring poin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waving shimmy and centrifugal force loading components in flexible beam false piece, by the actuator connected to loading, loading can affect the centrifugal force and the shimmy load and waving load,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loading device to three it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a central paddle arm, meet the bearingless rotor main rotor central fatigue test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疲劳试验技术,涉及一种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三向加装置。
技术介绍
主桨中央件为摆振柔软的无轴承旋翼结构型式,为直升机结构的关键件,安装在主减速器的主轴上,与3片旋翼桨叶相连接并为旋翼桨叶提供挥舞、摆振和变距运动,并传递和平衡来自桨叶的离心力载荷。中央件作为直升机结构的关键件,疲劳性能是其一项重要指标,必须进行疲劳试验,获得无轴承旋翼主桨毂中央件的疲劳破坏模式和疲劳薄弱部位,为初始寿命评定提供依据。以往的轴承式旋翼主桨中央件为环型支臂结构,设计的疲劳试验装置是在支臂上的弹性轴承中心点直接安装挥舞、摆振和离心力组件进行三向加载。而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为叉耳型支臂,空间小、支臂弱,难以直接在支臂上安装三向加载组件。因此,对于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疲劳试验,需模拟其装机时受力状态,设计一套新的三向加载装置,考核其疲劳性能。目前,我国没有相类似的试验装置,不能进行这种加载。未检索到国外有关的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直升机无轴承尾旋翼主桨中央件三向加载装置,模拟中央件装机时的受力状态,试验台稳定,能对中央件施加挥舞力、摆振力和离心力,达到考核中央件疲劳性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三向加载装置,包括由挥舞轴承紧定套、挥舞轴承压环、挥舞轴承套、挥舞滚子轴承、挥舞限位板和挥舞接头组成的挥舞加载接头组件,挥舞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的铰支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挥舞方向的载荷施加;由摆振轴承紧定套、摆振轴承压环、摆振轴承套、摆振滚子轴承、摆振限位板和摆振接头组成的摆振加载接头组件,摆振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的铰支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摆振方向的载荷施加;由锁紧螺母、离心力接头,螺栓和钢丝绳组成的离心力加载接头组件,离心力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的螺纹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离心力方向的载荷施加。所述的三向加载装置包括挥舞加载组件、摆振加载组件和离心力加载组件,挥舞加载组件沿柔性梁假件挥舞方向布置,摆振加载组件沿柔性梁假件摆振方向布置,离心力加载组件沿柔性梁假件轴向布置,各组件布置点互不干扰,实现互相垂直的三向加载。所述的三向加载装置,挥舞加载组件和摆振加载组件中含有滚子轴承,试验时,挥舞和摆振方向的加载形成了铰支连接,减少了附加力矩,提高了挥舞和摆振力的加载精度。同时,挥舞限位板和摆振限位板起到了防止挥舞和摆振加载点的窜动,保证了挥舞和摆振加载位置与方向不变。离心力加载组件中的锁紧螺母防止了离心力加载接头的松动,通过螺栓将钢丝绳与离心力接头相连接,沿钢丝绳方向加载离心力。突破难以直接在主桨中央件支臂上安装三向加载组件的技术难题,通过柔性梁假件对中央件施加挥舞力、摆振力和离心力,模拟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受力状态,达到考核中央件疲劳性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三向加载装置,包括由挥舞轴承紧定套2、挥舞轴承压环3、挥舞轴承套4、挥舞滚子轴承5、挥舞限位板6和挥舞接头7组成的挥舞加载接头组件,挥舞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1的铰支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挥舞方向的载荷施加;由摆振轴承紧定套8、摆振轴承压环9、摆振轴承套10、摆振滚子轴承11、摆振限位板12和摆振接头13组成的摆振加载接头组件,摆振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1的铰支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摆振方向的载荷施加;由锁紧螺母14、离心力接头15,螺栓16和钢丝绳17组成离心力加载接头组件,离心力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1的螺纹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离心力方向的载荷施加。挥舞加载组件沿柔性梁假件1挥舞方向布置,摆振加载组件沿柔性梁假件1摆振方向布置,离心力加载组件沿柔性梁假件1轴向布置,各组件布置点互不干扰,实现互相垂直的三向加载。挥舞加载组件和摆振加载组件中含有滚子轴承,试验时,挥舞和摆振方向的加载形成了铰支连接,减少了附加力矩,提高了挥舞和摆振力的加载精度,挥舞限位板6和摆振限位板12起到了防止挥舞和摆振加载点的窜动,保证了挥舞和摆振加载位置与方向不变,离心力加载组件中的锁紧螺母14防止了离心力加载接头的松动,通过螺栓16将钢丝绳17与离心力接头15相连接,沿钢丝绳17方向加载离心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三向加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三向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挥舞轴承紧定套[2]、挥舞轴承压环[3]、挥舞轴承套[4]、挥舞滚子轴承[5]、挥舞限位板[6]和挥舞接头[7]组成的挥舞加载接头组件,挥舞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1]的铰支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挥舞方向的载荷施加;由摆振轴承紧定套[8]、摆振轴承压环[9]、摆振轴承套[10]、摆振滚子轴承[11]、摆振限位板[12]和摆振接头[13]组成的摆振加载接头组件,摆振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1]的铰支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摆振方向的载荷施加;由锁紧螺母[14]、离心力接头[15],螺栓[16]和钢丝绳[17]组成离心力加载接头组件,离心力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1]的螺纹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离心力方向的载荷施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轴承旋翼主桨中央件三向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挥舞轴承紧定套[2]、挥舞轴承压环[3]、挥舞轴承套[4]、挥舞滚子轴承[5]、挥舞限位板[6]和挥舞接头[7]组成的挥舞加载接头组件,挥舞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1]的铰支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挥舞方向的载荷施加;由摆振轴承紧定套[8]、摆振轴承压环[9]、摆振轴承套[10]、摆振滚子轴承[11]、摆振限位板[12]和摆振接头[13]组成的摆振加载接头组件,摆振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1]的铰支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摆振方向的载荷施加;由锁紧螺母[14]、离心力接头[15],螺栓[16]和钢丝绳[17]组成离心力加载接头组件,离心力加载接头组件通过与柔性梁假件[1]的螺纹连接,实现对主桨中央件支臂离心力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艳李清蓉刘巍李艳艳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