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冷床移钢装置及其移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990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材冷床移钢装置,包括槽道和移钢小车本体,槽道在内侧设置有方形滑道,移钢小车本体位于方形滑道内,槽道在上部和下部设置有开口;槽道的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有尾部支点;槽道的外壁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耳板,耳板设置有长条形耳孔,槽道外壁设有销轴,销轴位于长条形耳孔内;移钢小车本体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连接在第一连杆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连接在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通轴,通轴连接有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棒材冷床移钢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移钢小车本体在方形滑道内部移动,既避免了掉道事故的发生,而且减少了能耗,降低了设备维护强度。

Steel mov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bar cooling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棒材冷床移钢装置及其移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棒材冷床移钢装置及其移钢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棒材轧钢生产线普遍使用步进式冷床,该冷床对棒材冷却后,棒材经对齐辊道对齐,之后又移出对齐辊道并平铺到排钢链上,排钢链转动将数支成品棒材移动到移钢装置的上方,移钢装置通过托起、拉回两个动作将数支棒材移动到冷出的输出辊道上,为下一步冷剪剪切做好准备。移钢装置通过两根通轴带动移钢装置来完成相应动作的,其中一根通轴带动上面的拖轮,拖轮与移钢装置底部的角钢接触,拖轮旋转时,角钢则相应滑动,实现托起动作;移钢装置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另一通轴连接,该通轴转动,通过连接杆使得移钢装置实现拉回动作。移钢装置经常存在两个问题:1、移钢小车容易从托轮上掉道,导致移钢装置卡到辊道,不能顺利完成移钢功能。2、因带动拖轮的通轴位置比较狭窄,不便于日常巡检、检修维护,导致故障出现后不能迅速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床移钢装置易掉道卡到辊道、维护不便捷的缺点,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棒材冷床移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道和移钢小车本体,槽道在内侧设置有方形滑道,移钢小车本体位于方形滑道内,槽道在上部和下部设置有开口;槽道的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有尾部支点;槽道的外壁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耳板,耳板设置有长条形耳孔,槽道外壁设有销轴,销轴位于长条形耳孔内;移钢小车本体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连接在第一连杆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连接在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通轴,通轴连接有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棒材冷床移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道和移钢小车本体,槽道在内侧设置有方形滑道,移钢小车本体位于方形滑道内,槽道在上部和下部设置有开口;槽道的底部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有尾部支点;槽道的外壁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耳板,耳板设置有长条形耳孔,槽道外壁设有销轴,销轴位于长条形耳孔内;移钢小车本体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连接在第一连杆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连接在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通轴,通轴连接有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棒材冷床移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槽道包括两个位置相对的槽道单体,两个槽道单体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方形滑道位于两个槽道单体之间,两个耳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槽道单体的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棒材冷床移钢装置,其特征在于,移钢小车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连接有车轮,车轮位于方形滑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棒材冷床移钢装置,其特征在于,耳板及销轴的安装位置为槽道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棒材冷床移钢装置,其特征在于,耳板及尾部支点均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


6.棒材冷床移钢方法,包括:
在排钢链和输出辊道之间安装多个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飞郑启蒙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