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39551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包括安装在型腔模板中的进胶系统,所述的进胶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进胶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道末端设计一级浇口,一级浇口连接二级浇口,一级浇口与二级浇口之间呈90°折角,一级浇口的出口小于二级浇口。当胶料从进胶口进来,经过主流道和分流道进入一级浇口,再冲击在二级浇口的壁上,一级浇口与二级浇口之间呈90°折角,使胶料流向改变,而一级浇口的出口小于二级浇口,使胶料流速降低,在二级浇口处均匀而平稳地进入模腔。本技术方案在分流道的末端设计两级浇口,胶料流速降低并改变流向,使模具制作成本低、制品无缺陷。(*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主要应用于塑料模具中高透明度平板以及要求变形精度很高的小型制品。
技术介绍
在注塑模具中,制品进胶的方式普遍有直接浇口 、点浇口 、侧浇口及潜伏浇口等。 对于一些有高透明度平板或者要求变形精度很高的小型制品,一般会选择后三种。其中点 浇口需设计三板模机构,成本较大,且会在制品上留下浇口痕;潜伏浇口则不可用于材质较 脆的制品。以上所述两种进胶方式对制品结构、形状有很大的局限性,制品容易曲翘变形。 对于上述塑料件,侧浇口方式应用较多。侧浇口有直冲和分流两种方式,一、直冲式,就是胶 料直接由主流道冲入模腔内,其缺点有1、无冷料穴,制品易有料痕;2、胶料直冲,制品有 水波纹;3、注胶速度快,浇口处应力集中,制品很容易曲翘变形。二、分流式,就是在主流道 上开一分流道,进胶口由分流道开入模腔。此种方式较直冲式有较大的改善,但料流的速度 还是偏快,制品易有水波纹且尺寸变形仍较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在分流道的末端设 计两级浇口 ,胶料流速降低并改变流向,使模具制作成本低、制品无缺陷的注塑模具二级侧 浇口。 本技术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安装在型腔模板中的进胶系 统,所述的进胶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进胶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道末端设计 一级浇口 , 一级浇口连接二级浇口 , 一级浇口与二级浇口之间呈90 °折角, 一级浇口的出口 小于二级浇口。 本技术的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 ,在所述的分流道末端设计一级浇口 , 一级浇 口连接二级浇口 ,并且一级浇口与二级浇口之间呈90°折角,特别是一级浇口的出口小于 二级浇口 ,当胶料从进胶口进来,经过主流道和分流道进入一级浇口 ,再冲击在二级浇口的 壁上, 一级浇口与二级浇口之间呈90°折角,使胶料流向改变,而一级浇口的出口小于二级 浇口 ,使胶料流速降低,在二级浇口处均匀而平稳地进入模腔。本技术方案在分流道的末端 设计两级浇口 ,胶料流速降低并改变流向,使模具制作成本低、制品无缺陷。 本技术的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其所述的主流道前端制有冷料槽,使冷料不 进入模腔内。其所述的一级浇口的长1^可以为1.5 2.5mm,宽Wi可以为1. 5 2. 0mm。 其所述的二级浇口的长L2可以为8 12mm,宽W2可以为3 5mm。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示意3 图3是图2的B-B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如图1-图3所示,包括安装在型腔模 板8中的进胶系统,所述的进胶系统包括主流道1、分流道2和进胶口 3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分流道2末端设计一级浇口 4, 一级浇口 4连接二级浇口 5, 一级浇口 4与二级浇口 5之间呈90°折角,一级浇口4的出口41小于二级浇口5。本方案在所述的分流道2末端 设计一级浇口 4,一级浇口 4连接二级浇口 5,并且一级浇口 4与二级浇口 5之间呈90。折 角,特别是一级浇口 4的出口 41小于二级浇口 5,当胶料从进胶口 3进来,经过主流道1和 分流道2进入一级浇口 4,再冲击在二级浇口的壁上,一级浇口 4与二级浇口 5之间呈90。 折角,使胶料流向改变,而一级浇口 4的出口 41小于二级浇口 5,使胶料流速降低,在二级浇 口 5处均匀而平稳地进入模腔7。本技术方案在分流道的末端设计两级浇口 ,胶料流速降低 并改变流向,使模具制作成本低、制品无缺陷。其所述的主流道1前端制有冷料槽6,使冷 料不进入模腔7内。其所述的一级浇口 4的长1^可以为1.5 2. 5mm,宽Wi可以为1. 5 2. 0mm。其所述的二级浇口 5的长1^可以为8 12mm,宽W2可以为3 5mm。权利要求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包括安装在型腔模板(8)中的进胶系统,所述的进胶系统包括主流道(1)、分流道(2)和进胶口(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道(2)末端设计一级浇口(4),一级浇口(4)连接二级浇口(5),一级浇口(4)与二级浇口(5)之间呈90°折角,一级浇口(4)的出口(41)小于二级浇口(5)。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流道(1)前端制有 冷料槽(6)。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浇口 (4)的长 (Ll)为1. 5 2. 5mm,宽(W》为1. 5 2. 0mm。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浇口 (5)的长 (L2)为8 12mm,宽(W2)为3 5mm。专利摘要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包括安装在型腔模板中的进胶系统,所述的进胶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进胶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道末端设计一级浇口,一级浇口连接二级浇口,一级浇口与二级浇口之间呈90°折角,一级浇口的出口小于二级浇口。当胶料从进胶口进来,经过主流道和分流道进入一级浇口,再冲击在二级浇口的壁上,一级浇口与二级浇口之间呈90°折角,使胶料流向改变,而一级浇口的出口小于二级浇口,使胶料流速降低,在二级浇口处均匀而平稳地进入模腔。本技术方案在分流道的末端设计两级浇口,胶料流速降低并改变流向,使模具制作成本低、制品无缺陷。文档编号B29C45/27GK201511507SQ20092019805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牟能杰 申请人:滨海模塑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塑模具二级侧浇口,包括安装在型腔模板(8)中的进胶系统,所述的进胶系统包括主流道(1)、分流道(2)和进胶口(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道(2)末端设计一级浇口(4),一级浇口(4)连接二级浇口(5),一级浇口(4)与二级浇口(5)之间呈90°折角,一级浇口(4)的出口(41)小于二级浇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能杰
申请(专利权)人:滨海模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