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应力线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8569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短应力线轧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下辊辊身、轧机拉杆,上辊辊身的两端连接上辊辊颈,所述上辊辊颈设置在上辊轴承座上,所述下辊辊身的两端连接下辊辊颈,所述下辊辊颈设置在下辊轴承座上,所述轧机拉杆穿过上、下辊轴承座连接上、下辊辊颈,所述上辊轴承座的下部壁厚为上辊辊颈直径的7.8~8.0%,所述下辊轴承座的上部壁厚为下辊辊颈直径的8.0~8.2%,所述轧机拉杆的长度为上辊辊颈直径的7.3~7.5倍。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使得轧辊辊径使用范围加大,提高了轧机对产品适应性。在连轧生产线上,可以选用更少规格的轧机,减少轧机的备机数量和备件数量;而且减轻了设备重量,减少了设备投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材轧制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棒材轧制生产过程中的短应力线轧机
技术介绍
随着钢材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对棒材产品尺寸精度要求的提高,短应力线 轧机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棒材轧制生产线上。短应力线轧机主要由轧机工作机座、轧机底 座、横移装置、轧机锁紧装置、传动接轴、接轴托架、联合减速箱、主电机、联轴器、电机底座 等组成。轧机工作机座由轴承座、拉杆轧辊、压下装置、轴向调整装置、导卫横梁等组成。短 应力线轧机的主要优点有应力线短,轧机刚度高,产品尺寸精度高;对称调整辊缝,轧制 线恒定;整机架换辊,换辊时间短,轧线作业率高。 轧机辊径调整范围是轧机的一个重要指标。辊径调整范围越大,轧机越能够适应 更多的产品规格,同时也节约了轧辊,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棒材连轧生产线的主要目的是将大断面的钢坯轧制成小断面的棒材产品,在选用 轧机时,就需要考虑钢坯尺寸来选用适当规格轧辊的轧机,根据钢坯规格和产品尺寸,一般 需要选用4 5种规格轧机。这样备用轧机数量和备件数量就很大。现有技术中轧机辊径 调整范围一般为名义辊径±5%,用小了的轧辊就只能作为废钢处理,提高了钢材的轧制成 本;轧机开口度小,在需要大开口度小轧制力的情况下不适宜使用;轧机重量较大,提高了 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对产品适用范围大、 用途广、设备重量轻的短应力线轧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应力线轧机,包括相对 设置的上、下辊辊身、轧机拉杆,所述上辊辊身的两端连接上辊辊颈,所述上辊辊颈设置在 上辊轴承座上,所述下辊辊身的两端连接下辊辊颈,所述下辊辊颈设置在下辊轴承座上,所 述轧机拉杆穿过上、下辊轴承座连接上、下辊辊颈,所述上辊轴承座的下部壁厚为上辊辊颈 直径的7. 8 8. 0%,所述下辊轴承座的上部壁厚为下辊辊颈8. 0 8. 2%,所述轧机拉杆 的长度为上辊辊颈直径的7. 3 7. 5倍。 所述上辊辊颈的直径与下辊辊颈的直径相同,所述上辊轴承座的下部壁厚为上辊 辊颈直径的7. 9%,所述下辊轴承座的上部壁厚为下辊辊颈8. 1%,所述轧机拉杆的长度为 上辊辊颈直径的7.4倍。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技术关键就是对轧机拉杆和轴承座进行 了改进,使得轧辊辊径使用范围加大,提高了轧机对产品适应性。 1.轧辊辊径使用范围增大,可以使轧机对所轧制产品的断面范围增大,使得该轧 机可以适应更广泛的钢铁产品生产; 2.在连轧生产线上,可以选用更少规格的轧机,减少轧机的备机数量和备件数 3.可以减轻设备重量,减少设备投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上辊辊颈2-上辊轴承座3-轧机拉杆4-上辊辊身5-下辊辊颈6-下辊轴承座 7-下辊辊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 的限定。 参见图1,一种短应力线轧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下辊辊身4、7、轧机拉杆3,上辊 辊身4的两端连接上辊辊颈l,上辊辊颈1设置在上辊轴承座2上,下辊辊身7的两端连接 下辊辊颈5,下辊辊颈5设置在下辊轴承座6上,轧机拉杆3穿过上、下辊轴承座2、6连接 上、下辊辊颈1、5,上辊轴承座2的下部壁厚为上辊辊颈直径的7. 9% ,下辊轴承座6的上部 壁厚为下辊辊颈8. 1%,轧机拉杆3的长度为上辊辊颈直径的7. 4倍。 本技术的结构减小轴承座尺寸,并适当增长拉杆长度,当轧辊辊身直径减小 时,轴承座也不会压靠到一起,从而保证了使轧辊的最小辊径的使用;而轧辊辊径增大,需 要靠适当增加轧机拉杆长度来得到保证。 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如下 1.采用本技术的轧机,由于该轧机轧辊尺寸范围大,对所轧制轧件断面适应 范围大,这样所选用的轧件规格就可以减少轧机1 2种,只调整轧辊辊径。减少了备用轧 机的规格数量和生产备件的轧机数量,从而降低了轧制成本。 2.在带钢产品的生产中,立辊轧机需要选用大开口度的轧机,而对轧机的轧制压 力要求不高。在这种需要选用大开口度、小轧制力的轧机的情况下时,本技术的轧机更 适合。由于该轧机辊径适应范围大,就可以减小轧辊辊径,使轧机的开口度增大,由于需要 轧机承受的轧制压力不大,所以轧机辊颈的强度能够满足要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应力线轧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下辊辊身、轧机拉杆,所述上辊辊身的两端连接上辊辊颈,所述上辊辊颈设置在上辊轴承座上,所述下辊辊身的两端连接下辊辊颈,所述下辊辊颈设置在下辊轴承座上,所述轧机拉杆穿过上、下辊轴承座连接上、下辊辊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轴承座的下部壁厚为上辊辊颈直径的7.8~8.0%,所述下辊轴承座的上部壁厚为下辊辊颈8.0~8.2%,所述轧机拉杆的长度为上辊辊颈直径的7.3~7.5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短应力线轧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下辊辊身、轧机拉杆,所述上辊辊身的两端连接上辊辊颈,所述上辊辊颈设置在上辊轴承座上,所述下辊辊身的两端连接下辊辊颈,所述下辊辊颈设置在下辊轴承座上,所述轧机拉杆穿过上、下辊轴承座连接上、下辊辊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轴承座的下部壁厚为上辊辊颈直径的7.8~8.0%,所述下辊轴承座的上部壁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秦志井赵道成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传首高冶金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