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31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轧钢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齐装置容易造成钢材损伤或磨钢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所述冷床用对齐装置包括:传送钢材的输送辊,输送辊上设置有辊齿;位于输送辊内的传动轴,传动轴和输送辊在自然状态下,同轴连接;在输送辊和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缓冲碰撞机构,缓冲碰撞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并且弹性部件一端与输送辊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传动轴的外表面接触;输送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弹性部件向输送辊提供回弹力。因此,通过增加弹性部件,从而让钢材与辊接触的过程中,提供回弹力,从而减小钢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钢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
技术介绍
冷床是钢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设备,是冶金轧钢行业对轧制产品(螺纹钢、园钢、钢管等)有效进行冷却的工作台面;由机械传动系统、水冷却系统、冷床工作台面、固定支架等方面组成。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089872.X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冷床用四切分冷床滑落架,该冷床通过气缸活塞机构和曲柄连杆机构的共同作用,一次将四根轧制圆钢能够快速有序落料进入冷床,能大大的减少所述轧制圆钢运送时间,以及大大降低运送所述轧制圆钢时的耗能。上述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减少钢材运输时间,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作为冷床的另一重要核心装置--对齐装置,其作用是在冷床上对倍尺飞剪剪切后的轧件进行端部对齐,以便配合后续的成排矫直或者定尺剪切工序;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对齐装置中,钢材与对齐装置中辊之间存在刚性碰撞,由于这种刚性碰撞,容易造成钢材损伤或磨损钢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齐装置存在由于刚性碰撞,容易造成钢材损伤或磨钢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通过增加弹性部件,从而让钢材与辊接触的过程中,提供回弹力,从而减小钢材损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钢材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上设置有辊齿;位于所述输送辊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输送辊在自然状态下,同轴连接;并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接收传动力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被法兰固定在轴承支座上;在所述输送辊和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缓冲碰撞机构,所述缓冲碰撞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并且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输送辊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接触;所述输送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述弹性部件向所述输送辊提供回弹力;其中,所述辊齿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辊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成自由端;所述辊齿的外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述辊齿的另一端能够产生形变。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辊齿固定在所述输送辊上表面的一端厚度小于所述自由端的厚度。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辊齿的自由端下方设置有一端与所述辊齿内侧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有隔板。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床用对齐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法兰连接的支架,和与所述支架连接的底座。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辊至少包括两个,一个是与驱动马达连接的驱动辊,一个与所述驱动辊通过动力传递组件连接的从动辊;所述驱动辊中辊齿和所述从动辊中辊齿的数量相同;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辊所在驱动组件和所述从动辊所在从动组件的框架。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输送辊的内表面和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内中空部配合的支撑柱。采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辊和传动轴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并且弹性部件一端与输送辊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传动轴的外表面接触;输送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弹性部件向输送辊提供回弹力;这样钢材落到传送辊表面时或者传输过程中,钢材由于重力或者传送力对输送辊施加的力,被弹性部件吸收,这样就可以减小钢材与输送辊之间的硬摩擦力度;从而钢材表面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冷床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床用对齐装置局部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床用对齐装置中传送辊所在传送组件的轴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床用对齐装置中传送辊所在传送组件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具体的说明只是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加容易、清晰理解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性解释;并且只要不构成冲突,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控制器可执行指令的控制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该对齐装置包括:传送钢材的输送组件110、120、130,每个输送组件上分别设置有输送辊,每个输送辊上分别设置有辊齿。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输送组件110、输送组件120、输送组件130的外形构成相似,具有相同数量的辊齿,并且在平行于框架长边,每个输送组件上的辊齿也设置成在相同的位置处,这样保证每个钢材能彼此平行。其中,输送组件110、输送组件120、输送组件130中一个可以作为驱动组件,即该驱动组件一端通过齿轮、链条等动力传递机构与马达连接,另外两个传送组件作为从动机构,与驱动组件也通过动力传递机构连接;当然也可以设置成两个驱动组件,一个从动组件,还可以一个驱动组件、一个从动组件、一个是调节位置的支撑组件。当然本实施例中输送组件的数量还可以不限于图2中所示,每个每个输送组件中输送辊的大小根据实际需求,可以相同,也可以存在比例方法或者缩小。这些不同的实施方式都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然本实施例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输送辊至少包括两个,一个是与驱动马达连接的驱动辊,一个与驱动辊通过动力传递组件连接的从动辊。如图2所示,驱动辊中辊齿和从动辊中辊齿的数量相同;并且对齐装置还包括:连接驱动辊所在驱动组件和从动辊所在从动组件的框架140、150。框架端部设置有挡板160。如图2、图3所示,以输送组件110为例,其他输送组件120、130的也类似。该传送组件包括输送辊1108、位于输送辊1108内的传动轴1107,传动轴1107和输送辊1108在自然状态下(即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同轴连接;并且传动轴1107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接收传动力的传动齿轮1106,传动轴1107的两端分别被法兰1104、1105固定在轴承支座1116、1118上;在输送辊1108和传动轴1107之间设置有缓冲碰撞机构,该缓冲碰撞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并且弹性部件一端与输送辊1108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传动轴1107的外表面接触;输送辊1108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例如,上面有钢材时),弹性部件向输送辊1108提供回弹力。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辊和传动轴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并且弹性部件一端与输送辊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传动轴的外表面接触;输送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弹性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传送钢材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上设置有辊齿;/n位于所述输送辊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输送辊在自然状态下,同轴连接;并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接收传动力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被法兰固定在轴承支座上;/n在所述输送辊和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缓冲碰撞机构,所述缓冲碰撞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并且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输送辊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接触;所述输送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述弹性部件向所述输送辊提供回弹力;/n其中,所述辊齿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辊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成自由端;所述辊齿的外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述辊齿的另一端能够产生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钢材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上设置有辊齿;
位于所述输送辊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输送辊在自然状态下,同轴连接;并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接收传动力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被法兰固定在轴承支座上;
在所述输送辊和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缓冲碰撞机构,所述缓冲碰撞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并且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输送辊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接触;所述输送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述弹性部件向所述输送辊提供回弹力;
其中,所述辊齿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辊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成自由端;所述辊齿的外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述辊齿的另一端能够产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齿固定在所述输送辊上表面的一端厚度小于所述自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传首高冶金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